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晋:流星般的王朝,辉煌与覆灭】
西晋,这个终结了三国纷争、实现天下统一的王朝,原本功劳巨大,然而却因沉迷于内部争斗,使得华夏大地被外敌肆意践踏。它的开端极为辉煌,可仅仅在 51 年的时间里就快速走向灭亡,就像夜空中一颗耀眼却短暂的流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入公元 266 年至 317 年这段时间里,去领略西晋那既波澜壮阔又令人感慨的历史篇章。
三国时期,那可是个枭雄和野心家们激烈争斗的残酷之地,司马懿则是其中最善于忍耐的野心家。在公元 249 年 2 月,司马懿搞了个高平陵之变,以迅猛如雷的劲头把曹魏的军政大权握到了自己手里。不过,他虽说成功把权夺了过来,但身体越来越不行,最终也没能够坐上皇位。
【二、司马懿:隐忍夺权,奠基司马氏之路】
公元251年,司马懿与世长辞,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踏上了争夺皇位的征程。从古至今,那些想要推翻皇帝、把控政权的人,要么是皇室的亲属,本来就有皇位的继承资格;要么是立下了卓著功勋,比如完成天下的统一,使得皇帝主动让位。司马家并非皇族亲戚,所以就只能走后面这条路——创立非凡的功绩,而消灭蜀国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公元263年,司马昭率领军队灭掉了蜀国,当时,曹魏皇帝曹奂已经在筹划禅位的事宜。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这重要时刻,司马昭患病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就此从幕后走到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公元266年,曹奂把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曹魏从此逐渐走向衰落。随后,西晋王朝隆重开场,司马炎成为晋武帝,穿上了黄袍。按理来讲,父亲刚过世,司马炎初涉世事,既没什么人脉,也没突出的功绩,这个时候登基好像有点太早了。可是要是他不当皇帝,那后果就严重了,那些跟着司马氏打天下的人都急切地盼着能得到好处,期望新皇帝登基后自己能升官发财。所以,司马炎没办法,只能鼓起勇气,咬着牙坐上了皇位。
【三、灭吴之谋:为稳皇位,剑指东吴】
新登基的晋武帝可不是一般人,他刚坐上皇位,就从曹魏灭亡的事儿里吸取了深刻教训,一下子封了 27 个司马氏藩王,还让他们带着大批兵马,去各地镇守,好制衡世家大族跟朝中的大臣。为了把那些自以为有功就骄傲的臣子彻底压制住,让朝廷都听自己的,他琢磨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立下新功劳。那会儿吴国还在呢,只要把吴国给灭了,靠着这个大功就能把手下的大臣们给镇住。
其实差不多在十年前的时候,晋武帝司马炎就着手仔细谋划灭吴的事情了。他让大将杨护驻守荆州,还派人到益州去训练水军。经过好几年的整顿军队、准备战斗,晋军上下都迫不及待了,就等着命令一下,就能去战场上争取立下不世之功。按理说,面对晋军的虎视眈眈,东吴应该赶紧整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才对。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东吴的士兵天天盼着晋军早点打来。为啥会这样呢?原来这时候的东吴已经到了绝境,吴末帝孙皓是个实实在在的昏庸之君,他随便乱花钱,就好像把国库的“钱卡”给刷空了一样,导致国库没钱了,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士兵们拿不到军饷,当然就没心思给东吴拼命了。
【四、西晋一统:天下归晋,民生渐兴】
公元279年,灭吴之战拉开帷幕。二十万晋军好似汹涌浪潮,锐不可当,仅用四个多月就拿下了建业。到了公元280年,东吴政权彻底垮台,西晋达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这样一来,晋武帝司马炎再也不用顾虑臣子的反叛了,他靠着这巨大的功绩,稳稳地坐在皇位上,对那些不听话的臣子能够轻松地进行处置。这时,民生问题凸显出来,经过上百年的战乱,百姓对和平的期盼就像干旱的土地盼望雨水一样。司马炎看准这个时机,下令修建水利工程,挖掘渠道,以利于百姓浇灌农田。另外,他还出台了一连串鼓励农业耕种的政策,在这些措施的促进下,西晋的经济快速复苏,太康年间甚至呈现出“天下没有穷人”的昌盛景象。
【五、继承人难题:司马炎的两难抉择】
然而,有个像阴霾一样困扰着晋武帝司马炎且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内部难题,就是继承人的事儿。他的嫡长子早早去世了,嫡次子司马衷被立成了太子,可这司马衷脑子不太灵光,难以承担重任。正因如此,司马炎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他也曾经想过换掉太子。不过,太子司马衷的儿子司马昱倒是特别聪明,如果能把皇位传给司马昱,司马炎也就没啥遗憾了。但是要想让司马昱当皇帝,就得先让他那智商不太好的父亲司马衷坐上皇位,这可把司马炎给难住了,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没办法了,司马炎下了个重要决心。他一方面大规模分封司马家的藩王,另一方面大力抬举外戚杨氏。司马氏藩王有很多兵力,能牵制朝中的大臣;外戚在朝廷掌权,也可以控制藩王的势力。皇帝只要巧妙地让双方势力保持平衡,都能被自己利用就行。把这些安排好后,司马炎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就开始放纵起来,尽情地过皇帝那种奢侈的日子。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节俭,坐着羊车在那有上万人的后宫里到处转悠,每天晚上都欢歌乐舞。
