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历代君主列表(上)

朱明刚历史 2024-05-20 20:16:53

目录

上古时代

1桓因王朝(前7180-前3896)

2倍达国(前3896-前2333)

奴隶时代

1檀君朝鲜(前2333-前238年)

2箕子朝鲜(前1120-前161年)

3卫氏朝鲜(前194-前108年)

4马韩(前192-300)

5弁韩(前108-320)

6辰韩(前108-335)

濊貊诸国

九干国 伽耶国

阿罗伽耶 古宁伽耶 金官伽耶(42-532)

星山伽耶 小伽耶 大加耶(42-562)

扶余国

1北扶余(前239-前58)

2东扶余(前86-494)

蚕支国 任那国(369-562)

朝鲜三国时代

1高句丽(前37-668)小高句丽(686-720)

2百济(南扶余)(前18-660)小百济(660-683)

3新罗(前57-935)

1前朴氏 2前昔氏 3后朴氏

4前昔氏 5旧金氏 6后昔氏

7新金氏 8后金氏 9新朴氏

耽罗国(293-938) 渤海国(698-926)

后渤海(930-934)长安国(822-825)

朝鲜后三国时代

后高句丽(901-918) 后百济(900-936)

高丽国(918-1392)武人割据政权(1170-1258)

朝鲜王朝(1392-1910)大韩帝国(1897-1910)

日本殖民时代(1910-1945)

桓因王朝(前7190-前3898)

桓国是由太阳神桓因率八百童男童女降于天海以东白山黑水建立由12个国家组成联邦国家。分别是卑离国,养云国,寇莫汗国,句茶川国,一群国,虞娄国(毕那国)客贤汗国,句牟额国,卖句余国(稷臼多国)斯纳阿国,鲜裨国和须密尔国。

倍达国(前3896-前2333)

又名神市国,太阳神桓庶子桓雄率风伯,雨师等三千人,降于太白山神檀树下,建立倍达国,是朝鲜半岛传说中的古国。在《桓檀古记》中,蚩尤被认为是倍达国诸侯之一,并且与轩辕黄帝进行多次战斗,蚩尤与黄帝在这场战斗中获胜。

檀君朝鲜(前2333-前238)

檀君朝鲜是朝鲜民族起源神话传说,是后世朝鲜半岛对檀君所建立的国家的一种称呼。檀君王俭是由古代传说成型塑造的人物,经过对神话添血加肉,使檀君形象更加真实。王俭是杜撰的传说人物,人物见于《三国遗事》等著作中。

王俭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注记

1檀君王俭 前2333-前2240 93年

2 扶娄王 前2240-前2182 58年

3 嘉勒 前2182-前2137 45年

4 乌斯丘 前2137-前2098 39年

5 丘乙 前2098-前2083 15年

6 达门 前2083-前2047 36年

7 翰栗 前2047-前1993 54年

8于西翰 前1993-前1985 8年

9 阿述 前1985-前1950 35年

10 鲁乙 前1950-前1891 59年

11道奚 前1891-前1834 57年

12阿汉 前1834-前1782 52年

13屹达 前1782-前1721 61年

14古弗 前1721-前1661 60年

15代音 前1661-前1610 51年

16尉那 前1610-前1552 58年

17余乙 前1552-前1484 68年

18冬奄 前1484-前1435 49年

19侯牟苏 前1435-前1380 55年

20固忽 前1380-前1337 43年

21苏台 前1337-前1285 52年

22索弗娄 前1285-前1237 48年

23阿忽 前1237-前1164 73年

24延那 前1164-前1150 14年

25率那 前1150-前1042 8年

26邹鲁 前1042-前997 45年

27豆密 前997-前971 26年

28奚牟 前971-前943 28年

29摩休 前943-前909 34年

30奈休 前909-前874 35年

31登口 前874-前849 25年

32邹密 前849-前819 30年

33甘勿 前819-前795 24年

34奥娄门 前795-前772 23年

35沙伐 前772-前704 68年

36买勒 前704-前646 58年

37麻勿 前646-前590 56年

38多勿 前590-前545 45年

39豆忽 前545-前509 36年

40 达音 前509-前491 18年

41 音次 前491-前471 20年

42乙于支 前471-前461 10年

43 勿理 前461-前429 32年

44丘勿 前429-前396 33年

45 余娄 前396-前341 55年

46 普乙 前341-前295 46年

47古列加 前295-前238 57年

箕子朝鲜(前1120-前194)

