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自开启第二任期之后,任命了一批精兵强将,大部分还是80后,非常有朝气。其头号战将马斯克,更是手握尚方宝剑,连续对几个政府部门进行审计,发现大量预算浪费,开开始了大裁员模式。
不过,即使马斯克成功让美国政府削减一万亿美元开支,那也只是节流,如果没有开源的话,美国还是会逐渐衰落,毕竟国家不可能靠省钱来实现强大。

在开源方面,川普任命了斯蒂芬·米兰为首席经济顾问,成为经济改革的总操盘师,他和马斯克一明一暗,共同主导美国的复兴大业。
那么此人是什么来头呢?他哈德逊湾资本管理公司的高级策略师,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作为一名经济顾问,自上任以后一直保持低调。但是他在2024年发表在曼哈顿研究所的报告,或许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主要经济思想。
他的主要观点可以分成三部分:简化法律法规,降低准入限制;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推动国防驱动型工业。
再工业化是美国两党的共识,但是在具体政策上有分歧。
斯蒂芬·米兰在报告中痛批了先前的拜登经济学,认为拜登经济学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无助于美国的工业发展。

拜登经济学的特点,是向一些行业提供财政补贴,引导产业发展,例如给半导体产业、电动车产业的财政补贴。
但米兰认为,这种补贴实际上是扭曲了市场,因为它补贴了一些没有经济效益的行业,这些行业如果没有补贴,就不会有人买。一旦补贴停止,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单纯是浪费财力。
因此米兰提议进行供给侧改革和国防驱动型的再工业化路线,以稳健的方式进行工业回流。
所谓美版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放松准入法规,吸引制造业企业的进入。
目前妨碍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法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会法,另一种是环保法。
在拜登经济学中,推动了工会政治化,人为抬高了雇佣成本。当工会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后,就会要求工厂额外为工人提供诸如“价格亲民、方便使用、可靠且优质”的托儿福利。
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为转嫁提供托儿服务所增加的成本,可能会降低工人的现金工资收入或相应提高产品售价。

一旦在低效行业中形成了工会基础,他们就会游说政府在低效产业中进行补贴,这些产业离开了补贴又毫无竞争力,根本无助于美国重夺工业霸权。
环保法规也到了极为严重的状态,三星公司本来要在美国建立半导体工厂,但是4年过去了还没有开工,就是因为环保不过关。马斯克甚至吐槽,连发射火箭都要拿海豚来测试一下噪音。
如果以想让工业发展得好,就必须降低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也能有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降低合规成本。
米兰认为应当简化环保法规和降低用工成本,尤其是放宽碳排放法规,即使美国降低了碳排放,其他国家不降低,一样无助于全球总的排放量。川普听其劝告,上任第一天就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并鼓励燃煤电厂的发展。

推动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就是工会政治化,工会本来是为了维护工人权益,但是工会将劳动力价格推到市场价格之上,就会迫使企业减少用工,或者把工厂搬迁到海外。
而且工会并不是维护所有工人的利益,而只是维护会员的利益,美国还有大量的人在打两份工,他们根本得不到工会的保护,反而因为工会的垄断,失去了进入制造业的途径。
米兰建议国会废除《戴维斯·培根法案》,这个法案允许工会制定工资的权力,阻碍了企业进行市场价格竞争的能力。
同时国会还应大幅缩减《全国劳工关系法案》赋予工会的独家代表权范围,职业许可规则限制并固化了劳动力市场,对工人灵活转换行业和职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降低制造商招募和雇佣劳动力的意愿。
川普在第一个任期中曾推动了大规模减税,但是减税后企业保留了大量的现金储备,但没有投入生产,而是进行股票回购。最大的原因就是工会阻碍了生产环节的,如果真的弱化了工会的垄断,美国制造业真的能大爆发。
米兰的第二大建议,就是鼓励科学教育了。长期以来美国推行快乐教育,导致工业发展所需的理工科人才极为稀缺,只能从外国进口理工人才。
其实历史上美国有过大力发展理工教育的时代,那就是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候,引发了美国的危机感,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理工科教育,米兰认为美国应该再度实现这一计划。

最后,米兰提出要以国防驱动型工业,带动美国再工业化发展。国防驱动型工业跟拜登的产业补贴不同。拜登经济学是代替消费者进行思考,选择工业发展的行业,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一旦政府选择失误,就是造就一大堆的烂尾工业项目。
而国防需求是一项基本需求,由国防部确定需要发展什么行业,再通过国防订购来支持相关行业的发展。
政府扶持的民用产业,不一定符合人民的需求,但国防部扶持的产业,则适合军队的需求,军队是一个固定用户,他们知道怎么样的武器能打胜仗。
对于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而言,其再工业化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国家安全,那就无需再绕弯子,直接投资国防工业,保证国防工业的安全,就是工业化的胜利。
国防核心技术,留在美国本土生产,次要技术可以依靠盟国共同生产,分担成本。
斯蒂芬·米兰的三板斧如果真的砍了下去,那么美国真的有复兴的气象了,但是他们能成功吗?
有马斯克在前面解决政府官僚,米兰在后面布局经济大局,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到时美国真的可能会再次辉煌五十年,不得不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