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匪患众多,社会动荡不安,在朝廷的绞杀下大多都已平息,但仍有一些逃匿的流寇时不时截杀过路商旅,抢劫钱财,毫无人性。
钟良是一个商人,多年在外经商积攒了不少家私,还娶了妻成了家,妻子已经怀胎九个多月了,很快就要生产了,但流寇时不时就来侵扰,为了躲避匪患,他就决定变卖房产后带上全家回到老家过平静的生活。
于是,他就把家里不能带走的物件都卖了,又买了几辆马车,带上所有能拿走的值钱财物,载着孕妻和家仆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起初,钟良一行人驾车一连走了四十几里路都安然无恙,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地回到老家去,没成想又走了二十里路经过一处山岭时,却让他们魂断归乡路。
马车正在山路上行驶,突然从山坡上跳下四个蒙面劫匪,一前一后各两人手持钢刀逼停了马车。
“所有人统统下车,快点!”前面的一个劫匪说道。
钟良和同行的人都害怕极了,一时不知所措,也不敢下车来。
“快点,统统下车,所有人,再说一遍!”后边的一位劫匪说道。
但马车上的人好像都被吓傻了一样,也可能还抱着侥幸的心理,都不肯下车,一言不发地看着四个劫匪。
“仇大哥,怎么办?”前面一个劫匪对着身旁那个年龄稍长的劫匪小声说道。
突然,前面那个年龄稍长仇姓劫匪,左手持刀向前面的马匹砍去。
只见劫匪手起刀落,钟良一行人惊得闭上了双眼,不敢直视。
“噗通”一声马儿跪倒在了地上,发出阵阵哀鸣,不一会儿便一命呜呼了。
众人在惊叫连连中,被迫下了马车,挤在了一起,惊恐万分。
“各,各位好汉,所有东西你们都拿走,求求放过我们吧!”钟良颤颤巍巍,结巴着乞求道。
四个劫匪相视一笑,摘下了面巾,又哈哈大笑起来,一副副丑恶嘴脸,仇姓劫匪说道:“杀!”
随后,钟良一行六人,四男两女在惨叫声中全被杀害。
劫匪把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后,骑着马扬长而去。
半个时辰后,有路过的行人发现了路上的惨祸,赶忙一路小跑报到了县衙,县令听了大惊,领着衙役就来到了现场。
“六尸七命案,这些该死的贼寇,我这官算是做到头了,赶快上报州府!”县令气得咬牙切齿,说道。
经过对尸体现场勘验后,确定都是被利器所杀,刀刀致命。
随后,县令差人将六具尸体裹上白布,送到了城西郊的义庄。
全城死于非命的尸体都会送到义庄里来,尽管都会及时下葬掩埋,但仍有新送过来的尸体还躺在棺材里,远远的就能闻见尸味,不由得让人屏住呼吸,但守义庄的王老头却在这里和尸体打了半辈子的交道。
王老头在很小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孤儿,幸亏被当时守义庄的刘大收留了,在刘大死后就接了他的班,也算是有个安身立命的事业了。
但可惜的是,总和死尸打交道,没人愿意把闺女嫁给他,就把终身大事给耽误了,如今王老头已经六十来岁了,还是孤身一人。
官差把那六具尸体送来,交代王老头说:“他们都是外来的商客,钱财被劫匪洗劫一空,也没有家人前来认领尸体,就用最便宜的棺材吧!”
“知道了!”王老头答道。
随后,王老头就把它们放进了桐木棺材里,等到三天以后就可以埋在后山的乱葬岗了。
夜里,风吹树叶沙沙作响,屋内老鼠窸窸窣窣的跑动声,偶尔传来一阵夜鸟的怪叫声,让人头皮发麻。
而已经听习惯了的王老头,似乎并没有什么感觉,忙完手中的活就爬上了床铺,安静的睡去了。
忽然,就在王老头半睡半醒中,听到了隔壁存放棺材的房间似乎有什么动静,好像是从棺材里传出来的。
王老头不以为意,在义庄住了大半辈子了,稀奇古怪的事也见多了,像什么诈尸,鬼叫,跑尸,……都遇到过,不过都是自然现象,见惯也就不怪了。
可当他准备继续睡去时,却听到了从棺材里传出“哇哇”的哭叫声,像是婴儿的啼哭。
这可把王老头吓个不轻,心里咯噔一下,以前可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赶紧做起身来,准备一探究竟。
他点亮了蜡烛,端起烛台,哆哆嗦嗦地向传出啼声的棺材走去。
婴孩的啼哭声也越来越近,终于确定了是那个孕尸停放的棺木,王老头心头一震,难道是女尸产子了!