箕子朝鲜是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史称箕子王朝。箕子是商朝末年遗臣,名胥余,与比干,微子并称为三贤。周武王灭商后,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史称箕子王朝。燕昭王时期归属燕国,燕国被秦国所灭,前194年被卫满所灭。

箕子朝鲜地图

君主世系

称号

名字

在位时间

备注

文圣王

子胥余

前1120-前1082

帝乙弟,官至太师,封于箕,建立箕子朝鲜。

庄惠王

子松

前1082-前1057

文圣王子

敬孝王

子询

前1057-前1030

庄惠王子

恭贞王

子伯

前1030-前1000

敬孝王子

文武王

子椿

前1000-前972

恭贞王子

太原王

子礼

前972-前968

文武王子

景昌王

子庄

前968-前957

太原王弟

兴平王

子捉

前957-前943

景昌王子

哲威王

子调

前943-前925

兴平王子

宣惠王

子索

前925-前896

哲威王子

谊襄王

子师

前896-前843

宣惠王子

文惠王

子炎

前843-前793

谊襄王子

盛德王

子越

前793-前778

文惠王孙

悼怀王

子职

前778-前776

盛德王子

文烈王

子优

前776-前761

名幽,悼怀王子。

昌国王

子睦

前761-前748

文烈王子

武成王

子平

前748-前722

名显恭,昌国王子。

贞敬王

子阙

前722-前703

武成王子

乐成王

子怀

前703-前675

名容,贞敬王子。

孝宗王

子存

前675-前658

乐成王子

天老王

子孝

前658-前634

孝宗王子

修道王

子修

前634-前615

名立,天老王弟。

徽襄王

子迩

前615-前594

修道王子

奉日王

子参

前594-前578

徽襄王子

德昌王

子仅

前578-前560

奉日王子

寿圣王

子朔

前560-前519

德昌王侄

天老王玄孙

英杰王

子黎

前519-前503

寿圣王子

逸民王

子冈

前503-前486

英杰王子

济世王

子混

前486-前465

逸民王子

清国王

子壁

前465-前432

济世王子

导国王

子澄

前432-前413

清国王子

赫圣王

子骘

前413-前385

导国王子

和罗王

子謵

前385-前369

赫圣王子

说文王

子贺

前369-前361

和罗王子

庆顺王

子华

前361-前342

说文王子

嘉德王

子翊

前342-前315

庆顺王子

三老王

子煜

前315-前290

嘉德王子

显文王

子释

前290-前251

三老王子

章平王

子润

前251-前232

显文王子

宗统王

子否

前232-前220

名恤,章平王子。

哀王

子准

前220-前194

宗统王子,前194年被卫满取代。

卫氏朝鲜(前194-前108)

西汉初年,燕国人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最早建立的国家政权。卫满即位后,国家日愈强盛。前109年汉朝出兵远征朝鲜,次年被汉朝所灭。

君主世系

生卒

名字

备注

在位时间

(~前161)

卫满

卫国宗室

前194-前161

(~前129)

卫蒙

卫满子

前161-前129

(~前108)

卫右渠

卫蒙子

前129-前108

马韩

前194年卫满篡位后,箕子朝鲜子准与拥护者逃到辰国马韩地区建立政权,自称为韩王,其后三韩人复立其为王。其统治阶级由箕子朝鲜遗民以及与辰韩人,弁韩人组成。前189年箕准死后,没有后代,三韩人各自推使己国人为王,半岛南部重新分离。马韩是三韩中最广阔的政权,高句丽王子温祚率部迁徙马韩,于首尔地区建都慰礼城,创百济国,攻灭马韩。

弁韩

弁韩亦称弁辰,朝鲜半岛南部古国名,与马韩,辰韩合称三韩。前108年马韩首领将庆尚道割与移民居住,分别建立弁韩和辰韩政权。弁辰分为十二国,各有渠帅,皆属于辰韩。

辰韩

辰韩是古代朝鲜半岛部落集团,位于马韩之东,因其居民中多有秦朝遗民,故称秦韩。辰韩与辰国关系不很明朗,其它记载认为辰国是整个三韩前身。辰韩初有六国,发展最鼎盛时共有十二国。前57年新罗国建立,东晋时期为新罗国所分。

濊貊诸国

1乐浪国(前1世纪-47)

2盖马国(前1世纪-26)

3句荼国(前1世纪-26)

4东沃沮(前107-56)

5北沃沮(前107-前28)

6北带方(前90-27)

