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称霸中,骑兵起了多大作用?

郑青春谈天地 2025-02-17 17:57:32

三国的每个大势力,其兴起灭亡,无不跟骑兵有着重要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每个大势力,都少不了用骑兵的高手。

魏国曹老板

一、曹操吃过骑兵苦头最多

当年反董同盟,曹老板还是个愤青,别人都不敢与董卓交战,曹老板以初生牛犊不怕死的姿态,独自追击,结果被徐荣狠狠教训了一顿,差点直接回老家。濮阳之战时,曹老板虽然手握30万青州军,但青州军在吕布并州突骑面前,如纸糊一般,不堪一击,又差点送曹老板归西。最后是征伐关西军阀,虽然一再小心,做了万全准备,但仍然被马超一个突袭,打得鼻青脸肿,差点被射成刺猬。

挨过的打记忆最深,所以要论三国谁对骑兵最重视?当然是曹老板。

袁绍死后,曹老板执意远征柳城,为什么说曹老板醉翁之意不在酒?袁尚袁熙早在建安十年春天,就逃去了乌丸,而建安十二年秋天曹老板才调集大军动身。已经过了两年半,黄花菜都凉了,袁尚袁熙要有心思,足够给袁绍生十个八个孙子出来。

曹老板此举就是为了征服乌丸,虽然打败了袁绍夺得河北,但如果乌丸不服从,就如吃鸡只剩鸡架一般无味。之所以要打着追杀袁家的旗号,只是因为部下太抵触,谁没事也不愿意碰乌丸骑兵。

白狼山之战也是险象环生,多亏有张辽,打败塌顿后,袁尚袁熙逃到了辽东,曹老板反而不追了,心满意足班师,下令将一万多户乌丸人迁到内地,并征召骑士当兵。这和征伐马超如出一辙,打完关西军阀,曹老板也是第一时间,强迫西羌迁居长安和邺城,并征调他们从军。没办法,吃过这帮骑兵的苦头太多,印象太深刻了。二、曹魏骑兵主将是曹仁

曹仁在曹魏阵营中,是有特殊地位的,他是诸夏侯曹氏里唯一没有外派过郡守的。为什么?因为他会用骑兵,太能打了。曹老板对曹仁的使用,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最难最累的统统交给他,而曹仁指挥的部队,通常以骑兵为主,比如官渡之战时,曹仁率轻骑击败摸到许都骚扰的刘备,再比如赤壁之战后,曹仁亲率数十骑,从万军中救出了牛金。

其实仅从曹仁官职就能看出这点,骁骑将军,车骑将军,总跟骑字分不开关系。我就一直不明白各种三国游戏,为什么夏侯惇夏侯渊数值比曹仁高那么多,他俩对比曹仁,只能说吃干饭,而且总把曹仁设定为步兵。

蜀国刘老板

一、起家靠骑兵

刘备救援徐州,陶谦为了保全家小,把徐州托给刘备,陶谦部下为什么不反对?原因也有二,一是刘备做人做事太牛逼,挑不出毛病;二是他手下有一只谁也不敢轻视的武装。

我起先看到刘备带的这支兵时,也误以为是杂兵,后来才明白杂胡骑对陶谦等徐州人的震撼。前文说过,三国早期最厉害的精兵,就是西北外族雇佣兵,因为只有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胡族,才能在没有马镫的情况下驾驭战马。二、关羽是骑帅赵云是骑将

关羽精通弓马,单论个人技巧,三国不作第二人想,万军中刺颜良可谓是古战争个人战巅峰,要不关公被后世冠以武圣呢。所以刘备前期用兵,也是要么不分兵,要么与关羽各领一军,关羽是蜀国头号骑督没有问题,那么赵云是干什么的?

现代对赵云的理解都有误,要不按演义把他当神仙,要不就把他当亲兵大队长。其实都不对,三国志写得很清楚,赵云是刘备私人骑兵队队长,属于部曲,而关羽则是东汉的官。虽然都指挥骑兵,但关羽指挥的是刘备属下“官兵”,赵云指挥“私兵”。

东吴孙老板

一、孙家非常重视骑兵

孙坚孙策都死在了马背上,孙坚宿将一堆北方人,比如程普韩当,孙策更是有单挑太史慈的骑兵对战壮举。二、孙权的苦恼

孙权也非常重视吸收骑兵人才,但也带来一个问题,缺马。为了搞到足够战马,他差点打算跨海远征辽东公孙度。蜀吴两家的苦恼类似也有不同,蜀国相对缺人而不缺马。蜀国使臣出使江东,孙权特意问他:“你们马多不多。”使者回答:“马足够,人不够。”

诸葛亮这边正掏心掏肺地给刘禅讲大道理:“我们就这一千多号骑兵,都是先主花一辈子网罗来的人才,现在一个个七老八十,再过几年都死翘翘了,再不北伐,永远也没希望了。”所以为什么赵云一把年纪还要出征,后来还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之叹。没办法啊,四川啥人才都有,就是不可能出骑兵人才。你不能把蜀国缺骑兵人才怪到诸葛亮头上吧,他能怎么办?难道下令四川不许种地,一律改行放羊牧马?

事实上诸葛亮已经做到极致了,他苦心孤诣想出了用连弩对抗骑兵的办法,马隆征鲜卑时借鉴了不少经验,以三千弓弩手击败了数万鲜卑骑兵。

也正因为诸葛亮屡屡用步兵击败曹魏骑兵,给司马炎等人造成了一个错觉,骑兵没那么重要,因此西晋后来荒废骑兵建设,终于毁于五胡乱华。

始作俑者还要算上陆逊一票,这两位可谓是三国最杰出的步兵指挥官,吴蜀两国,在骑兵一道,都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

0 阅读:7
郑青春谈天地

郑青春谈天地

谈天说地、人文历史、诗词歌赋,作品维度绝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