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国举行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大授衔仪式,这也是自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军队大授衔。在这一次的授衔中,有一位58岁的女军人凭借着多年来为军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在5年后的1993年,她更进一步,晋升为中将军衔,成为我国第一位女中将,她就是聂力将军。
聂力将军是我国开国元帅聂荣臻和夫人张瑞华唯一的女儿,1930年出生在上海。那时候,聂帅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为了掩护身份化名为李先生,于是一开始她的名字叫作“李丽”。
聂力出生不久后,父亲聂帅便因时局变动离开上海,去往了苏区工作。此后,她跟着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的母亲张瑞华生活。
1933年,由于遭到叛徒出卖,张瑞华母女被特务抓进了大牢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张瑞华始终不屈不挠,保守党的秘密,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来上海寻找丈夫的农村妇女。年幼的聂力也十分懂事乖巧,从来不与陌生人说话。后来,敌人觉得确实从这对母女口中实在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便将两人释放了。
1935年,张瑞华在组织的安排下被调到天津工作。出于安全考虑,聂力并没有随母亲同行,而是被寄养在了上海外郊的一户贫穷的农家,在农村度过了十余年的岁月。期间,由于生活窘困,年幼的她为了生计打小便开始参加劳动,锄草、放牛、喂猪、种地,干过很多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聂帅夫妇十分思念女儿,经过周总理的安排,组织派遣的工作人员在乡下找到了已经长到二八年华的聂力。此后,她便被接到解放区生活,后来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到聂荣臻子弟小学读书。进入到校园后,她发奋苦读,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学完了小学的知识,此后又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在此期,她的成绩一直都是班级中佼佼者。
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已经24岁的聂力考上了留苏预备班,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对于去苏联念大学一事,她心中产生了犹豫。有一次,她就这个问题去询问老革命家彭真,彭真便说他自己也是18岁才读高小,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鼓励她一定要去念大学。
1955年,聂力考上了苏联的机械与光学学院,在经过了6年的苦读后学成回国参与祖国建设,投身国防事业。随后的几十个春秋里,她兢兢业业奉献在我国的国防科技领域,先后担任过第5院工程组长、科技部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务。期间,参与领导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海上测量船远航、银河计算机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研发、组织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她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军人,几年后又晋升为中将军衔。
聂帅一生低调谦和、克勤克俭,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作为他的女儿,聂力将军同样如此,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亲切随和,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来没有什么架子。
有一次,她家里装修房子,她直接系上围裙和工人们一起工作,粉刷墙壁,忙活了一整天。工人们看她劳动的样子,完全没想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聂主任,还以为是家里的保姆。与此同时,生活中她也从来不让别人叫自己的职务和军衔,即便是后辈,她也让别人直接称呼自己名字。有次她接了个电话,接通后直接就是一句,不要叫我主任,我是聂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聂力将军的丈夫是我国著名的丁衡高院士。丁院士是我国战略导弹惯性技术的重要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两人当年是在苏联留学的时候认识,经过相知相恋后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于1962年在广州举办了一场既简朴又隆重的婚礼。
说婚礼简朴,是因为这场婚礼非常朴实无华,没有大摆喜宴,也没有贺礼,只有一张大红纸。而说它隆重,则是因为除了聂帅之外,十大元帅中的朱老总、陈老总以及罗帅、徐帅都参加了婚礼。一场婚礼,能让五大元帅齐聚,可以说是世间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