7南带方 8东濊 9伊西

九干国

刀干→汝刀干→彼刀干→五刀干→留水干→留天干

神天干→五天干→神鬼干

伽倻国

伽耶古称加耶,2世纪至562年由弁韩发展的国家联盟,由许多小的城邦组成,伽倻开国始祖为金首露,他们认同国王金首露为始祖。532年异斯夫采用古时居道计略,攻灭伽倻。562年9月伽倻人起兵反对新罗统治,真兴王派异斯夫为主将,斯多含为副将,征讨伽倻,使伽倻服从新罗统治。此外,分别建立大伽倻,星山伽倻,阿罗伽倻,古宁伽倻和小伽倻。

驾洛国(金官伽倻)(42-532)

太祖首露王金首露 42-109 金某 109-143

吉王金某 143-199 道王金居登 199-259

成王金麻品 259-291 德王金居叱弥(今勿)291-346

明王金伊品 346-407 神王金坐知(吐)407-421

惠王金吹希 421-451 庄王金知 451-492

肃王金钳知 492-521 让王金仇衡 521-532

末王金仇亥 532 道智王金道说智 745-776

星山伽耶(碧珍伽耶) 小伽耶(42-102)

1末露王金某 42-156 2大阿王金某 56-74

3味雏王金某 74-102

大加耶(42-562)

伊珍阿鼓王 某王 云中王 锦林王 南庄王

某王 嘉悉王(嘉宝王)某王 异脑王 月光王

某王 某王 某王 某王 道设智王(16代王)

扶余国(前239-494)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前239年扶余人建立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中国东北地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扶余国立国700多年,信仰宗教是佛教。493年北部勿吉族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次年扶余国灭亡。

北扶余(前239-前58)

北扶余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国家,前239年由解慕漱创建。慕漱离在位期间,北扶余延续扩张领土。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继位。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其子高于娄继位。前86年高解夫娄继位,与高豆莫就争权,解夫娄败给高豆莫后,逃到迦叶原,建立东扶余。高豆莫成为君主后,改名卒本扶余,前58年为东扶余吞并,北扶余灭亡。

北扶余疆域

君主世系

生卒

名字

备注

在位时间

(~前195)

解慕漱

北扶余开国君主

前239-前195

(~前170)

慕漱离

解慕漱子

前195-前170

(~前121)

高奚斯

慕漱离子

前170-前121

(~前86)

高于娄

高奚斯子

前121-前86

(~前60)

高豆莫

高于娄子

前86-前60

(~前19)

高无胥

高豆莫子

前60-前58

东扶余(前86-494)

东扶余位于扶余东部图们江流域,建立者是解夫娄。解夫娄是扶余国君主高奚斯儿子,与高豆莫争夺王位失败后,迁都到迦叶原,建立东扶余,410年被高句丽吞并。493年北部勿吉族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次年扶余国灭亡。

君主世系

生卒

名字

备注

在位时间

(~前48)

解夫娄王(高解夫)

高奚斯幼子,东扶余国建立者。

前86-前48

(~前7)

金蛙王

高解夫养子

前48-前7

(~22)

带素王

金蛙王子

前7-22

(~56)

曷思王

带素王子

22-56

(~68)

都头王

曷思王孙

56-68

(~108)

某王

都头王子

68-108

(~167)

夫余王

后扶余国建立者

108-167

(~204)

夫台王夫台

夫余王子

167-204

(~223)

尉仇台

夫台子

204-223

(~238)

简位居

尉仇台子

223-238

(~247)

麻余

简位居子

238-247

(240-285)

依虑

麻余子

247-285

(262-320)

依罗

依虑子

286-320

(~346)

玄王馀玄

依罗子

320-346

(~396)

蔚王馀蔚

馀玄孙

370-396

(~410)

馀昌

馀蔚子

396-410

馀某

馀昌子

410-445

某王

445-494

任那国(369-562)

任那国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日本统治机构,由大和部落中邪马台人建立。三国时代是弁辰统治区域,369年该国建立政权。450年加罗从任那分裂,562年被新罗国所灭。

高句丽(前37-668)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其都城三治两迁,初期都城在辽宁省桓仁,3年迁至今吉林省集安,427年迁至朝鲜半岛平壤。

高句丽古墓博物馆

高句丽强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此后,与百济,新罗展开争雄。6世纪百济,新罗联盟占据汉江流域,608年高句丽两次击败新罗。612至614年多次大破隋军,取得隋军巨额物资。643年百济攻占新罗40多座城,高句丽攻破新罗两城。随后,唐朝多次大破高句丽与百济,668年被唐朝攻灭。