这种情况只听别人说过,自己却从未遇到过,王老头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棺材前,慢慢掀开了棺盖,眼前的景象让他又惊又喜。
女尸果然生下了一个婴孩,叫声洪亮,应该很健康,王老头赶紧把孩子抱了出来,还是个男婴,又用衣物包裹好,生怕孩子冻着了。
孩子一直在哭,应该是饿了,可此时已经是深更半夜了,只能等天亮后再找吃的,一整晚王老头只得一直抱着哄他。
第二天一大早,王老头就抱着孩子来到了城里,别走别打听谁家有产妇,给孩子寻找奶水喂养。
众人看到王老头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儿,也都好奇围观,议论纷纷,向他问起了孩子的身世,王老头只说是捡来的。
很快就有好心的妇人给孩子喂养了母乳,孩子也不哭不闹了,慢慢的神色越来越好了。
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月,王老头每天都来到城里给孩子讨吃的,孩子也在茁壮成长,王老头还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钟成。
同时,随着县州府的调查,那伙四人劫匪也已有三人被缉拿归案了,但却唯独跑了领头的匪首仇多强,不知所踪。
官府也根据其他三人的供述,得知了仇多强的年龄和体貌特征,根据这些信息画师画出了匪首仇多强的画像,张贴在了各个出口要道通缉。
但尽管如此,却一直没有仇多强的蛛丝马迹,好像他就从人间蒸发了一般,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王老头为钟成有奶吃而高兴之际,钟成棺材子的身世却传得沸沸扬扬,以至于被众人所嫌弃,以前喂奶的人家变得唯恐避之不及,钟成也就断了奶。
不过此时的钟成已经六个月大了,可以吃一些辅食了,王老头也只能喂他一些米糊糊充饥,还好一切都正常。
……
十三年后,在王老头的悉心照料下,钟成已经长大,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少年,帮着王老头打理着义庄的事情。
而王老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干不动了,这些年赚的钱也都花在了给钟成看病衣食住行上了,手头并无积蓄。
王老头,想到自己一辈子都在义庄干活,也因此耽误了一生,便不想再让身世可怜的钟成步自己的后尘,就想着给他找一个人家,将来也好娶妻生子好好生活。
可问了一圈之后,人家听了钟成的身世,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谁家会领养这么一个棺材子呢,就是做学徒下人,也没人敢要,觉得晦气。
钟成倒也懂事,说自己不愿去外面,只想一直守着王老头,可王老头自知时日无多,不能误了他一生,还是一直给他寻找打听着去处。
有一天,终于传来好消息,几十里外山上的广元寺里招收弟子,钟成正好符合条件。
于是,王老头就把钟成带到了他的父母坟前,告诉了他关于父母的一切,还有杀他父母的贼人,至今未归案的仇多强。
钟成以前也听过其他人的闲言碎语,但一直没有放在心上,今天听王老头言之凿凿地说了出来,还给他看了仇人的通缉令,终于确信了。
他跪在父母的坟前嚎啕大哭,发誓与仇人不共戴天,一定追查到底。
王老头告诉他去寺庙出家只是权宜之计,等他长大了,成年了,是可以还俗的,到时候再正常生活。
随后,钟成就和王老头一起去了广元寺,在佛祖的见证下出了家,成了一个小和尚。
广元寺虽说不大,也只有十几个僧众,但香火却异常旺盛,逢年过节,香客来来往往,僧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寺庙主持多宝和尚,约五十来岁的年龄,平时在人面前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相当和善,尤其得女香客的喜爱,钟成也有幸成了他的弟子,伴随左右。
据说,寺庙里的香火之所以旺盛,就在于来这里求子的女香客众多,而且还很灵,大老远慕名而来的人更是越来越多。
寺庙里也有了很多香火钱和布施,渐渐地宫殿修得越来越气派,和尚们的生活穿着也都很不错,让别的寺庙的游僧都羡慕不已。
钟成在寺庙里待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了一个秘密。
没想到主持多宝和尚竟然在女香客拜佛之际,总是偷偷地瞥人家,一有时机就盯着女的看,这些都被年少的钟成看在眼里。
也有被女香客发现的时候,但凭着他那人畜无害的笑貌言语,也就化解了尴尬。
经常跟在多宝和尚的身边,钟成猛然见看到他居然也是个左撇子,就跟杀害自己全家的仇人仇多强一样,不多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仇人的面目早就变了样了吧,便没想那么多。
这天,参拜玩佛像的女人,同意了多宝和尚的请求,对她单独诵经做法,助她消灾解难,早生贵子。
于是,多宝就让钟成去请女人到他的禅房里去。
钟成领着女人穿过前堂,经过几处偏殿,来到了后院里多宝和尚居住的禅房门口。
为了不被人打扰,多宝和尚一个人住在后院里,后院门口有人值守,现在是钟成,有事才会叫他去做。
