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周记:理工男竟然这样看“知行合一”(番外篇14)

董昭聊科技 2024-09-29 13:14:34

想必你和我一样,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听过不少道理。

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直以来,大家似乎都对这些,看似平淡,甚至略显俗气的道理,并不怎么感冒。往往是“左耳听,右耳扔”,很难产生共鸣,就算有,也是昙花一现,过两天,就又该干啥干啥去了。

其实这也好理解,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嘛。但有一个点,值得咱一起深究,那就是:知行合一。用得好,它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效用,帮你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咱这次用一个独特的理工科视角,掰扯掰扯: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是不是大部分人都理解错了。

闲白

有人说:当你读书收获了灵感时,就像在海边捡到了贝壳。N年前,Roy读《明朝那些事》中,王阳明“龙场悟道”那部分时,感觉很过瘾。当时咱才疏学浅,对他“知行合一”的理解就是:只要把知识付诸实践,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它。

于是,Roy在大学期间,饱读了各式鸡汤书籍,当年的宿舍床板上,都写上了《人性的弱点》里摘抄的座右铭:如果我无所畏惧我能怎样做?

这样有没有效果呢,多少还是有点的。哥们儿凭着书里学到的“鸡汤”励志精神,至少从当众讲话都会哆嗦的愣头青,变成了敢侃侃而谈的厚脸皮。

回想那几年,"知行合一"执行得相当“鸡血”,连头发都是炸竖着的。

但现在回头再看,还是浅薄了。

理工科视角看“知行合一”

首先,咱不能把“知”和“行”分割开,因为它们本质上属同一套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既有输入,也有输出。

当“知”作为名词时,它更多是“因”:即知识。是咱从外界获取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是阅读、学习等。此时的“知”是外界的输入。

当“知”作为动词时,它更多是“果”:即知道。是咱通过行动而产生的认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此时的“知”是“行”的输出。

我们平时更多强调的是“先知后行”,即当咱拥有足够的知识之后,再去实践,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它。这当然没有错,但它却抑制了“先行后知”的可能性。很容易让人陷入If...then...的思维陷阱,具体可参考《吃掉你生活的"If...then..."模型》,完美主义者和理论派要警惕。

所以,咱为啥不能先干起来再说,在战斗中成长不也挺好么?就像我们训练人工智能下棋时,也存在类似的过程,比如从最初乱摆棋子的菜鸟AI,通过自我博弈等实战,最终也能升至能风骚走位的顶级大师。

举个例子,其实工程师调试电路或程序时,也是个典型“知行合一”的过程。

一方面,他们通过专业知识设计了个电子系统,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这个系统,能切实达到目标功能。这必然也需要实际动手调试,通过实践,发现不足,总结经验,再做改进迭代。嵌入式工程师底写代码时,"三分在写,七分在调"也是这个原因。

几乎每个初学者的入门,都是从点亮第一颗LED灯开始的,这比任何教科书或者仿真环境都更有效。如果LED没能按照设想被点亮,通常就要去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程序中的端口设置是否合理。如果有问题,纠正之,积累经验,继续实践…(知-行-新知-新行...)

警惕:单方面重视“知”或“行”

一,无效的学习。"知"太多,而"行"太少。有不少朋友,毕业后依然只有学生思维,单纯迷信于学习,漫无目的地考各种证。殊不知,这种自我安慰式的输入,并非万能钥匙,反而在耽误了他抬头看路,侵蚀了他付诸实践的精力,久而久之,可能会演变成,眼高手低的知识分子,看上去很努力,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不用说实现目标了。

二,才华被榨干。"行"太多,而"知"太少。很多牛人成名之前,已有足够的行业积累,这些是他绽放的资本。但当他得到市场认可,一举成名之后,却很容易江郎才尽,无法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只能吃老本。他可能是在资本的驱逐中,一味地重复输出,没能腾出精力去充电学习,补充新的"知"。缺了一定程度"知"的指引,"行"也可能会走样。

你看,“知”和“行”的关系,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没有一种可能,它俩压根就是一回事?

鲁迅: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End

Roy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你对数码产品、英语学习和励志成长也感兴趣,也可关注各平台上的同名视频账号:微博、抖音、视频号,B站、小红书:科技朋克Roy,知乎:Roy

0 阅读:2

董昭聊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