君主世系

称号

名字

备注

生卒

在位时间

东明圣王

高朱蒙

高句丽始祖

(前58-12)

前37-12

琉璃明王

高孺留

(类利)

高朱蒙子

(前32-18)

12-18

大武神王

高朱留 (无恤)

高孺留子

(前3-44)

18-44

闵中王

高解色朱

高朱留弟

(5~48)

44-48

慕本王

高解忧(解爱娄)

高无恤子

(~53)

48-53

太祖王

高宫

(於漱)

高孺留孙

高再思子

(47-155)

53-123

次大王

高遂成

高宫子

(71-165)

123-165

新大王

高伯固

高遂成子

(~179)

165-179

故国川王

高伊夷模(男武)

高伯固子

(140-197)

179-197

山上王

高延优

(位宫)

故国川王弟

(152-227)

197-227

东川王

高优位居(高烇)

高延优子

(190-248)

227-248

中川王

高然弗

高忧位居子

(~270)

248-270

西川王

高药卢

(若友)

高然弗子

(~292)

270-292

烽上王

高相夫

高药卢子

(~300)

292-300

美川王

高乙弗

(忧弗)

高药卢孙

咄固子

(280-331)

300-331

故国原王

高钊(斯由)

高乙弗子

(306-371)

331-371

小兽林王

高丘夫

高钊长子

(342-384)

371-384

故国壤王

高伊连(于只支)

高钊次子

(350-391)

384-391

好太王

高谈德(安)

高伊连子

(374-412)

391-412

长寿王

高巨连(琏)

高安子

(397-491)

412-491

文咨明王

高罗云

高琏孙 高助多子

(458-519)

491-519

安藏王

高兴安

高罗云子

(490-531)

519-531

安原王

高延

高兴安弟

(493-545)

531-545

阳原王

高成

高延子

(~559)

545-559

平原王

高汤(阳成)

高成子

(536-590)

559-590

平阳王

婴阳王

高元

高汤子

(558-618)

590-618

荣留王

高建武

高元弟

(563-642)

618-642

宝藏王

高宝藏

高建武侄 太阳王子

(~682)

642-668

报德王

高安舜

(安胜)

高宝藏子

(~683)

670-683

小高句丽(686-720)

高宝元 686-699 高宝藏孙 高德武 699-720 高宝藏子

百济(南扶余)(前18-660)

百济又叫南扶余,是由马韩土著民族建立。当时,与朝鲜半岛高句丽和新罗,形成持续数百年的朝鲜三国时代。百济有八大氏族,有沙氏,燕氏,劦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苩氏。百济统治阶层是扶余人,不同于其下层百姓韩人。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东与新罗为邻。先后定都慰礼城,熊津城,泗沘城。660年唐朝与新罗联军攻击百济,百济国灭亡。

君主世系

称号

名字

备注

在位时间

生卒

温祚王

温祚

高朱蒙子

前18-29

(前30-29)

多娄王

多娄

温祚子

29-77

(3-77)

己娄王

己娄

多娄子

77-128

(45-128)

盖娄王

盖娄

己娄子

128-166

(80-166)

肖古王

肖古

盖娄子

166-214

(116-214)

仇首王

仇首

肖古子

214-234

(152-234)

沙伴王

沙伴

仇首孙

234

(210-250)

古尔王

古尔

仇首子

234-280

(184-280)

责稽王

责稽

古尔子

280-298

(~298)

汾西王

责稽子

298-304

(~304)

比流王

责稽子

304-344

(~344)

契王

汾西王子

344-346

(~346)

近肖古王

扶余句

比流王子

346-375

(~375)

近仇首王

扶余须

近肖古王子

375-384

(~384)

枕流王

扶余流

近仇首王子

384-385

(~385)

辰斯王

扶余晖

枕流王弟

385-392

(~392)

阿莘王

枕流王子

392-405

(~405)

腆支王

扶余映

阿莘王子

405-420

(~420)

久尔辛王

腆支王子

420-427

(~427)

毗有王

扶余毗

久尔辛王子

427-455

(~455)

盖卤王

扶余庆

毗有王子

455-475

(~475)

文周王

扶余牟都

盖卤王子

475-479

(~479)

东城王

扶余牟太

文周王侄 昆支长子

479-501

(~501)

武宁王

扶余隆

东城王子

501-523

(462-523)

