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08 年,也就是东汉建安十三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就如同一块扔向湖面的大石头,引发了层层波澜。荆州牧刘表的去世,是众多连锁反应的重要“引子”。想当年,刘表身为汉末的知名人士,独自一人前往荆州,仅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把这片广阔且混乱的地方给平定了,充分展现出了他不一般的手段和出色的才能,他的这些事迹曾经被人们广为传颂。
谁能想到呢,在各方势力激烈争夺的时候,刘表占据着荆州这一块“王者之地”——南边连着五岭,北边靠着汉川,有十多万的士兵,手下还有黄忠、文聘、魏延等一帮厉害的将领以及像诸葛亮这样的谋士,然而他却坚持“和平主义”,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长时间“不作为”,这让同时期的诸侯们有的感到惊讶,有的表示不屑,曹操更是直接说他是“只知道自保的贼人”。
【刘表离世,荆州易主】
荆州,在《三国演义》里超过三分之二的篇章中都有着重要地位,其战略意义十分显著,所以,攻打刘表、拿下荆州,早就被曹操定为战略目标。建安二年,曹操首次进攻荆州,没料到被张绣突袭,还痛失爱子曹昂,没办法,只好暂且停止军事行动,转而投入到北方激烈的战事之中。
到了建安十二年冬天,袁氏的势力被彻底清除,曹操紧接着就着手准备南征之事。次年正月,曹操率军回到邺城后,在玄武湖大力训练水师,积极备战,仅过了半年,就踏上了这场意义重大的南征征程。这时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在三国那个时候,这算是年老的岁数了,他那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促使他全力以赴,把荆州当作重要的“一块拼图”,期望借此来实现自己的霸业。
刚开始出兵的时候,荀彧出了个主意,说要真假结合,用一部分军队假装进攻,主力部队进行突然袭击的办法来前进。曹操很高兴地接受了,正准备大干一场呢,谁知道刘表突然死了,就像棋局突然发生变化一样,把所有的安排都打乱了。曹操很清楚,刘表一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老对手刘备控制了荆州,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曹军加快速度向襄阳前进,而在荆州内部,因为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继承了位置,正陷入一个有关命运的“选择困境”当中。
【刘琮投降,刘备奔逃】
在刘表还在世的时候,荆州的继承人之争暗中激烈进行着,长子刘琦失败后远去江夏,幼子刘琮在士族的推举下掌握了大权。然而,当曹军逼近的时候,由刘琮主持的关于“要不要抵抗”的讨论会,简直就像一场“闹剧”。
刘琮战战兢兢地说出想要守住基业的想法,士人代表傅巽毫不客气,用“逆顺有大致规律,强弱有固定态势”等尖锐话语予以驳斥,指明凭借荆州的力量对抗曹操,那简直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并且分析了刘备的实力和变数,断定抵抗肯定会失败,劝说刘琮投降。刘琮清楚士族把控着荆州的“话语权”,自己没办法与之对抗,等曹军抵达襄阳后,就老老实实地带着全州人马投降了。曹操大喜过望,对看清形势的荆州士族重重赏赐,被封侯的有15人,众多官职接连授予。
再看刘备,原本按照刘表的安排在新野、樊城设置防御,打算成为荆州北部的一道屏障,全力对抗曹操。没想到刘琮投降曹操这事毫无预兆,等刘备发觉情况不对主动询问时,曹操的大军已然逼近,樊城和宛城之间相距才二百多里,陷入腹背受敌困境的刘备当机立断放弃城池向南撤离,直奔江陵而去。江陵,这个囤积了大量军械粮草的重要城镇,是刘备进行绝地反击的希望之地,当时曹操距离襄阳还有一段距离,并且需要处理受降的相关事宜,刘备似乎有获胜的可能。
然而,变故接连出现。一方面,刘备向来有仁德的名声,而曹军屠城的恶名广为人知,荆州的百姓纷纷跟随刘备,使得队伍一下子扩充到十多万人,行军速度大幅下降,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没办法,刘备让关羽带领水军先走,约定在江陵会合,自己则陪着百姓慢慢行进。另一方面,曹操清楚地察觉到刘备的打算,撇下大部队,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日夜不停赶路三百多里,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
一瞬间,刘备的军队建制全乱了,根本没法抵抗,被打得很惨。还好刘备和他的核心团队很有经验,趁着混乱成功冲了出去,改道去和关羽会合。曹操借此机会向南进军,拿下了江陵和荆州南部。就这样,历史的局面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赤壁风云,鼎立奠基】
曹操拿下荆州后,贾诩进言,说凭借荆州的富足,把内政整好,等着江东主动投降,这是很稳重可靠的谋略。然而那时曹操被一连串的胜利搞得晕头转向,觉得自己名声大、兵力强,还认为江东的孙权就是个小毛孩,跟主动投降的刘琮没什么两样,再加上江东的氏族势力挺强,估计他们肯定会考虑得失、劝孙权投降,所以就坚决地决定去攻打孙权,甚至写信吓唬人家,说自己手下有八十万大军,企图不用打仗就让对方屈服。
与此同时,江东集团正在加紧筹划。得知刘表去世的消息后,鲁肃主动请求前往荆州了解情况,在辗转途中于当阳长坂和刘备碰面。刘备装作要去投靠苍梧太守吴巨,鲁肃明白他的意思,递出与孙权联合的“邀请”,刘备就顺势让诸葛亮跟着鲁肃去见孙权。诸葛亮能言善辩,把孙权的地位抬高,详细讲述自己一方的优点,孙权有些心动,便召集大臣商量。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信来了,朝廷里的很多大臣都被“80万水军”给吓住了,以张昭为首的人都纷纷提议投降,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危急时刻,鲁肃站了出来,指出孙权和其他人的处境完全不同,其他人投降还能继续当官,可孙权就会啥都没了,这让孙权又有了战斗的意愿。就在这个时候,周瑜连夜赶了回来,狠狠地批判曹操是“汉贼”,仔细分析了曹操的四个弱点:北方还没安定、不擅长打水战、天气寒冷马也困乏、军队疲惫士兵也劳累。然后周瑜请求带领三万精锐士兵去夏口攻打曹操,孙权备受鼓舞,拔出剑砍断桌子,发誓一定要和曹操对抗到底,坚决抵抗曹操。
赤壁之战的过程,虽说各方史籍的记载存在不少差异,不过关键的决定胜负之处已经很清楚了。曹军原本想靠着自己的威名以及故意制造的声势,让江东害怕从而投降,然而周瑜一番分析,揭穿了曹军“外强中干”的本质,使得己方军队士气高涨,曹军的士气则受到打击。
这场战役中,曹操不光丢掉了荆州水军以及长江中游的重要地方,使得他的南征计划受到阻碍,还让南方的军事力量变得自信起来,从此南北对峙的局面就形成了。刘备借着这个机会彻底强大起来,在十年后的汉中之战中表现出色,直接把曹操打败了。回头看看这段历史,刘表的死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间接地推动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形成。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只能是心中感慨很多,感叹命运难以捉摸、历史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