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上海起义始末:蒋介石电报说了什么?我党夺取上海计划泡汤

书雁说历史文化 2024-11-16 22:18:34

1945年8月,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在即。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一场争夺大城市的较量。其中,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归属尤为引人注目。早在1944年底,中共就开始为接管上海做准备,派遣新四军粟裕部南下,部署军事力量。到1945年8月,一场精心策划的上海起义呼之欲出:二十万支持力量蓄势待发,内外配合方案业已成熟。然而,就在毛泽东决定实施这一计划之际,蒋介石发来一封意味深长的电报,打乱了中共夺取上海的部署,使这场足以改变中国战后政治格局的行动最终未能实现。

抗战末期的军事布局

1944年的中国战场,形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但在中国战场却发动了一波新的攻势。

中共中央在这一年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围绕着建立联合政府这一核心议题,制定了政治与军事两条战线的部署计划。在政治层面,中共提出建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作为对未来联合政府的配合。在军事层面,则开始实施南下战略,为进占中心城市做准备。

这一年的8月,毛泽东就提出了派兵南下的构想。他对王震说:"明年要反攻,我们要占大城市,华南根据地要很快建立与发展。"中共的南下战略规划了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新四军一师粟裕部由苏中地区南渡长江,向浙江东部挺进;另一条是八路军三五九旅王震部由延安出发,经河南、湖北南渡长江,直指湘南、粤北地区。

对于粟裕部的南下,中共中央寄予厚望。1944年8月21日,毛泽东就向新四军发出指示,要求他们重点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之间的地区,尤其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到了11月,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要求设立苏浙军区,由粟裕担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

王震部的南下任务则有所不同。1944年10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确定了以衡山为中心创建根据地的计划。任弼时在对南下干部的讲话中指出,他们的任务是在河南、湖北筑起一道堤坝,为的是阻挡可能从西面而来的国民党军队。

王震部南下时的规模达到4200人,其中包括700多名干部和近3000名战斗人员。这支队伍被分为六个大队,其中前三个大队是战斗部队,后三个大队则是由各地老干部组成的干部大队,他们肩负着回到原根据地恢复和扩大势力的重任。

1945年初,这两条南下路线的部队都已到达预定位置。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一师主力完成南下,并正式成立了苏浙军区。这些部署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日军崩溃时期,能够及时占领重要城市,并在可能发生的国共冲突中保持有利态势。

原子弹惊变起义再谋划

1945年的八月,一场撼动世界的巨变正在发生。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的覆灭已成定局。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局,打乱了中共原本的部署计划。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军委曾在6月15日向王震、李先念等人发出电报,认为美军从欧洲战场调兵东进需要时间,预计日美决战要在明年夏季之后才会展开。

就连在原子弹投下前两天,毛泽东还在给李先念的电报中判断,日本的失败可能要等到明年冬天,认为还有一年的准备时间。这些判断都表明,中共对日本即将投降的局面准备不足。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中共迅速调整了策略。在两颗原子弹投下后,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帝国的崩溃已是眼前事。这时,中共早已部署的"在日军崩溃之际抢占中心城市"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

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自然成为争夺的重点。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开始加速运转,各项起义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地下党组织发动工人、学生、市民等各界力量,为即将到来的起义积蓄力量。

这场起义的规模相当可观。据华中局向中共中央的报告显示,支持起义的力量已达二十万之众。这些力量分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展开行动。

起义的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计划采取内外配合的策略。内部依靠地下组织和群众力量,外部则有新四军一师粟裕部的配合。粟裕部队此时已在苏浙一带形成相当的军事优势。

与此同时,中共还在这一时期首次提出了"解放军"这个称谓。这个名称的提出,体现了中共对即将到来的新形势的准备。从军队的称谓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共已经开始为接管大城市做思想和舆论准备。

这场起义的筹备工作可以说是做得相当充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充分发挥了组织优势,将各方面力量都调动了起来。工人、学生、市民等各界群众都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投入行动。

外围的军事部署也已经就位。粟裕指挥的新四军一师已经在苏浙地区站稳脚跟,形成了对上海的包围之势。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相当强,完全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给予起义以有力支援。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工作似乎已经就绪的时候,一个意外因素出现了。这就是后来被证明极为关键的那封蒋介石电报。这封电报的内容,将给这场精心准备的起义带来怎样的影响,谁也无法预料。