圣王

扶余明

武宁王子

523-554

(~554)

威德王

扶余昌

圣王长子

554-598

(526-598)

惠王

扶余季

圣王次子

598-599

(~599)

法王

扶余宣

惠王子

599-600

(554-600)

武王

扶余璋

法王子

600-641

(~641)

义慈王

扶余义慈

武王子

641-660

(599-660)

哀王

扶余丰

义慈王子

660

(~663)

扶余义慈(599-660) 即义慈王,百济国君主,641~660年在位。武王扶余璋长子,被誉为海东曾子。641年百济王扶余璋驾崩,诏立其继承父位。在位期间,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强化王权,亲自率军进攻新罗,夺取数十座城池,拒绝向唐帝国朝贡,拒不归还领土给新罗,雄峙海东。660年唐朝与新罗联军共击百济,固守国门失败,被俘虏至东都洛阳应天门。同年在洛阳定居后病逝,享年62岁,生子扶余隆和扶余丰。

扶余义慈

小百济(660-683)

扶余丰 660-663 扶余隆(615-682) 676-682 扶余义慈子

扶余敬 682-683 扶余隆孙,682年袭封带方郡王。

新罗(前57-935)

新罗是朝鲜半岛历史上国家政权,首都位于金城。初为朝鲜半岛东南部部落联盟,4世纪后期形成国家政权。503年正式定国号为新罗,与高句丽,百济国对峙。7世纪新罗借助唐朝力量灭掉百济和高句丽,676年统一朝鲜半岛。9世纪末新罗发生内乱,分裂为后三国。935年新罗归附高丽,新罗灭亡。

君主世系

称号

名字

生卒

在位时间

备注

赫居世居世干

朴赫居

(前69-4)

前57-4

新罗始祖

南解次次雄

朴南解

(前26-24)

4-24

朴赫居世居世干子

儒理尼师今朴儒理

朴儒理

(~57)

24-57

南解次次雄子

脱解尼师今

昔脱解

(6~80)

57-80

朴南解婿

婆娑尼师今

朴婆娑

(~112)

80-112

儒理尼师今子

祗摩尼师今

朴祗摩

(78-134)

112-134

婆娑尼师今子

逸圣尼师今

朴逸圣

(~154)

134-154

祗摩尼师今子

阿达罗尼师今

朴阿达罗

(~184)

154-184

逸圣尼师今子

伐休尼师今

昔伐休

(118-196)

184-196

昔脱解曾孙

仇邹孙

奈解尼师今

昔奈解

(178-230)

196-230

昔伐休孙

伊买子

助贲尼师今

昔助贲

(180-247)

230-247

昔伐休孙

骨正子

沾解尼师今

昔沾解

(190-261)

247-261

昔助贲弟

味邹尼师今

金味邹

(~284)

261-284

金阏智裔孙

儒礼尼师今

昔儒礼

(~298)

284-298

昔助贲子

基临尼师今

昔基临

(~310)

298-310

昔助贲孙

乞淑子

讫解尼师今

昔讫解

(~356)

310-356

于老子

奈勿麻立干

金楼寒

(~402)

356-402

葛文王孙 角干末仇子

实圣麻立干

金堤

(~417)

402-417

金楼寒子

讷祇麻立干

金讷祇

(~458)

417-458

大西知伊子

慈悲麻立干

金慈悲

(~479)

458-479

纳祗麻立干子

照知麻立干

金照知

(~500)

479-500

慈悲麻立干子

智证王

金智大路

(~514)

500-514

习宝葛文王子

法兴王

金原宗

(~540)

514-540

金智大路子

真兴王

金彡麦宗(金真兴)

(~576)

540-576

父金立宗 智证王孙

真智王

金舍轮

(~579)

576-579

真兴王子

真平王

金白净

(565-632)

579-632

金铜轮子 真智王侄

善德女王

金德曼

(602-647)

632-647

金白净女

真德女王

金胜曼

(~654)

647-654

金国饭女 真平王侄女

文兴王

金龙春 (龙树)

真智王子 武烈王追崇

武烈王

金春秋

(603-661)

654-661

金龙春子

文武王

金法敏

(626-681)

661-681

金春秋子

神文王

金政明

(652-692)

681-692

金法敏子

孝昭王

金理洪(理恭)

(687-702)

692-702

金政明子

圣德王

金兴光(隆基)

(691-737)

702-737

金理洪弟

孝成王

金承庆

(722-742)

737-742

金兴光子

景德王

金宪英

(723-765)

