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老山战役:战斗结束最大心愿是洗澡,战后能活着就是幸福

正观历 2024-11-29 20:23:01

1984年至1989年老山作战期间,解放军投入七大军区轮番进入老山作战练兵,总投入兵力约15万人。战斗的残酷在老山体现的淋漓尽致,参战士兵每个人神经紧绷。

对于这些进入老山的战士,他们有的待了三个月、半年,有的一年甚至更长。战后一名参战老兵回忆:战斗结束后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要洗个澡,躺在地板上好好睡一觉,但却十分奢侈。

1984年,参加老山主攻团119团7连5班班长的罗仕忠在战后宣传中,曾“被牺牲”,然而,多年后这位立下二等功的战士重新回到大众视线,毫不在意的说道:

“我的战友牺牲得太多,想到我活着,生命在就足够了。”

一、 老山的真实生活环境

到底是怎样的真实情况,让一个二等功英雄毫不介意自己“被牺牲”呢。

1984年,老山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越军更是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作战,造成我军较大损失,为了彻底打痛越南,中央军委下令,七大军区轮番进入老山作战,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越南彻底拖垮,顺带练兵。

在此期间,中越双方各自出动部队,围绕着几个重要山头展开激烈的攻防作战,几个重要战略目标几次甚至十几次不断拉扯,其中著名的4.28战役,6.12战役,7.12战役尤为激烈、悲壮。

除了要面对狡猾的越军特工,一直驻守在阵地上的战士们还要时刻提防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他们的出现让我军防不胜防,甚至一度在战争结束回国后,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一名从老山前线返回营地的战士,因神经一直紧绷迟迟无法入睡,只能借助药物入睡。然而,就算已经进入梦乡,依然感觉到他的紧张和痛苦。在战后的治疗过程中,战地医护人员了解到,这名士兵曾经在一线的猫耳洞内参加战斗。

在一次休息的过程中,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脚后跟不断的被人给撕扯,当他被弄醒之后正要骂人,却看到一头硕大、眼睛通红的老鼠正躲在旁边,嘴里还在不停的咀嚼。等到他看清楚,才发现对方竟然将自己的后脚跟撕扯破一块皮肉,幸亏脚上老茧多,不然可能已经看到骨头。

像这位士兵一样经历的,前线还有很多,这些老鼠或许是已经习惯,根本不怕人,甚至有的一根脚指头都被老鼠咬去,战士们只能痛苦的简单进行消炎包扎,如果碰到情况严重,还要打上一支疫苗。

这种野外作战环境,碰上一些野生动物也并不算稀奇,不过,最困难的就是躲藏在猫耳洞里的战士们,不仅没有办法长时间洗澡,就连基本的作息生活都十分困难,而且因为各部队之间换防的时间不同,有的战士在猫耳洞一待就是一年,等到归队时,上级几乎都认不住他的模样了。

1984年,陆军第1军1师3连7班的班长杨启良带领队伍与越军展开战斗,在作战过程中与几名战士一起躲在附近的猫耳洞里,时刻观察越军动向。猫耳洞空间狭窄,又密不透风,当地气候闷热潮湿的环境下,战士们经常不穿上衣,只能借助岩壁上的泥浆涂抹在身上降温。

尽管如此,战士们依然在战场上坚持着,有的战士因为受伤来不及处理,伤口出现溃烂,他们坚持忍耐,毕竟只有打了胜仗,才能够尽快的结束战斗。

不久,杨启良接到作战任务,与战友组成敢死队,准备拿下越南其中一个阵地,然而,我军的不断胜利让越军开始疯狂反扑,他们集中了众多火力向杨启良所在高地进攻,随着战斗的激烈,除杨启良外,其他几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有的则不幸牺牲。

为了将敌人一网打尽,杨启良毫不犹豫的利用对讲机向后方喊话:向我开炮。

随着炮火急袭,阵地前的越军仓皇出逃。而此时,杨启良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由于身受重伤,没有接到命令,杨启良只能一个人待在猫耳洞里,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物资,饿了就只能找一些野果充饥,渴了就喝一点接的雨水。

直到一年后,杨启良在双方停战间隙找到部队时,谁也没有认出眼前的人。此时,杨启良浑身都是泥浆,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身形瘦弱,胡子过下巴,杨启良的上级看了后忍不住问道:

“你是谁?”

