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名害人不浅,摒弃不正确的认知,做人做事要务实
历史上总有一些追求虚名的人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就是傻得可以,他们甚至为了无谓的虚名而不要整个国家。然而,这样的做法并不能真正带来好的名声,却招致了无穷的祸患。看看那些人物都是怎么做的吧。
燕王为虚名效仿尧舜导致国家大乱
苏秦在齐国因与人争权夺利被刺杀死后,他的弟弟苏代、苏厉看到忽悠人绝对是一个可以快速发达的捷径,于是继承了哥哥的事业游说各国,闯出了不小的名头。燕国国相子之便与苏代结为亲家,想谋夺燕国大权。苏代出使齐国后回到燕国,燕王姬哙问他:“齐王能称霸吗?”苏代回答:“不能。”燕王问:“为什么?”回答说:“他不信任臣僚。”于是燕王把大权交给子之。也许他心里想着,国家都这样了,找个有能力的人治理一下吧。燕国国力在当时是比较弱的。
可是有人还是不满足的,这时,鹿毛寿又对燕王说:“人们称道尧是贤明君主,就是因为他能让出天下。现在燕王您要是把国家让给子之,就能与尧有同样的名声。”燕王于是把国家嘱托给了子之。子之从此大权集于一身。还有人对燕王说:“上古时禹推荐益为接班人,又任命儿子启的属下作益的官吏。到老时,禹说启不能胜任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传给了益。然而启勾结自己的党羽攻击益,很快夺取了君位。天下人都说禹明着是传位给益,实际上是安排儿子启去夺位。现在您虽然说了把国家交给子之,但官员都是太子的人,这同样实权还在太子手里啊!”燕王便下令收缴官印,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职都交给子之任命。从此子之称王,姬哙年老,不理政事,反成了臣子,国家大事都由子之来决断。
老燕王姬哙的愿望也许是好的,可以给自己找很多高大上的理由,比如是为了燕国更加强盛、比如为了国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之类的。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甩手掌柜不是那么好当的。子之作国王三年国内就大乱了,将军市被与太子姬平合谋攻打子之。齐王派人对燕太子说:“我听说您将要整饬君臣大义,申明父子名位,我们齐国支持您,做坚强后盾。”燕太子于是聚集起他的一帮支持者,派将军市被进攻子之,没能得手,市被反而临阵倒戈,反过来攻打太子。国内动乱几个月,死亡几万人,闹得人心惶惶。齐王只好命章子为大将,率领国都周围五城的军队及北方的部队征伐燕国。燕国士兵毫无战意,城门大开不守。齐国便捕获了子之,把他剁成肉酱。燕王姬哙也同时被杀。
秦惠王不图虚名,使国家更加强盛
巴国、蜀国互相进攻,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王想出兵讨伐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韩国又可能来犯,所以犹豫不决。司马错建议他仍旧出兵伐蜀,张仪却说:“不如去征讨韩国。我们应该与魏国、楚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宜陽,兵临东西周王都,控制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天下版图,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各国就不敢不从,这是称王的大业。我听人说,要博取名声应该去朝廷,要赚取金钱应该去集市。现在的黄河、伊洛一带和周朝王室,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大王您不去那里争雄,反纠缠于远方的戎狄小族争斗,这可不是帝王的大业啊!”
司马错反驳张仪说:“不对。我也听说有这样的话:想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先开拓疆土,想要使军队强大必须先让老百姓富庶,想要成就帝王大业必须先树立德望。这三个条件具备,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现在大王的国家地小民贫,所以我建议先从容易之事做起。蜀国,是西南偏僻之国,又是戎狄之族的首领,政治昏乱,如同夏桀、商纣;以秦国大兵攻蜀,就像狼入羊群一样。攻占它的土地可以扩大秦国疆域,夺取它的财富可以赡养百姓,而军队不须有大的伤亡就可以使蜀国屈服。
这样,吞并一个国家而天下并不认为秦国强暴,获取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认为秦国贪婪,我们一举两得、名利双收,更享有除暴安良的美誉。秦国若是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就会臭名远扬,也不见得有什么实际利益。蒙受不义之名,攻打天下人所不愿攻占的地方,那可是很危险的!请让我细说其中的原因:周朝,是天下尊崇的王室;齐国,是韩国的亲睦友邦。周朝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带领土,两国将会齐心合力,共同谋划,求得齐国、赵国的援助,并与有旧怨的楚国、魏国和解,甚至不惜把鼎送给楚国,把土地割让给魏国,对此,大王您只能束手无策。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所以,攻打蜀国才是十拿九稳的上策。”
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仅用了十个月就攻克全境。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
虚名问题表面上是名声问题,实质上是认知问题。燕王姬哙也许是受到某种思想潮流的影响,因为战国时期正是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老哙接受一种禅让思想也合情合理,然而,这种思想明显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的,姑且不论他选的继承人能力如何,所有国家都在搞世袭,你搞个独特的禅让,本身就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统一大家的思想、得到一致的认同就非常难了,思想不统一,事情基本上推行不下去。所以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思想意识,在做一些事情时,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是不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是靠主观臆断、罔顾事实。这样的话,不论出发点多好,结果都不会理想。
秦惠王注重实际,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就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当然,这也和秦惠王本人的修养有关,可以看出,他是个能听进意见,也比较务实的一个人。而靠忽悠人发家的张仪在国家大事上也有点发虚,这时候就看国君自己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虚名要不得,但名声是一定要要的。所谓的虚名是不用求的,实力到了,名利自然就有了。这也是我们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如果单纯地去追名逐利往往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去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则会出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