【六、晋惠帝即位:智力低下,权臣乱政之始】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登上皇位,被称作晋惠帝。司马炎要平衡朝臣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对智力不高的司马衷来讲,这可太难了,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没法使权臣们彼此牵制,只能任凭权臣们摆布。司马衷刚当皇帝的时候,太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依照先帝的遗诏辅佐朝政,然而皇后贾南风可不乐意大权落到别人手里,她一心想要拥有最高的权力,就把主意打到了能制衡外戚的司马氏诸王身上。
公元291年,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以及汝南王司马亮,打着谋反的旗号,把外戚杨骏给除掉了。杨骏一死,贾南风没停下动作,又使了个阴招,来了出特别精彩的“借刀杀人”把戏。她用晋惠帝的名义,偷偷下令让楚王司马玮把汝南王司马亮杀了。等汝南王司马亮死了后,贾南风立马不认账,很快就把伪造诏书、害死司马亮的罪名安在楚王司马玮身上,就这么着,楚王司马玮也被她给解决了。到这时候,贾南风把自己掌权路上的阻碍都清除掉了,自然而然地开始掌控朝政,使劲提拔自己的亲信,把朝廷变成她说了算的地方。
不过有个问题一直搞得贾南风吃不好睡不好,那便是太子司马昱。司马昱可不是她亲生的,要是这人当了皇帝,那贾南风的权势就得完蛋了,所以,赶紧把太子除掉对她而言是特别急迫的事。
公元299年,贾南风琢磨出个坏主意。她把太子给灌醉了,硬逼着他抄了一份犯上作乱的诏书,接着就把这诏书递给了晋惠帝司马衷。晋惠帝瞧了之后,那是火冒三丈,太子就这么被废掉了。贾南风原以为自己解决了大麻烦,哪承想那些手里掌握着大量兵力的司马氏诸王,也都对皇位垂涎欲滴呢。要知道,从篡位的情况来讲,他们都姓司马,又都手握重兵,不管是名分还是实力,都具备争夺皇位的条件。
太子遭废黜后,赵王司马伦抓住了时机开始行动。他仿照贾南风的做法,先是向贾南风提议,鼓动她除掉太子,接着又凭借太子被杀这一罪名把贾南风扳倒,从而让自己掌控了大权。
【七、司马伦称帝:野心膨胀,引发众怒】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那野心简直大到没边儿了,他竟敢废掉晋惠帝司马衷,自己当皇帝。他这做法让人惊掉下巴,完全违背了伦理纲常,把天下搅得大乱。这事儿把另外三位司马王——齐王司马囧、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给气坏了,他们领着大批人马去攻打司马伦。到最后,司马伦军队溃败,自己也死了。跟个木偶似的晋惠帝司马衷又被弄回皇位上,再次变成了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招牌”。
按道理讲,这时把控着朝政大权的司马诸王该收手了,然而他们的野心好似熊熊燃烧的大火,根本停不下来,依旧为了抢夺皇位争个不停。长久的战争把西晋的国力折腾得所剩无几,这就让周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人有了机会,趁着西晋内部混乱的时候,对中原地区心怀不轨,匈奴人刘渊就是这当中的典型人物。
当八王之乱发展到极为激烈的程度时,并州刺史司马腾和将军王浚居然把鲜卑人引来当作外援。成都王司马颖的下属刘渊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司马颖说:要是让他回到匈奴那里,就可以替司马颖把匈奴人招来当盟友。司马颖答应了这个提议。
【八、八王之乱终结:东海王司马越掌权】
公元304年,刘渊一回到匈奴,立马就不讲信用、违背约定,自己称了王,创立汉国,这着实给西晋带来了沉重打击。公元306年,闹腾的八王之乱慢慢消停了。东海王司马越崭露头角,把控了西晋的朝政,成了这场乱局最终的赢家。第二年,晋惠帝司马衷被人给毒死了,豫章王司马炽登基,就是晋怀帝。虽说皇帝换了人,可大权还是在东海王司马越那儿,只是他也没风光多长时间。
公元308年,刘渊登上皇位,紧接着他和汉国第二任皇帝刘聪一道,不停地对中原地区发起进攻。当时的西晋已然人心涣散,毫无斗志。到了公元311年,刘聪手下的大将石勒与刘曜带领着大批军队进攻洛阳,西晋的将领们要么装样子出兵抵挡一下,要么直接就弃城跑了。就这么着,洛阳被攻破,晋怀帝司马炽被抓,这就是“永嘉之乱”。
【九、西晋末路:无力反击,王朝灭亡】
公元313年,晋怀帝司马炽遭遇灾祸,丢了性命,紧接着晋闵帝司马邺继承皇位,掌管天下。他打算集结兵马展开反击,然而世家大族权势极大,皇帝压根没办法有效调度,这反击的打算也只好作罢。公元316年,长安被汉国攻克,第二年,西晋就完全覆灭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曲悲凉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