一纸电令改变战局走向

1945年8月11日,一封来自重庆的电报传到延安。这封由蒋介石亲自署名的电报,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

电报的内容表面上显得颇为客气,蒋介石以"严正"的口吻提出:日本投降在即,各地应严格遵守军事部署,维持现有防务,不得擅自行动。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不容商榷的强硬态度。

中共中央对这封电报进行了深入分析。电报中提到的"维持现状"四个字格外醒目,这意味着国民党将不允许任何势力擅自接收大城市。在重庆谈判即将开始的敏感时期,这封电报的分量不言而喻。

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会议认为,此时若贸然发动上海起义,必将引发国共之间的严重冲突。而在美国支持国民党的大背景下,这种冲突的结果难以预料。

上海地下党组织随即收到了新的指示。原定的起义计划被叫停,改为隐蔽力量、保存实力。那支持起义的二十万群众,不得不按兵不动。

这个决定的背后,是中共中央对形势的重新权衡。美国已明确表态支持国民党接收大城市,而苏联也尚未对中国革命给予明确支持。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贸然发动起义的风险太大。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实际上打乱了中共在江南地区的全盘计划。不仅上海起义被迫搁置,连带着南京、杭州等地的接管计划也不得不调整。

在电报发出的同一天,蒋介石就已经开始部署接收上海的军事行动。国民党军队迅速向上海外围集结,准备接管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

原本蓄势待发的粟裕部队,也不得不改变既定方案。他们接到新的命令: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继续巩固苏浙地区的根据地建设。

这场因一封电报而起的战略转折,在当时或许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决定实际上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上海起义的流产,使得国民党得以顺利接收这座重要城市。由此,国民党在长江下游地区确立了优势地位,为后来的国共对峙奠定了基础。

中共也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在此后的战略部署中,更加注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也更加重视在重大行动前的政治博弈。

这封改变历史走向的电报,最终成为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前夕较量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影响了上海一城的命运,更预示着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重庆谈判暗流汹涌现

1945年8月下旬,毛泽东应邀前往重庆,开启了震惊中外的重庆谈判。这场谈判的背后,是中共放弃上海起义后的政治较量新篇章。

谈判桌上的气氛表面平和,实则暗潮涌动。双方就军队整编、地方政权、和平建国等议题展开激烈交锋,而上海的归属问题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

国民党方面打出了"统一军令"的牌,坚持要求中共军队接受改编。蒋介石提出把八路军、新四军缩编为十八个师,并要求这些部队开赴指定地点集中整编。

中共则以"联合政府"为纲,提出军队改编必须与政治民主化同步进行。毛泽东在谈判中明确表示,军队整编可以商议,但必须保证中共军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就在谈判进行期间,国民党军队开始大规模向各大城市推进。他们一面派兵进驻上海,一面加紧接收其他重要城市,试图在军事上占据主动。

中共对此采取了灵活应对的策略。一方面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一方面指示各地部队在战略收缩中保存实力,并在适当时机开辟新的根据地。

上海地下党组织也接到了新的指示。他们将工作重点转向了隐蔽战线,把原本准备起义的力量转入地下,为长期斗争做准备。

粟裕的部队则开始在苏北地区积蓄力量。他们一面与国民党军队保持着默契的距离,一面加紧训练和整编,为将来可能的战斗做准备。

重庆谈判持续了四十多天,最终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这份协议表面上是和平建国的方案,实际上却难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上海虽然暂时落入国民党之手,但中共的地下组织并未放弃。他们继续发展力量,建立情报网络,为日后可能的斗争埋下伏笔。

1946年初,国共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当年放弃的上海起义,在历史的进程中显示出其深远影响。中共从这次经历中认识到,革命道路上必须把握时机,既要有进取精神,也要有战略上的灵活性。

重庆谈判后的形势发展证明,中共当初放弃上海起义的决定是明智的。这让中共避免了在不利条件下的正面冲突,为后来的战略转变赢得了时间。

到了1946年夏天,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当年那封改变上海命运的电报,成为了国共两党从谈判桌转向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历史证明,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上海起义的未竟之举,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独特的篇章,见证了中共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政治智慧。

0 阅读:12

书雁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