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人跟杨启良说过话,语言功能也几乎丧失,只能用手不停的比划,此时,所有人才震惊的发现,眼前这个人就是7班班长杨启良。

在战士们眼里,杨启良能够存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时刻提防越军,个中艰辛常人不可能体会。战后,回到部队后,杨启良被授予个人一等功荣誉称号。

就算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战士们依然能够保证乐观心态,他们在战斗中时刻神经紧绷,在前线的煎熬中度过每一天,直到下战场的那一刻,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据战后一名老兵回忆:

“回防的路上,本应该所有人都高兴不已,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安全,所有战士依然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脚下就会踩上一颗地雷,除非能够安全回到营房。”

回到营房后,战士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洗一个澡,因为洗澡在老山就是奢望,躺在地板上,一睡就是2天2夜,大脑虽然放松了,但是脚却依然不停的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那是他们在梦里踩到了地雷,身体做出的本能反应。

二、战后活着已是不易

自1979年至1989年中越战争期间,我军参战部队包括之前民兵民工约100余万人,直到1993年才彻底结束。自1984年4月至1993年4月,这场十年之久的战役,中越双方死伤无数。

关于越军具体伤亡,越方一直含糊其辞,没有解释清楚,这也恰好说明了越军的伤亡惨重。据战后资料记载,老山战役我军歼敌60000人,其中死亡40000人,伤15000多人,俘虏2000余人。这还都是一些正规军的兵力统计,加上民兵,越南折算兵力超10万人。

关于我军老山战役伤亡战后统计,虽然很难有明确数字,但结合各种资料,在老山战役最惨烈的前5年(1984年至1989年),解放军的牺牲人数大约2700人左右,伤10000人。

1991年,老山战役基本结束,从前线上回国的战友们忍不住相拥而泣,他们一边是为取得战斗胜利的喜悦,一边是为失去战友的悲伤嚎啕大哭。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被集体安葬在了麻粟坡烈士陵园,而有的则被运回了家乡。

然而,那些连尸骨都找不到的战友们,却只能借助一把黄土被安置在烈士陵园,他们的英灵长眠在祖国南疆。

正如“被牺牲”的老兵罗仕忠,他根本不在意对自己的报道,因为活着从战场上下来已经不易了。

当年罗仕忠所在的连队参加了松毛岭一役,所在的班牺牲1人,负伤两人,已是不幸中万幸,其他部队一些班中,只剩下一个人,甚至一个连队中只有两三个人。

“当兵卫国的人太多了,牺牲的人也太多了,我想只要能活着就是最幸福的。”

退伍后的罗仕忠回到家乡,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过去,也没有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周边的亲人也不知道他就是第一个冲上老山主峰的红旗手。

在生活捉襟见肘时,他每个月只能靠着几百元的工资艰难度日,就算如此,也没有因此向政府开口,如果不是自己的事情被报道出来,恐怕所有人都蒙在鼓里。

有人劝说罗仕忠找政府解决一下困难,罗仕忠却坚决表示,自己不会拿打几天仗的事情作为资本,也不会给政府添任何麻烦。

战后,在回国之后,百姓们敲锣打鼓十分热闹,所有人在这一刻感到十分光荣,甚至有省长亲自出现欢迎英雄们平安回来,这种殊荣让出国参战的士兵感觉没有白白付出。

接受这些殊荣的都是幸运活下来的,而那些已经长眠的烈士,以及重伤复员的战士,只能够寄希望于有几个人能记住他们。对于一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有的身体残疾,生活甚至不能自理,如果不是他们用生命换来老山的和平,又怎么会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在这些孤胆英雄的眼里,他们在前线上煎熬一天,就能够换来后方百姓的安宁生活。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亲人们能够享受和平的愿景,就算他们待在老山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0 阅读:0

正观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