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被引入欧洲,于16世纪玉米从欧洲传入我国。玉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产量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
老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科学的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但是很多农民在种植玉米时仍按照传统的经验施肥,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化肥白白投入了,但是产量却不增加,最终导致种植效益低下。那么玉米该如何施肥?掌握以下施肥方法,玉米亩产轻松超过1800斤。
想要清楚玉米怎么施肥,首先我们要了解玉米的需肥特点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对氮的需求量最高,钾次之,磷相对少,因此玉米是一种喜氮作物。
氮能促进玉米植株茎叶的发育,氮不足时,玉米植株会长得矮小细弱,叶片会呈黄绿色,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会大大降低,玉米会显著早衰并早熟,产量会严重下降,因此种植玉米氮肥是必不可少的。
钾肥也是一种大量元素肥料,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给玉米增施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籽粒饱满,钾还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如抗倒伏、抗旱、抗寒、抗干热风、抗盐碱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像玉米缺钾时就容易得“软骨病”,在遇到大风天气可能成片倒伏。玉米植株缺钾时通常老叶的尖端及边缘会褐色焦枯,会出现果穗发育不良、玉米棒秃顶的问题。
磷肥能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能促进籽粒饱满,能增加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当玉米植株缺磷时叶片的叶尖会呈“紫红色”,严重时全株会呈紫红色,果穗的结粒会比较差。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移动速度缓慢,因此磷肥宜集中施用(条施或者穴施),施用时尽量增加与根系接触的机会,一般作底肥来施用。
玉米生长周期长(120~150天左右),施肥忌讳“一炮轰式”施肥,只施基肥或者后期用追肥来代替基肥都是不可取的。玉米在苗期需肥量少,但要求养分全面,玉米从拔节期(第5~6片叶展开)到大喇叭口期(第11~12叶展开)需肥量逐渐增大,大喇叭口期到籽粒灌浆期需肥量最大,玉米腊熟后对养分的需求量快速降低。因此,我们在给玉米施肥时应遵循“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
玉米怎么施肥产量高?追肥用尿素好还是复合肥好?很多农民搞错了!一、施足底肥
种植玉米我们应施足底肥,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肥效持久、养分齐全,能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能防止缺素症的发生),此外农家肥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能使土壤疏松,能增加土壤保水、保肥、透气的能力;而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因此种植玉米我们要将农家肥和化肥结合在一起施用。
种植玉米,我们可以每亩施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以猪粪最好)以及25公斤三元复合肥(15-15-15)做基肥。老话说“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线”,施肥时我们最好进行穴施或者沟施,这样可以把养分集中在根系周围,肥效会大大提高。
特别注意:农家肥在施用前要提前3个月腐熟,未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后会继续发酵,发酵时产生的高温容易引起幼苗烧根,幼苗会出现长势变弱、叶片发黄的现象。在发酵粪肥时我们可以混合秸秆一起发酵,这样可以调节“碳氮比”,可以加快粪肥的发酵速度。
一般来说沙质土壤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壤往往钾含量高,可以少施或者不施钾肥。像我如果在黏质土壤上种植玉米,我一般每亩都会用10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以及20公斤64%的磷酸二铵做底肥,可以获得非常高的产量。毕竟三元复合肥存在以假充真的现象,此外磷酸二铵含有大量的磷元素,磷能促进谷类作物籽粒饱满,非常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二、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关于玉米的种植经验,对于玉米的追肥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一追膝盖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说的就是在种植玉米时要追三次肥,分别是苗期追拔节肥(促进幼苗茁壮生长),大喇叭口期追攻苞肥(促进苞大籽粒多),灌浆期追花粒肥(促进籽粒饱满,提高籽粒千粒重)。
这3次追肥都是根据玉米植株的需肥规律来追施的,即苗期需肥量少、大喇叭口期需肥量大、籽粒腊黄后对养分的需求量降低,通过这3次追肥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在追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肥料的成本以及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我们只需在玉米拔节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2次肥料即可。
那么给玉米追肥用尿素好还是复合肥好?给玉米追肥以氮肥为主,因此我们可以直接追施尿素,尿素含氮量高,价格也比复合肥便宜;如果底肥中没有施钾肥,或者玉米植株出现叶尖焦枯、叶片发红的现象时,才需要追肥三元复合肥。
轻施苗肥:在玉米拔节期(一般播种后的30~35天),我们可以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以促进幼苗茁壮生长。
重施攻苞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一般在播种后的65~70天),我们可以每亩追施25公斤尿素,以促进玉米苞大籽粒多。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果穗大小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植株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施肥后养分利用率最高,此时追肥是否充足、追肥是否及时,直接关乎着玉米产量的高低。
特别注意:我们再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忌讳在太阳下表施。尿素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作物的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需要经过土壤中脲酶的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这个转化过程在夏天一般需要4~5天,而水解生成的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对光和热不稳定,在阳光下容易转化呈氨气而挥发,因此尿素表施时容易导致氮素流失。此外,尿素对土壤没有没有吸附性,如果遇到大雨天气,那么尿素还可能随水流失,因此尿素应该深施覆土。
但是尿素深施势必会增加人工成本,由于尿素易溶于水,因此我们我可以选择在小雨前表施尿素或者在土壤潮湿时表施尿素,这样可以相对减少养分的浪费;如果天气晴朗、土壤干燥,那么我们一定不要把尿素直接施在地表,能深施尽量覆土深施,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为了充分激发玉米的增产潜能,下面我再教大家一个玉米叶面施肥的“黄金配方”种植玉米除了以上追2次肥外,我再教大家一个种植玉米的好方法,可以使玉米的产量增加30%以上,那就是当玉米植株长到肩膀高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吡唑醚菌酯”,这个施肥方法我已经用了多年,增产十分显著。
磷酸二氢钾是高纯度、高品质磷钾二元复合肥,其能提高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能防止植株早衰,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性,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很有帮助;芸苔素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其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根壮苗、能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能缓解肥害和药害,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同样很有帮助。
而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其能防治黑腐病、褐枯病、疫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给玉米喷施吡唑醚菌酯可以大大减少玉米病害的发生;此外,吡唑醚菌酯还能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对于玉米这种喜氮作物来说,喷施吡唑醚菌酯后能促进作物快速生长,从而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
“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吡唑醚菌酯”三者混合喷施,能显著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喷施后不会产肥害和药害。在玉米齐肩膀高时,我们可以每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10毫升0.01的芸苔素+30毫升20%的吡唑醚菌酯乳油”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喷施叶面肥宜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晚进行,这样能提高肥效。
总结,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对氮肥的需求量最高,其次为钾肥和磷肥。玉米在苗期需肥量少,在大喇叭口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达到高峰,因此我们在给玉米施肥时应遵循“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早施基肥和磷、钾肥,分期施用氮肥,并结合叶面喷施,这样才能充分激发玉米的增产潜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种植知识,欢迎关注!
现在化肥这么贵,增那点产量够化肥钱吗,磷钾肥每百斤得五六百块,能增产多少?够化肥钱人工钱吗
当然把专家拿去当肥料产量才是最好的[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