1937年,与张国焘分离2500多天的妻子杨子烈终于来到了延安,一家人的再次团聚让张国焘的心里如同春风拂过,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杨子烈曾经在上海某家产科医生就职过,来到延安之后,杨子烈被傅连章安排到了一家医院工作。
亲人的回归,职位的提升,让张国焘心情更上一层楼,所以在他就任边区代主席后,张国焘也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效率极高的他不但改组了边区政府,还着手整顿了财政工作。
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张国焘事业即将起步的关键节点上,他和中央之间就一些问题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双方各执一词,为此双方也开始有了矛盾,在这种前提下,心思多疑的张国焘认为中央虽然给了他这个主席身份,但并没有让他掌握到实权,张国焘越想越生气,最后索性撂挑子不干了。
他想走,想离开延安,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张国焘彻底有了要离开的打算,12月初,王明等人在延安召开了“12月会议”,会议上,张国焘发现王明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大相庭径,甚至他从王明的话里感受出对方有想要威胁自己的意思。
征战多年的张国焘早就练就一股心高气傲的心气,他不想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控诉,于是便打算离开延安,脱离共产党。只是当下的他依旧拥有代主席的身份,再加上有王明等人在延安坐镇,张国焘目前的现状就是进退维谷。
张国焘一直等待等离开延安的机会,1938年清明节,中共向张国焘下达了一项任务即派他去陪祭黄帝陵,黄帝陵在陕西中部的桥山镇,这也就意味着张国焘终于等来了能离开延安的机会。
1938年4月2日,张国焘带着秘书和几位警卫人员乘车抵达桥山。两天后,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整个祭祀过程可以说是井然有序,这次祭祀活动还是与国民党共同合作的,通过这样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起到祈祷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弘扬民族正气。
祭祀活动顺利完成,他们一帮人也该返回延安了,就在警卫张海准备派车带所有人回延安的时候,张国焘发话了,他说自己要去西安办点事情,让其他先回去,就不用等他了。
张海一听立马感觉到不对劲,在前往桥山前,毛主席提议叮嘱自己,一旦活动完成,就立刻带张国焘返回延安,现在想想,毛主席当时或许已经察觉到什么?亦或者是单纯关心张国焘安全问题?
“毛主席不是让你直接回延安吗?” 张海说,“我突然有些事儿,你们别管了!” 张国焘说完这句话后,头也不回就坐进了蒋鼎文的车里,张海是警卫人员,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护张国焘的安全,自然也跟着上了车,着急要走的张国焘此时压根就顾不上张海,虽然他很不想让张海跟着,现在也只能随他去了。
随着汽车的开动,张国焘突然感觉自己的身心放松了下来,谋划这么久,终于是出来了,蒋鼎文把张国焘送到西安一个招待所里,他在这里见了几位国民党官员。国民党官员顾及张国焘安全,建议他离开南京去武汉。
原本张国焘可以一走了之,但是没想到他自己却做出“节外生枝”的举动,张国焘给林伯渠打了个电话,林伯渠了解情况后第一反应肯定就是挽留,但是他哪里知道张国焘早就决定要脱离党离开延安,自然是劝不住的。
一个领导人在没有被允许的情况下脱离党,这显然是件大事儿,林伯渠把张国焘要走的事情上报给了长江局,长江局又把该消息一式多份发给中央几位领导人。
周总理得知张国焘要走后,立刻组织会议讨论如何挽留张国焘,最开始的时候,周总理是派李克农去武汉接张国焘,事关重大,最后周总理开始决定亲自来劝张国焘回头。
周总理跟张国焘说:“他这次的私自出走是不对的,希望可以到办事处,有什么问题还是可以一起商量解决的么。” 张国焘怕对方又把自己带回延安,不管周总理怎么劝,他都不愿意去办事处。
周总理见张国焘这般固执,中央那边还等着回电,所以周总理只能先让张国焘给中央发个电报过去,众目睽睽之下,张国焘不得不发,他快速起草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短短一行字:“弟于今晚抵武汉,不告而去,歉甚,希望能在武汉派些工作。”
几天后,周总理带着毛主席的回复电报再一次找到张国焘,毛主席的意思是让张国焘能以大局为重,早日回延安,张国焘自然是万般不愿意,他告诉周总理说自己已经无心参与政治,现在只想回家乡种地去。
周总理见张国焘心意已决,没办法只能选择静观其变,结果没想到狡猾的张国焘利用配眼镜的空档逃跑到了武昌,但最后还是被周总理等人找到了。
4月17日,周总理打算跟张国焘周旋最后一次,这也是中央给了张国焘最后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周总理向张国焘提出了3个条件:
1、回党继续工作
2、向党请假,暂时休息
3、自觉脱离党
答案显然易见,张国焘选择了最后一个条件,1938年张国焘自动脱离党籍,中央也正式开除了他的党籍。
脱党后的张国焘如愿加入国民党,按照张国焘的打算,他原先是想在这里做一个宣传家,不想再抛头露面了,毕竟他的身份比较特殊,“幕后工作”更适合他,然而国民党压根没考虑让张国焘回归幕后,老蒋更是把张国焘当成他来对付中共的一颗棋子。
不用想也可以得知张国焘加入国民党后的日子有多么的悲惨,原先大名鼎鼎的副主席,现在在这里甚至要看脸色做事儿,张国焘这下是真的有了想回老家生活的打算。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1948年经过三大战役后,老蒋的部队被打得不堪一击,他只能带着残军逃到台湾,而张国焘自然也来到了台湾,随后又带着家人去了香港。
来到香港的张国焘没有稳定工作,他一个人要养活妻子以及三个儿子,生活实在是拮据,最后没办法,骄傲的张国焘只好拉下脸面给远方的三弟张国杰写了一封求助信。
当时的内地正处在土改阶段,张国杰怕张国焘的这封影响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便把信件交给了上栗公安派出所,派出所的人仔细研究了一番。
张国焘在信里面并没有写涉及国家的事情,只是写了希望张国杰可以帮忙抚养张国焘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以减轻自己在香港的负担,所以张国焘的这封信也被派出所判定为是家信。
张国杰为了保护自己家人不受影响,最后还是把这封信留在了派出所,他自然也没有回复张国焘。那么张国焘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1968年,也就是张国焘叛徒后的第30年,他带着妻子来到大儿子所在的国家加拿大,此时的张国焘已经是一位老人,他生活实在是困难,不然也不愿意来到一个陌生国家度晚年。
大儿子有自己的家庭要抚养,爱子的张国焘只好选择搬离大儿子家,他住进了当地一家免费养老院。
1979年,距离张国焘叛逃已经过去了41年,而此时的张国焘并没有实现他当年的“伟大”梦想,奄奄一息的张国焘躺在养老院的床上,身上的被子早已掉落在地上,他却浑然不知,一段时间后,张国焘硬生生被冻死在了养老院里。
多年后,有人在加拿大发现了张国焘的墓碑,而上面的死亡原因竟是空缺的,她望着张国焘的墓碑轻轻发出一声哀叹,随后便离开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麻烦您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的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