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在北坡镇有个叫李生的读书人,家里经营着一家粮铺,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生意自然兴隆,李家也成了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生活富足。
李家家业兴旺发达,生活无虑,可就是儿子李生的婚事着实让父母头疼。并不是没人肯把女儿嫁到他们家,相反的,上门说亲的媒婆都踩断了门槛,许多大户人家都想让女儿嫁过来,可李生就是不同意现在结婚,父母也无可奈何。
李生今年二十四岁了,是个读书人。虽说他出生在生意人家,却不屑沾染一身的铜臭味,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居庙堂之上,造福黎民百姓。
可天不遂人愿,纵使他对于父母的唠叨充耳不闻,一心只读圣贤书,也只考中过秀才,想更上一层楼是难上加难。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科举这条路,始终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对家里安排的婚事都一再拒绝。
几个月后,到了秋收时节,家里的粮铺也该进些新的粮食了。李生的父亲就让他跟着粮铺的师傅一起去乡下收粮食,也想着要历练一下这个未来的接班人。
李生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想着自己几次科考都不中,已经这么大年龄了,总不能天天在家吃白食吧,也就跟着去了。
来到乡下田间,李生的眼里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同一种粮食还有那么多的类别,同一个类别种在不同的地域品质也有很大不同,这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感慨种地做生意也是一门学问,也是生存之道,不再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应该看看这大千世界。
李生和粮铺的师傅选好粮铺所需的粮食,就和主家商量着收购事宜。主家说都是老主顾,一切都好商量,很快就谈完了。李生先让粮铺的师傅回去给父母报个信,他随后就跟上。在交付定金之后,李生就踏上了回家的路,只等主家把粮食送来即可。
赶了快一个时辰的路了,李生大汗淋漓,就坐在郊外荒丘的小道旁休息,这时已经是黄昏了。
忽然,隐隐约约有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李生回顾四周,没有发现有人的身影,心想可能是鸟类的叫声吧,也就没有多想,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然而,这个声音又叫了起来。这次他有些好奇地直起了身子来,仔细一听,好像是人女子的声音,而且离自己越来越近。
顺着声音寻了过去,果然有一个女子坐在地上,发出求救声,身边还有一处凹坑,李生见状赶忙上前去。原来是女子在荒丘上方便后,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脚踩在了凹坑里拐到脚踝了,以至于痛得不能行走了,发出求救声引路人帮忙。
李生扶起女子后就把她搀扶到了路边坐下,关切地问道“姑娘,你还好吧”!
“我扭伤了脚踝,走不动道了,嘤嘤嘤……”说完开始抽泣了起来。
“姑娘你别害怕,既然我看见了你,我就会帮你的”,李生说道。
“嗯”,女子点了点头。
“那让我看看你的脚吧,我看伤的重不重。”
“嗯”
得到女子应允后,李生就抬起来女子受伤的脚,放在自己的腿上,紧接着又给女子脱了鞋袜,用手轻轻揉捏着脚踝。
“看着没有明显的肿胀,应该没伤到骨头,休息两天就好”,李生说道。
看到李生一个陌生人如此帮助自己,女子哭得梨花一枝春带雨。
李生又连忙安慰女子,女子含情凝睇默默看着李生,表达着感谢之情。
李生看到女子肤白貌美,眼睛好似一弯新月浸在水里,楚楚可怜,心跳也不自觉的没了规律,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天这么晚了,你一个姑娘家的多不安全。”
……
李生问了很多,女子也回答了很多。
女子告诉李生她叫娇娘,是个外乡人,父母刚离世不久,家里就剩她一个人了,无依无靠的,准备来投亲靠友,哪知道要投靠的亲友已经不在原来的镇子上住了。她再三打听也没人知道,一时间不知道去哪里,走到这里就迷路了。
李生看娇娘无依无靠,又见她生的俊美,心生怜爱,就带她回到了自己家里。
回到家了,李生就把娇娘的身世告诉了父母。父母也感觉到了,李生对娇娘的心意,娇娘也无家可归,就安排了一家厢房,让娇娘在家里住了下来,并说随便住,就当是在自己家一样。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李生和娇娘几乎天天在一起相处,谈天说地,都有一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在父母的撮合下,两人很快就定了婚,并准备在中秋节这天正式拜堂成亲。