742-765

金承庆弟

惠恭王

金乾运

(758-780)

765-780

金宪英子

宣德王

金良相

(779-)

780-785

金孝芳子

元圣王

金敬信

(~799)

785-799

金孝让子

昭圣王(昭成王)

金俊邕

(~800)

799-800

金敬信孙 金仁谦子

哀庄王

金重熙 (清明)

(788-809)

800-809

金俊邕子

宪德王

金彦昇

(774-826)

810-826

金仁谦子 金俊邕弟

兴德王

金景徽 (秀宗)

(777-836)

827-836

金彦昇弟

僖康王

金悌隆

(~838)

836-838

金礼英孙 金宪贞子

闵哀王(敏哀王)

金明

(~839)

838-839

金仁谦孙 金忠恭子

神武王

金祐徵

(~839)

839

金礼英孙 金均贞子

文圣王

金庆膺

(~857)

839-857

金祐徵子

宪安王

金谊靖 (祐靖)

(~861)

857-861

金祐徵弟

景文王

金膺廉(凝)

(~875)

861-875

金悌隆孙 金启明子

宪康王

金晸

(861-886)

875-886

金膺廉子

定康王

金晃

(864-887)

886-887

金晸弟

真圣女王

金曼

(868-897)

887-897

金膺廉女 金晸妹

孝恭王

金峣

(885-912)

897-912

金晸子

神德王

朴景晖

(~917)

912-917

阿达罗尼师今后裔

景明王

朴昇英

(~924)

917-924

朴景晖子

景哀王

朴魏膺

(~927)

924-927

朴昇英弟

敬顺王

金傅

(910-978)

927-935

金孝宗子

朴魏膺表弟

耽罗国(293-938)

耽罗是3世纪由付城坤创建,定都于韩国济州岛上。君主自称星主,曾为百济,新罗,高丽等属。938年星主高自坚派太子前去高丽朝贡,从此臣服于高丽,1105年合并于高丽。

耽罗王付城坤 293-320 乙那王付琨 320-340

建王付善友 340-376 三继王付善仁 376-390

日望王付博燕 390-421 岛济王付釜 421-435

彦卿王付光沫 435-440 宝明王付翼葛 440-451

幸天王付礽 451-455 欢王付达烨 455-498

湜王付奥 498-505 煌王付傲天 505-512

伟王付将达 512-560 莹王付乾世 560-567

厚王付汶 567-573 斗命王付泉宇 573-600

善主王付赢南 600-625 知南王付达嘉 625-642

圣邦王付韩嘉 642-650 文星王付夸 650-671

翼王付潮汐 671-700 孝王付源燕 700-704

淑王付初林 704-761 贤方王付升华 761-771

玑王付至傲 771-786 聃王付鼎 786-790

指云王付城诞 790-808 致道王付天赋 808-820

勖王付崇吉 820-834 天元王付天宇 834-857

好恭王付孝仁 857-868 昭王付劥 868-884

敬直王付仁忠 884-908 岷王付由瑞 908-933

自坚王付由尊 933-938 星主高自坚938-970

渤海国(698-926)

渤海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由靺鞨粟末部联合诸部和高句丽部密谋独立。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地区,自称震国,建立渤海政权。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62年唐朝将渤海升格为国,926年为契丹所灭。

君主世系

世祖烈王乞乞仲象 668-698年

太祖圣武高王大祚荣 698-718年

光宗武王大武艺 718-737年

世宗光圣文王大钦茂 737-793年

废帝大元义 793年

仁宗成王大华玙 793-794年

穆宗康王大嵩璘 794-808年

毅宗定王大元瑜 808-812年

康宗僖王大言义 812-817年

哲宗简王大明忠 817-818年

圣宗宣王大仁秀 818-830年

庄宗和王大彝震 830-857年

顺宗安王大虔晃 857-871年

明宗景王大玄锡 871-894年

废王大玮瑎 894-907年

哀王大諲撰 907-926年

后渤海王大光显 930-934年

长安国(822-825)

长安国是新罗王族金宪昌建立的叛变政权,825年金梵文与高达山山贼寿神等人阴谋立都于平壤,旋即被当地都督戡平,史称梵文之乱,金梵文被杀害,长安国灭亡。

朝鲜后三国时代

高句丽(摩震)(901-918)金弓裔 901-918年

后百济(900-936)甄萱 900-935年 甄神剑 935-936年

0 阅读:92
朱明刚历史

朱明刚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