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曝料称国内Kindle官方售货平台出现了异常缺货状态,疑似是要退出中国市场,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热议Kindle官方店大量缺货
亚马逊回应来了!
据了解,有网友近日表示,发现Kindle淘宝官方店铺关门了,京东全线无货,想知道Kindle在内地的产品线是否出了问题,或者是要退出中国市场。
还有网友曝料称,Kindle中国业务组已经被辞退,电子商城未来也即将关闭。
对此,有网友表示自己经常使用Kindle,希望官方能尽快给出回应,以便自己备份。
也有网友表示,买了Kindle之后基本没怎么用过,大多数Kindle最后都沦为泡面神器,有的网友则觉得其和跑步机一样鸡肋。
Kindle数码供应商客服在回复网友问题时,表示大批没货状态是因为厂家没有货,是暂时缺货状态。
据悉,Kindle在淘宝上的官方店铺在去年10月已经关闭。
通过查询Kindle京东自营旗舰店可发现,目前店铺内只有青春款产品有货,其余均处于无货状态。不过京东平台上其它店铺里的Kindle产品仍在正常售卖。
1月4日,亚马逊中国就此事回应媒体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深受消费者青睐,部分机型目前在中国市场售罄。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线上和线下零售商购买Kindle设备。亚马逊提供的高品质客户服务和保修服务不会改变。”
亚马逊增速放缓
员工成本加大
Kindle作为亚马逊公司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自2007年发展至今,已走过近15个年头。
虽然被网友调侃为泡面神器,但Kindle在诞生之初还是备受关注的,据了解,Kindle曾在上市后五个半小时内售罄,国外消费者想买到新一批Kindle甚至需要等待六个星期的时间。
不过在贝佐斯出面道歉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是亚马逊精心策划的缺货,为的就是让人们觉得Kindle需求量高。
对于Kindle的迭代发展,据悉其未来还将搭载公司自行研发的芯片。
根据亚马逊此前透露表示,从2010年开始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发定制硅芯片,并在2014年收购了一家名为安纳普尔纳实验室(Annapurna Labs)的芯片制造企业。而Kindle等亚马逊产品,未来也将搭载公司自行研发的芯片。
而成立于1994年的亚马逊,如今也发展成为全球电商平台巨头,目前业务涵盖零售、电商平台、会员订阅、云计算、在线广告等。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亚马逊公司业绩也有所放缓。
根据亚马逊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数据,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为1108亿美元,两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而疫情大流行前的增长率则为20%左右。
营业利润方面,公司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相较于前两个季度继续呈下滑趋势,同比下滑了22%。
去年10月28日,亚马逊首席财务官Brian Olsavsky表示,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以及支持检测和其他与covid -19相关的成本,公司以额外支出了数十亿美元。
此外,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公司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在加大。在过去的18个月里,亚马逊全球员工数量增加了62.8万人,其中美国则增加了超15万人。
Brian Olsavsky表示,劳动力的短缺在第三季度开始影响公司的运营和成本结构。“我们估计,第三季度的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相关的生产率损失以及成本膨胀将增加约2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在8月和9月。”
国产电子书公司发展迅速
除了亚马逊的Kindle,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数字阅读设备平台还有掌阅、文石等,近年来发展也较为迅速。
其中,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专注于数字阅读,目前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图书内容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2017年9月21日,掌阅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根据掌阅科技去年三季报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掌阅科技实现营收共计15.97亿元,同比增长6.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下降10.46%;当前总资产为35.6亿元。
掌阅科技方面表示,本报告期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投放力度、人员投入和研发投入所致。
而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火,去年12月27日,掌阅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开表示,公司会对元宇宙在内的新兴产业领域保持密切关注、积极探索、务实布。
广州文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旗下产品为文石 BOOX。天眼查股权信息显示,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50%。
融捷股份成立于1998年,于2007年上市,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光电显示材料。
其中,新能源材料产业以锂产业链为主体,包括锂矿资源的采选、锂盐及深加工和应用端分化为锂电池等行业;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则主要包括智能电子书包、柔性电子显示屏及模组等。
根据融捷股份2021三季报数据,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5.45亿元,同比上升187.5%;归母净利润2708.2万元,同比上升625.96%;扣非净利润2406.31万元,同比上升7494.37%。
文章综合自:中国基金报、第一财经、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