中秋到了,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李生和娇娘的婚礼也如期进行。一家人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李家人大摆宴席,各路商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来祝贺,一时喜庆万分,风光无限。宾客们把酒言欢,见证着李生和娇娘的结合。
席间,就在众人都尽兴之际,一位道人却不请自来。不过道人并没有们,而是只跟李家的下人讨了碗水喝。这大喜的日子,自然不会吝啬一碗水的,下人不但端来了一碗水,更是准备了素菜素面款待道人。
道人吃饱喝足后,很是满意,只见他从袖中拿出一道小盒来,递给了下人,说道“务必把它交到你家主母手中,切记切记!”。
下人还想再问什么呢,道人只说“天机不可泄露”,也没过多解释就走人了。
李生的母亲收到了下人送来的盒子,好奇地打开了它。
里面是一张灵符和一页写有字的纸,上面写着“在你儿子入洞房前,务必把这张灵符贴在胸口处,可保命!入洞房后你就到房间门口听着,要是突然没动静了,立刻推开房门,然后口中默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天清道人斩妖魔”,念完口诀我便会出现助你一臂之力!”。
李生的母亲也是将信将疑,但天清道人的大名可是早有耳闻,怕儿子真有什么不测,就按照他说的做了。
李生入洞房前,被母亲拉了过来,把符纸贴在了前胸,已经醉醺醺的李生自然也没有想太多,就进洞房去了。
母亲则悄悄地来到洞房门口,偷偷地听里面的动静。新婚之夜,一对新人如干柴烈火,虽说母亲作为过来人自然懂得这些,但还是不禁羞红了脸。
可突然间,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了,李生的母亲想到那道人的留言,顿感大事不妙,整个身子用力推装开了房门,眼前的一幕让她大惊失色。
儿子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上却骑着一个长嘴獠牙的怪物,再看双手生着几寸长的利爪,按在儿子李生的胸口上,还吐着长舌,李生的母亲吓得差点背过气去。
怪物见有人闯了进来,便像李生的母亲扑了过来,李母急忙躲闪,口中念起了道士给的口诀,“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天清道人斩妖魔”。
突然,一柄宝剑从门外飞了进来,一剑就刺中了怪物的手臂,紧接着天清道人也出现在了门口。
“娇娘受缚!”天清道人手持拂尘摔动着像怪物冲去。
受伤的怪物来不及躲闪,就被老道的拂尘缠住了脖子,不得挣脱。
大家这时才松了一口气,李生也恢复了行动能力,跌跌撞撞跑到母亲身边,看着眼前的这个怪物。
天清道人随后口念真决,一掌把怪物打回了原形,原来是只郊狼!
天清道人说它就是娇娘的真身,是来害李生的,他已经跟踪娇娘好多天了。
看着惶恐不安难以置信的李生和李母,老道又讲述了一个关于娇娘的王氏。
娇娘的前世,本是一位富家小姐,父母却把她嫁给了一个官宦人家的纨绔子弟。
起初,二人相处还算和睦,可慢慢感情就变淡了,其丈夫还常在外面沾花惹草,喝醉酒后回家对娇娘又打又骂,娇娘苦不堪言,心生幽怨。
不久,娇娘的丈夫又要取一房小妾,二人因此争吵了起来,而其丈夫也不予理会,还是娶了小妾。
就在新婚之夜,不知何故娇娘与丈夫的小妾在洞房外发生了争执。其丈夫不问青红皂白,上来狠狠一脚,娇娘倒在了地上,说不出话来,丈夫理都不理就和小妾洞房去了。
不久后娇娘便不省人事,鬼魂也被带到了地府里。见到判官后,娇娘大呼冤枉,直言要告她的丈夫。
判官也觉得娇娘死得太冤了,就把带带到了阎王那里。
阎王得知情由后,也连连感慨,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丈夫怎能如此狼心狗肺,丧心病狂踢死自己的妻子。
又让判官拿来生死簿看了看,娇娘的丈夫还有些命数,现在叫他死还不是时候。
可娇娘不太理解这些东西,又见连阎王都不管她不能为她主持公道,怨气冲天,发誓要报复贪恋美色的丈夫,更不愿再做人了。
阎王看到此情形也就成全了她,把她投到畜道,就这样娇娘就变成了一头郊狼。
带着前世的怨气,就成了现在的狼怪。娇娘用美色迷惑男子,如果有贪恋美色的男人,就会有新婚之夜挖其心肝。
道人给李生母亲的灵符,就是要用它护住李生的心脉,这才幸免于难。
听到这里,之前惶恐不安的李生却流下了真挚的泪水,他为娇娘的遭遇愤愤不平,甚是同情。
于是,便请求天清道人放娇娘一马,还请她帮助娇娘再回人道。
听到此处,娇娘也是泪流满面,一个要被自己还是的人还能替自己说话,可见人间还有真情在,不是所有男人都像她丈夫那样没人性。
因此,娇娘放下了执念,怨气也烟消云散。在天清道人的教化下,在下一世回到了人道。生到了一个普通人家里,嫁给了一个很疼爱她的丈夫,没有名利的左右,二人白首到老,一生只有彼此!
【本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