钟成敲开了多宝和尚的禅门,在女香客进去后,就让他离开了。
钟成也好奇,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几次偷偷去听,都没有什么声音,觉得很奇怪。
平日里钟成除了给多宝和尚端茶倒水外,就是在院门口守候,女香客出来后,有的开心,有的慌张,有的急匆匆就离开了。有的离开后还会再来,有的一去便不会再来,祈求观音送子成功后的女人,也都是夫家来还愿,本人没见有来的。
慢慢地,钟成还发现寺庙里会定期买几大坛子醋,其中总会有一坛子酒,还有肉,说是要招待寺庙的帮工,但却都被多宝和尚偷偷吃了,寺庙的其他僧人都心知肚明,就是闭口不谈。
钟成也知道了原来多宝是个酒肉和尚,就更加好奇了。
一天,多宝和尚又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香客单独进房做法了,钟成没有走远,在关上房门后偷偷从门窗缝隙看去,才发现禅房内另有乾坤。
只见多宝和尚手伸到了墙上的一副画下面,一侧的墙壁上却出现了一道暗门,随着暗门被打开,他就和女人消失在了房内,不一会儿暗门又合上了。
这可看呆了钟成,好奇心驱使着他想继续一探究竟,但又不能直接跟进去,只能继续在门外偷看,却听不到任何动静。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了,里面终于有了响动,多宝和尚半露着上身从暗室里走了出来,正准备穿好衣服。
就在多宝和尚转身的瞬间,只见他的后背上却纹着一个大大的“仇”字。
钟成看到后十分震惊,又想到多宝和尚还是个左撇子,联想到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终于明白了什么,真想把他碎尸万段,但凭他现在的实力还没有能力。
不一会儿,年轻的女香客也从里面走了出来,哭哭啼啼地说着什么,钟成只好先行离开去院门口守候了。
不久之后,女人便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寺庙,从此没有再来过了。
从此,钟成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解决这个吃肉喝酒的花和尚,但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
也曾想到过报官,但这种事别人是不会信的,那些妇人也不太可能出来作证,毕竟“生死事小,名节事大。”
就在钟成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经常光顾寺庙的妇人来了,而且直接找到了多宝和尚,也让他单独给自己诵经做法,多宝和尚也乐呵呵把她领到了自己的禅房里。
钟成自然也明白了他们那点事,但依然无计可施。
就在他正苦闷之际,厨房的僧人送来了一坛酒,说是新到的,孝敬多宝和尚的。
钟成接过酒后,暗自发笑,好像有了什么对策。
只见他抱着酒坛,悄悄地走进了多宝和尚的禅房,把酒坛里的酒全撒在了禅房的床铺上,书桌架上,还有地上,然后跑了出来,一把火扔了进去,又关好了门。
不一会儿,房间里就燃起了熊熊烈火,看到此情景,钟良便满意地去喊人来灭火了。
等其他僧众都来时,多宝和尚的房间早已是火光冲天,尽管许多人都在提着木桶浇水救火,但都无济于事。
大火直到扑灭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禅房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人们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暗室。
以为多宝和尚还活着呢,几个僧人赶紧冲了进去。
结果,只找到了一男一女的尸体,虽然躲在里面没有被火烧到,但是却被浓烟凶死了,经过辨认确定就是多宝和尚和那妇人。
这时,去报案的和尚也带着官差来了,官差们把二人的尸体带到了县衙里,又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官府惊奇地发现,原来多宝和尚就是十几年前杀人越货的匪首仇多强,难怪找不到他,原来是改头换面一直躲在了寺庙里。
本来还怀疑钟成是钟成放的火,这下根本不用再查了,烧死个匪首和荡妇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十几年的悬案,终于告破了,所有匪徒都已伏法,县令得到奖赏,不久就高升了。
钟成请假后回到了王老头的义庄去看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和死去的父母,终于没有挂碍了。
没几天,王老头便去世了,钟成安葬了他后,就离开了义庄,又回到了寺庙里。
无牵无挂的钟成终于下定决心受戒出家,与青灯古佛为伴。
从此,寺庙不再有求子这一说,众僧弘扬佛法,劝世人多做善事,必受佛光普照,生活会越来越好。
许多年以后,钟成也终成正果。
【本故事完】
月下vampire
这生活情趣是不是太突出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