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是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别不信
公元1125年,辽朝末代皇帝耶律延禧被金人俘虏,象征着辽朝在草原上君临两百年的霸业正式告终。随着辽朝的覆灭,契丹族这一曾经骁勇善战、影响深远的民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中,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关于契丹族的故事并未彻底消失,被历史淹没的契丹人究竟去向何方?提到“契丹”,许多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个曾经在中国北方崛起的草原民族,现在的后裔是哪个民族呢?
回顾契丹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初年,契丹人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就已经开始崛起,建立了由八个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首领称为可汗。到了唐末,契丹在中国北方迅速强大,终于在公元907年由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废除“可汗”的称号,改用汉制尊为帝王,国号“大契丹”,并称天皇大帝。947年,“大契丹”改国号为“辽”。
辽朝的契丹人秉持着汉化政策,逐渐吸收汉民族的先进文化。辽国内部实行“因俗而治”,即依据本民族的习俗管理契丹,采取汉制管理汉人,这种双重制度的施行可谓是一大创举。契丹人懂得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性,他们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使本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辽朝在国内设置了太学和国子监,通过教育普及和科举制度的建立,培养出了一批契丹和汉族的才人,为辽朝的无数汉化贡献了力量。
但辽朝的繁荣并未维持长久,1112年,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30多个部落,开始了对辽朝的十年伐辽战争。1125年,辽朝灭亡。尽管契丹人无法阻挡金国的铁骑,但并不代表他们从此消失。辽末太祖八世孙耶律大石带领一支契丹部队西迁建立了西辽政权。西辽成为雄踞中亚的一方强国,曾在卡特万战役大败塞尔柱帝国,从而让西欧十字军对他们产生了“约翰祭司王”的联想。今天的俄罗斯和许多东欧国家称中国为“契丹”,正是源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传承。
契丹人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命运也大有差异。有一部分契丹人被金朝迁徙和同化,成为猛安谋克,在当地逐渐融入了女真和其他民族。元朝建立后,许多契丹人被编入汉族社会,逐渐同化为汉族。例如,部分姓萧的契丹人改姓肖,耶律姓氏改姓刘,他们都是逐渐成为汉族的一员。著名作家老舍的祖上就有契丹血统,这些汉化了的契丹人仍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赴中亚、西亚及欧洲定居的契丹人有的完成了伊斯兰化,成为当地一部分民族的一员。
在今天生活在内蒙古、东北一带的达斡尔族,被认为是契丹人的后裔,他们的生产生活、语言习俗、婚丧礼仪等方面保留了许多契丹的传统。现代基因检测技术也显示,达斡尔人与契丹有较近的遗传关系。而在云南的保山、施甸地区,有自称“本人”的人群,认为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裔,这些“本人”的语言中含有契丹话与当地语言的融合特点,也表明他们大概是契丹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