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给你发了一个消息

千儿评课程 2024-06-29 23:51:30

回父母家住了几天,吃的有点多,虽然每天的运动还在坚持,小腹的肉又多了不少。

腹肌计划倒退了一截,略有点失望。

今天来聊一聊痛苦。

匆匆而过,却没来得及看清生活的本来面貌

生活很难避免痛苦的感受,烦躁、担忧、愤怒、悲伤、内疚、羞耻等等,各种负面的情绪带来痛苦的感受。

当感受到痛苦的时候,很多人不自觉地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少痛苦的感觉。

最常见的有逃避、迁怒于他人/自己、强装一些优越感来保护自己内心的惶恐和虚弱。

这些行为早已成为习惯,不用思考和计划,就能第一时间“自动启动”。

这就是面对痛苦时我们的“应对模式”。这些模式的存在是有功能的,让我们避免去查看内心世界和思维的真正的问题,让我们获得暂时的“不那么痛苦”。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却会忽略成长的机会,长久以后,成为反噬我们幸福生活的“顽疾”。

比如:

逃避,而忽略了真正有益于自己的目标。(眼下有很多触手可及的逃避方式,短视频、刷剧、游戏、喝酒等等。)

迁怒于他人,而损害了人际关系。迁怒于自己,则陷入自责,引起更多的痛苦感受。

强装的优越感让自己的感知和自我评估出现越来越多的偏误。

就像行驶上岔路的车,离想去的目的地越来越远,离幸福的生活越来越远。

痛苦给出的信号

让我们想象一下:把身体发出痛苦感受的机制看作是有益于我们的功能,就像胃空了会发出肚子饿的感觉、困了会打哈欠、受伤了会感到疼痛。

当感到痛苦的情绪时,先不忙着“做点什么”,看看自己的大脑想发出什么样的信号?

大脑想让我们看到情绪背后的什么需求?

痛苦情绪还伴随着什么样的生理感受?

然后,再问问自己:此刻你期待发生什么,能使自己不痛苦?

如果突然不痛苦了,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与他人的相处有何不同?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关切自己的内心需求,把注意力和感受停留在此时此刻,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模式。

而陌生的模式令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是害怕。

启动新的模式则需要极大的勇气。

0 阅读:0
千儿评课程

千儿评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