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传颂千年,直到今天,世人仍在津津乐道说三国。
三国英雄多了,诸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等,尤其诸葛亮的神仙风姿,更是把蜀汉渲染的十分靓丽。
但要说明一下,这只是“尊刘贬曹”的演义内容,三国志还有另一套说辞,聚光灯罩在“姜维”身上,这位降将究竟是怎样的男人?
公正地说,“关张赵马黄”虽然厉害,却终究没能捧起蜀国,且是第一个消亡的。
蜀国灭亡,根结并非军事,而是内部各派系的激烈争斗,再加五虎将相继离世后人才不济、诸葛亮独揽大权,孔明的死注定了矛盾进一步升级,直至政权崩溃。
说“诸葛亮独揽大权”并不夸张,三国志记载,刘备死后“朝廷大小事务,咸决于亮。”
即便是三国演义,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的存在,这就导致蜀国成了一个权力集中、政令极其严苛的法家政权。
乍一看,诸葛亮把蜀国打理的有条不紊、面面俱到,好似魏蜀吴中最完美的一个,但没了诸葛亮的蜀国,又是一副什么样子呢?
公认的,诸葛亮培养有两位接班人:马谡、姜维。
马谡就不多说了,曾与诸葛亮亲密无间,两人讨论行军布阵,一聊就是通宵,但“失街亭”证明他难堪大用。
再就是姜维,这人武力值超高,能与赵云恶斗而不败,且诸葛亮对他评价更高,说“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才兼数人。”
姜维也有不足,他是魏国降将,本质上不太可能进入蜀国中枢,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设计架空司马懿才逼反了姜维,诸葛亮咋不趁势深入中原,一举兴复汉室呢?
这就引人遐想了:诸葛亮得到姜维满足了,再无心进取了?
这么想并非毫无根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折了马谡,那可是他的心头肉,培养多年的继承人上哪再找一个?
还好,折了马谡得了姜维,演义中说姜维投降时,诸葛亮慌忙下车迎接,能让“卧龙先生”如此礼遇,可见诸葛亮是多么的喜欢姜维,这就有了那段传颂千年的话“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这番话的分量,不用多描述了吧,诸葛亮就这么喜欢姜维,连中原都不取了吗?
有人这么猜: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真要攻打曹魏,他自己也清楚魏国的强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消灭,之所以兴兵北伐,是为了化解或转移蜀国的内部矛盾。
三国志里,诸葛亮之强并非打仗,而是治国、联合孙吴一起抗衡曹魏。
看地图也知道,三国蜀地虽然富饶,但地狭民稀,交通还不方便,如果躲在里面自给自足还行,想从这里北伐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叫“国险而民富”。
从军事角度出发,蜀地进出极不方便,理论上说,只要守好几处关键,外面的魏兵进不来,里面的蜀人也难出去扩张。
直白点讲,当年的“兴复汉室”只是一句口号,从刘备到刘禅,蜗居蜀地数十年,如果只喊口号不行动,蜀国内部的荆州派和益州本土士族都会耐不住寂寞,其后果就是:外兵未来,自己先乱。
这也是司马懿最初的想法,为了保住蜀汉政权,诸葛亮必须行动,这才有了“六出祁山”,且每次都只有10万兵。
偌大的九鼎之地,10万兵能干啥?
诸葛亮当然知道10万兵不可能兴复汉室,之所以不停兴兵出祁山,一是利用战争转移蜀国内部矛盾,二也为昭告天下:我一直在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既然知道“10万兵不顶用”,诸葛亮北伐就没抱有太大希望:能成功最好,不成功就保存实力,一次北伐不够就多来几次,反正“六出祁山”呢!
说到底,诸葛亮北伐是在转移内部矛盾,并非真的攻打曹魏,目的是为彰显“汉室正统”地位和尽量延长蜀国的存在时间?
