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销售量第一的Toyota,2024年在欧洲地区一共卖出去1,128,948辆汽车,比上一年增长了3%。如果算上Toyota旗下高端品牌Lexus(凌志)卖出的88,184辆,两个品牌合计售出1,217,132辆汽车,创下丰田在欧洲市场的新高纪录。

在销售榜单的众多车型里,销售量最低的竟然不是采用氢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Mirai。为什么会用到“竟然”这个词?原因是这款Mirai车型在欧洲只是部分地区在销售,大多以B2B的形式交付给商用客户,且能补充氢气的地方不多,对于补充能源给来说是一件较为之麻烦的事情。根据European Hydrogen Observatory(欧洲氢能观察站)的数据显示,欧洲各国向公众开放的加氢站只有134座,其中德国86座,法国27座,荷兰24座。由此可知,驾驶Mirai主要是在这三个国家补充能源。即便是如此,Mirai依旧能够售出533辆、并没有垫底。垫底的则是在亚洲市场名利双收的Supra(A90),仅仅售出442辆。

Mirai能够比Supra(A90)售出更多的车辆有几个原因,首先电动车在欧洲有不少政策鼓励政策,尤其是技术更为前沿的氢能应用,毕竟在技术层面扛大旗、表政治正确的一定是氢能而非那些电池车,在废除停售燃油车的动议后,氢燃料电池、人工合成燃料已经取代了BEV,成为欧洲车企们的一致共识,且政治上也说得过去。不但能减免税收,日常使用成本也相对较低,起码比电费低、更环保;在网约车、出租车队中广受欢迎。其次是Supra(A90)这类硬顶跑车的客路相对较窄,竞争也激烈。其二是在欧洲的销售价格并不便宜;其三是欧洲人的用车习惯差异较大,Supra是一台不改不成气候的车型,但欧洲不少国家对于改装是严厉取缔的,例如法国;最后一点就是Supra和Z4的窝里斗的尴尬,既然都是买跑车了,机械素质相似度99%之下,你会选择一辆更便宜的开篷版、还是更贵的硬顶版?

图:以荷兰为例,一台2.0L排量的入门级Supra(A90)售价为76,795欧元(约为CNY 582,132元),另外车主还要支付17,629欧元(约为CNY 133,634元)的BPM(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费用,加起来入门级的Supra在荷兰成交价要高达94,424欧元(约为CNY 715,766元),这个价位可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能够接受的。
同为跑车级别(S级)的GR86境遇比GR Supra稍好,因去年5月欧洲实行新的安全法规,GR86因此只能退出欧洲市场。卖了半年也售出了920辆。
小编并非崇洋媚外之辈,但有时看到此类统计数字、也不得不忧国忧民地为国内车主捏一把汗:网上不少爱国滋事分子总喜欢拿着“咱们是全球汽车的第一销售大国”、“咱们是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这类的精神鸦片荼毒国人。中国的汽车工业真有那么发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不说这两千多万辆的年销量有多少水份、有多少是靠经销商压货压出来的数字,光凭卖出去的这些的车分级销量构成,就已经知道咱们距离真正的汽车发达国家有着不少差距,一年两千多万辆,靠抄、靠样子的金玉其外车型占了一大半,电动车号称50%的渗透率,其中超过7成去了出租车网约车市场,这又成何体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