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团队为什么能够成功?
斯威国学
2024-09-28 11:26:37
市面上解读《西游记》的文章、书不少,有造噱头的,比如研究红孩儿到底是谁的儿子?菩提祖师、玉帝跟如来到底谁厉害?孙悟空到底是什么品种的猴子?有分析性格的,这个妖怪很勤劳,那个妖怪是个好领导,得出妖怪怪好的捏结论,然后共情妖怪的。这些解读好玩归好玩,看完之后哈哈哈哈,又多了一个无用的知识。
这些知识跟“茴”字有多少种写法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也有人说《西游记》是一篇讽刺现实的小说。然而,讽刺不讽刺,对我们生活无益。
福尔摩斯对太阳系的组成一无所知,华生告诉他之后,他说,现在我知道了,我要尽最大努力去忘掉它。他认为,人的大脑是个小阁楼,只存入有助于他工作的工具,不但存入很多这类的工具,而且要非常有秩序地排列在那里。对他来说,至于地球围绕太阳转还是绕着月亮转,对他的工作没有丝毫不同。
大脑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在存进去之前,对你来说,思考一下有没有用,就可以摒弃大部分信息。《西游记》的关注点,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地方在于,唐僧师徒四人是如何西天取经成功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是两大成功案例,《红楼梦》、《水浒传》是两大失败案例。当然了,成功、失败与否,都是经验。
吴承恩的小说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小说到现在都广为流传,并且被翻译成各国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笔下的唐僧也是成功的。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灵山,取回真经,唐僧加升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差了一点,成了净坛使者,沙僧加升为金身罗汉。小说和取经,这两个的成功,最终归功于情境架构的成功。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情境,情境指的是一个人完全的主观世界,面对不同的人和物的关系所产生的事情,又是不相同的。因此,根据不同事情,情境又有大小之分,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连结。既可以是在同一个大情境内有许多并行的小情境,也可以是一个情境套着另一个情境,犹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吴承恩架构的是《西游记》这本小说的情境,在小说这个情境中,如来和观音等人架构的是唐僧师徒四个取经的情境,而唐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又组成一个情境,师徒四人面对各种妖怪,又有着不同的情境。
情境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有相同的地方,所有情境的结构都是相通的。
情境由哪些东西构成?由像天花板一样的上层:目标和身份。地板一样的基础:经验与行为。人是中间的执行:角色与能力。这三样东西构成。人生活在空间中,既有客观的真实存在,也有思维对客观解读后的世界。
从局部解读《西游记》,容易变成盲人摸象。用情境思维就可以既从整体,也从局部去解读,非常实用。情境分为主动情境和从动情境,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往西天取经,主要是主动情境。主动情境就包含以上六个部分。把这六大部分厘清,你就不用再去看别人解读,自己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成功的要素。
一、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
这是遇到陌生人,唐僧每次必说的一句话。哲学有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唐僧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我是唐僧,从唐朝来,目标是往西天拜佛求经。主动情境是主动生发的情境,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人生有方向,就能朝着目标前进,这是成功的关键。如果说,去哪个地方旅游、办事,人们的目标清晰,可是人生目标呢?你问他,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多数人是不清楚的。走一步算一步吧!这就是活在当下的人,过得糊里糊涂。别人想帮,都不知道从何帮起。
二、拜求真经,以济众生
唐僧对如来说,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主动情境有从一而终的身份使命,唐僧的身份使命就是拜求真经,以济众生。他坚定的以正向积极为核心,有强大的终为始的信念,是铁打的心肠朝佛去。
跟电视剧中温良恭俭让,一本正经的唐僧形象还不太一样,原著中唐僧睡在地下打滚痛哭过。即使满地打滚,唐僧的目标仍然是我要,而不是我不要。相比较,猪八戒和沙僧就没有那么坚定的信念,虽然目标明确,当他们以为孙悟空被妖精吃掉的时候,已经收拾包裹准备散伙了。
即使面对各种美色的诱惑,唐僧都能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指的正是主动情境的优秀品质。当一个人、一个组织,拥有了主动情境,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形式中,都可以有所建树。
三、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
唐僧师徒四人上岸回头,无底船已不知去向。唐僧谢了三个徒弟。行者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唐僧一行,是一个团队,要取得成功,不能只靠唐僧一人。唐僧是十世的好人,前九世在哪里?都在沙僧的肚子里。
唐僧收了悟空,性命得到了保障。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你挑担来我牵马,悟空打头阵,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角色。所以,主动情境有适应情境需要的角色,其责任明确,权力边界明了,利益涵盖全面。
然而,这个团队并不是从开始就相亲相爱,和谐无比的。团队的磨合,从取经开始到最后。唐僧不辨是非,心猿的狂躁,木母的懒惰、、贪财、好色,爱挑拨离间,让这个团队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心是合了又离,离了又合,最终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战胜困难。一个好的情境,在于建设更好的人际间的关系。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人群当中的,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才能帮助一个人更好的发挥他的主动性。
四、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做任何事,都在于更好的让人获得他想要的利益。没有人不会为利益而存在,不管是物质上的,为了满足生存生长需要的利益,或者是精神上的,为了可以更好成长的利益,这些是人所追求的。
观音招聘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之所以能成功,都是给他们想要的价值。唐僧讲小乘佛法,观音说,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大乘佛法便是唐僧想要的利益。唐僧去西天取经,让唐王获得的利益就是,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观音给到沙僧的利益是,跟取经人做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叫飞剑不来穿他。功成免罪,复他本职。
观音给到猪八戒的利益是,将功折罪,教他脱离灾瘴,给到白龙马的利益就是饶他性命,变做白龙马,上西方立功。给到孙悟空的利益就是让取经人救他,他做取经人徒弟,秉教迦持,入佛门,修正果。
给别人想要的价值,让人有所追求,主动才会发生。观音深谙其中的道理。
五、历代驰名第一妖
孙悟空自封自己是历代驰名第一妖。然而,妖怪一句话就能让他破防,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说归说,孙悟空的武力可不是盖的。如果没有孙悟空超强的武力值,仅凭猪八戒和沙僧,唐僧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八十一难的。所以,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自身有强大的能力保障。
六、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
一个团队,要有行为的不断呈现,没有行为,任何主动都是一纸空谈。但是有行为,行为要高效才行。取经的最初,孙悟空的行为没有考虑团队,对自己的能力特别自信,打打杀杀,随心所欲,招来了唐僧的紧箍咒。后来,孙悟空发现,自己只需要保护唐僧身在命在就行,江湖不是靠打打杀杀,而是靠人情世故。遇到妖怪,就去想一想跟这个妖怪有关联的神仙,找到相关神仙,问题就能解决。说实话,有些妖怪是真打不过。
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心猿终于能沉下心来做事。到达灵山前的最后一难,孙悟空做得相当到位,不用武力,而是用智慧解决问题,孙悟空作为个体完成了向佛的转变。代表内心的心猿转变,也标志着唐僧整个团队的变化。
总结一下,一个主动情境想要取得成功,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从一而终的身份使命,适应情境需要的角色,其责任明确,权力边界明了,利益涵盖全面。不仅如此,还需要自身有强大的能力保障,高效的行为呈现和丰富的可拓展经验,这是唐僧团队作为主动情境,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
然而,天外有天,情境之外,依然是情境。这个主动情境的成功,并不只是靠唐僧团队自己,如来、观音等等各路神仙,既是阻力,又是助力。
这,是从动情境的力量。
--用情境思维正向解读《西游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