某种角度看,这么理解也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折了马谡,却得了姜维,也算占便宜。
真计较起来,“诸葛亮得姜维”占了大便宜,以后的姜维破羌兵、取陈仓、夺武都、战渭水,为蜀汉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也是诸葛亮竭力培养的结果。
诸葛亮认为:夷陵之战后,蜀国失去荆州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与孙吴结仇,吴蜀一旦破了联盟,曹魏一家独大,势必分而破之,那时就没有“三国”之说了。
之后,虽然吴蜀两国再结盟,那也只是名义上的,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想要存续就必须不停兴兵,袭扰曹魏不是为了取中原,恰恰是为保住眼前拥有的。
姜维很聪明,他理解诸葛亮为什么不停打仗,因此才有了后面的“九伐中原”。
诸葛亮“六出祁山”力竭,临终专门给刘禅写信,要求让姜维执掌兵权,作为降将,诸葛亮此举也是坏了规矩,足见其良苦用心。
三国志说:姜维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接过兵权后“思虑精密、忠勤时事”。
演义里也讲:姜维“克复中原,重兴汉室,报陛下之恩,终丞相之志”。
诸葛亮和姜维都在想尽办法的延续蜀国寿命,刘禅身边却出了宦官黄皓拖后腿,蜀臣们早前被诸葛亮安排的明明白白,丞相死后继续循规蹈矩,终日无所事事,眼下就只剩姜维一个人还在坚守“丞相遗志”。
前有“六出祁山”,后有“九伐中原”,看似孔明和姜维忠君爱国,实则让人心生悲凉,这就是俗称的“英雄末路”么?
从现实角度出发,曹魏太强,单凭蜀国一力根本无法撼动,诸葛亮和姜维都清楚,但他们却没有放弃,仍在竭尽全力地挣扎,说好听点“上报知遇之恩,下报黎民百姓”。
说难听点,诸葛亮和姜维都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叫逆天、逆势而为,咋可能成功呢?
当然,诸葛亮和姜维也没想成功翻盘,能保住“三国鼎立”的好成绩就行!
三国志这么评价姜维:“累年攻战,功绩不立”。
当年诸葛亮输在“事必躬亲”上,以后的姜维也没好到哪去,惹得蜀人大骂他俩“穷兵黩武”,再有黄皓给刘禅吹耳边风,搞得姜维有国难投、有家难回,自保都成了问题。
尽管如此,姜维仍没忘了“九伐中原”,惹得曹魏忍无可忍,终于在景耀六年大兵压境,这下是姜伯约发挥才能的关键时刻了吧?
姜维一改诸葛亮时的策略,他将本就不多的蜀军再拆分,平均安排在狄道、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小城,看似结成了一个纵深极长的口袋阵。
实事求是地说,姜维想法是好的:分兵多城,魏军来攻时,各城可以互相照应、互为救援,即使一城被攻破,蜀国也不至于马上覆灭,再等朝廷救援,或许还有反盘的机会。
事实却是,蒋舒看到大批魏兵吓得开城投降,连带引起各城守将们纷纷倒戈变节。
这么一来,可见姜维在蜀人中的威望远远不及诸葛亮,汉中失守,整个蜀国等于亡了一半。
姜维没办法,只能引残军退守剑阁,但这里已经挡不住魏军了,此时再后悔“用错计、看错人”还有什么用?
说明一下,“守剑阁”主要针对的是成都,成都不灭,蜀国名义上仍存在,当时的姜维就剩这一点希望了。
可惜天不佑蜀,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忽然出现在成都城下,刘禅开城投降,此时的姜维还在苦守剑阁,压根不知道“蜀国”已经没了。
当然,此时的姜维也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直至收到“皇帝”刘禅给他的劝降书,这一刻他死的心都有:这都什么事嘛,将还在外领兵,国却先没了!
姜维想死却没有死,他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也是千年来世人多推崇的“一计害三贤”。
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大概是:姜维诈降、策反钟会、挑拨邓艾,可惜此计只成功一半,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了,刘禅和蜀国还是没救回来。
虽然此计没成,但姜维死后80多年,他写给刘禅的密信却被东晋公诸于世,《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密书通后主“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这说明啥?
信只有23个字,字字诛心,好一个姜伯约,自己身处绝境仍不忘救国,诸葛亮地下有知,“延续蜀国寿命”的责任也算达成,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