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万斯可能是网红气质上身,表演过度用力,不断的嘲讽德国内政,认为德国没有民主,没有言论自由,德国最大的危险是内部的价值观,不再和美国一致,德国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坐在台下看的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脸都绿了,随后放弃原本计划好的演讲稿,对万斯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认为德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涉。他怒吼万斯:“将欧洲与专制帝国相提并论的卑鄙无耻之极,绝对不可容忍!”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会议上发声怒斥美国:无法无天绝对不能成为世界新秩序的指导原则!这回看来,即使是长期以来一直以老好人形象出现的德国人也愤怒了,毕竟老实人被逼急了也会爆发。
很多人对今天德国的认识是,一个衰落中的经济大国,这两年经济数据也不行,增长率都降到0%了,但这不代表德国没有能力再次扩军备战。

德国传统的容克军事贵族已经消失,但德意志民族的底蕴还在。要知道日耳曼民族向来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而不单单是东普鲁士贵族,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有的尚武传统。
美国一战时的统帅潘兴、二战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都是德裔,美国最能打的那一批人就是以德裔为主的,哪怕今天的特朗普也是德裔,德裔是美国的第一大族群。
那为何我们今天看到的德国武力值不强,军事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答案除了美国的制约外,还有就是德国的战后体制。在二战后,德国对历史一直有一种负罪感,认为自己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并要在今后避免这种灾难。
德国是一个有担当的民族,认认真真的赔偿了二战中的受害国,并且对军备扩张一直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刺激邻国对二战的不好回忆。

今天人们对德国的印象大概就是有很多的白左和圣母,但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来的吗?
还是那个战后体制的问题,因为战前的军国主义给欧洲带来了两次大战的灾难,战后德国总是避免宣传国家主义,刻意引导人民去热爱山川自然,因此带动了环保主义的兴起,以至于环保成为了德国当代的国教。
白左盛行本质上是对军国主义的矫枉过正,战前军国主义有多疯狂,战后的环保主义就有多狂热。这可能是德国人的一个缺点,凡事做得都过分认真,然而这种情绪一旦被调动到军工领域会如何呢?
今天的德国,最像二战前的美国,德国表面上的实力只是冰山一角。

实际上德国的军事技术并不落后,当美国人刚开始搞第一代隐形飞机F117的时候,西德的工程师就搞了一架隐形验证机“萤火虫”,和美国的F117高度相似,把当时参观的洛马工程师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泄密了。
然而这架飞机的的确确是德国自行研发的,但冷战后这架飞机就下马了。这也跟德国所谓的负罪感有关,既然苏联已经消失,就没有必要继续搞军备让邻国猜忌。
德国不研发,不代表他们没有能力研发。德国人有着严谨的逻辑思维,做事是极为认真的。
举个例子,当美国的AI还在跟人们聊天的时候,德国在AI军事技术已经投入实战,援助乌克兰的6000架HX-2就是最新的AI无人机。

德国GDP总量为4.4万亿美元,国债2.9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为65%,而美国GDP有28万亿美元,国债却高达36万亿美元,每年光支付利息就超过一万亿美元。德国的财务状况要健康得多。
看上去美国GDP很高,实际上是占了美元计价的便宜,只要美国不断的印美元,GDP就能高高在上。但这种搞印钞搞出来的GDP,实际上就跟打激素一样,对综合国力没有用处。
去工业化已经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国力,只有GDP虚高,德国是为数不多继续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发达国家。
在互联网经济上德国确实不如美国,但很大程度上是吃了德语人口少的亏,较少的人口规模,难以发展互联网的规模优势。但在工业软件技术上德国可不落后,西门子在工业软件领域里是世界一流的。
美国的本意可能是逼欧洲出更多的钱,分担对乌克兰的责任,但话说得太难听,把德国给惹恼了。德国现在已经是欧洲最大军援国,之所以没有更进一步,是受到预算纪律的约束。

由于二战前纳粹靠创记录的通货膨胀上台,战后历代德国政府都对通货膨胀高度警惕,并制定了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3%的红线。受这个红线的约束,德国的军事援助规模有限。
肖尔茨总理因为想突破预算纪律的约束,跟上一任财政部长发生矛盾,导致财政部长辞职。这次被美国激怒以后,德国政界可能将军事开支排除预算纪律之外达成共识。
德国长期以来国债负担比较小,那就意味着它财政扩张的空间很大,有能力成为欧洲的民主兵工厂。
而德国战后的负罪感很可能会让德国走向另一个方向,由原来避免引起邻国的恐慌,变成尽力保护邻国的安全,避免形成另一个慕尼黑灾难。美国的羞辱,效果是帮助了德国进行舆论动员,白左思潮重新转向扩军备战。
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按德国严肃认真的态度,将会震撼全世界。那么战后对德国70多年的封印将正式解除,事态的发展毫无疑问会超出美国的预计。
烧鹅仔
欧洲正在军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