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晋之好”看春秋时期的秦晋关系

贞欣寻史 2023-03-11 12:14:59

秦晋之好,现在是指两人喜结良缘,两家结了姻缘,但在春秋时期,这个成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春秋时期,秦晋之好指的是秦国和晋国之间实行的政治联姻,通过两国联姻来建立友好的关系。

如何联姻呢?就是把一国王族的女儿嫁给另一国的国君或国君的儿子太子。秦晋之好体现着秦国和晋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是一种利害得失的权衡,秦晋之好具体如何呢?这种关系持续了多久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秦国依靠政治联姻,意图壮大实力

公元前660年,秦穆公继位,他的野心很大。继位后,他先平定东边挨自己最近的戎人,之后面对强大的晋国,他采取了联姻策略。于是,秦穆公就书信晋献公,希望自己能娶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出于政治因素考虑过后,同意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

公元前656年,秦穆公迎娶了晋献公的女儿,此后该女子被秦国封为秦穆姬,这是秦晋之间的第一次成功联姻。这种联姻基本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男女二人是很难有感情的,可能之前连面都没见过。

这次联姻,秦国和晋国在政治上实现了联手,秦穆公继位后,秦国的领土一下子扩大了不少。秦穆公为何要实行这次联姻呢?因为晋国富裕,而且通过武力征服把周边的小国都消灭了,更主要的是,晋国在多次战争中,控制了秦国东出的要道,也就是唏、函两地。而这些地盘原来一直控制在戎人手中。

秦国立国较晚,在当时众多的诸侯国里,往往被看做蛮族之地,如果能在政治上与晋国联姻,不但可以消除不好的名声,也可以解决东出的难题,可谓一箭双雕。当时,紧邻晋国的齐国

也开始崛起,甚至有争霸中原的可能,为了少一个敌人,共同抵御东边的几个大国,秦穆公可谓绞尽了脑汁,最终想出了和亲的政策。可以说,秦晋之好,多半的功劳要归于秦穆公的政治智慧。

联姻后,秦国和晋国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72年,晋国灭掉小国骊戎,得到骊戎的土地和军备物资。不仅如此,这次战役,晋献公还得到了骊戎的大美人骊姬。

但骊姬此人心机颇深,对晋国危害很大,她买通身边的人,对晋献公的儿子申生进行毒害,被晋献公发现后,她竟然诬陷申生,最好害得申生不得不自杀,以证清白。

晚年的晋献公因为贪念自己最年轻的妃子骊姬,不惜以杀害太子为代价,并且要立骊姬所生的儿子齐为储君,他的这种做法令很多大臣心生不满。

太子申生自杀后,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感到非常害怕和心寒,为了自保,重耳逃到了齐国,开始长达多年的流亡生涯,夷吾逃到了秦国,投奔了自己的姐夫秦穆公,历史上把这段故事称为“骊姬之乱”。

从这点看,如果一个国君被美貌的女子所魅惑,危害实在太大,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整个国家的衰弱。

果不其然,两位太子逃走后,百姓和大臣对晋献公大失所望。为了缓和矛盾,晋献公不得不答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由此才有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而这里的好,并不是真的和好,也不是美好的爱情结合,而是政治和利益的考虑,是在各种矛盾的权衡后做出的利害选择。

随后的几十年,晋国在一步步衰退,而秦国在秦穆公的统治下,却不断变得强大。秦穆公对农业和军队进行改革,在短短十几年内,就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实现了实力的翻盘。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秦晋之好初期,秦国并没有晋国强大,是秦国依附于晋国,而到后期,这种关系刚好倒了过来,秦国变得强大,晋国不得不依附于秦国。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去,由于死前没有确立储君,大臣们分别推举自己相中的人当国君,由于权力斗争激烈,晋国陷入内乱。

太子夷吾看到机会来了,就立即联系了自己在晋国的内线,开始造反,并且命里克、邛郑等臣子将新君卓子摔死在宫中,当时新君卓子刚刚满九岁,夷吾竟然真的干出了这种事。

解决掉新君主后,夷吾并没有直接登上王位,而是命人通知重耳回国继任王位,此时的重耳看出了夷吾的心思,忌惮他的心狠手辣,就没有上当。

而此时的夷吾仍身在秦国,想要回国称王也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于是夷吾只能请求自己的姐夫派兵护送自己回国继任王位,并且许诺秦穆公事成后将边境的5个城池赠送给秦穆公作为报酬。

秦穆公心想,如果有了河西走廊这个天然要塞,自己的实力将获得极大地提升,肯定能为后来的秦统一六国做足地理条件的准备,于是就相信了夷吾。

几个月后,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史称晋惠公。晋惠公继位后,并没有兑现承诺,而是找理由推脱搪塞,迟迟没有把河西之地给秦国,这让秦穆公大为恼火,但考虑到时机未到,就把这股怒火压在了心底。

公元前647年,秦国的国力正一步步变得强大,国内经济繁荣,普通百姓都有酒喝,而晋国却发生了大的灾荒,很多人饿死,因此夷吾派人向秦国借粮。秦穆公再三考虑后,采纳了大臣百里奚的建议,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以救灾、抚恤邻国的名义安抚收买晋国的人心的机会,于是答应借粮,这次救济被称为“泛舟之役”。

“泛舟之役”为日后晋国民众的投靠埋下了伏笔。

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救助,反而背信弃义,攻打秦国。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激怒了秦国,两国开战,史称“韩原之战”。

此时的晋国已经失去民心,而且在军事和国力上也无法与秦国抗衡,开战后没多久,晋国大败,晋惠公被生擒。秦穆姬知道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被抓后,苦苦哀求,无果后又以死相逼,秦穆公一时心软,就把晋惠公给放了,为防万一,他把晋国的公子圉留在秦国做人质。

秦穆公为什么要晋惠公的儿子作为人质呢,因为在秦穆公的眼中,公子圉其实就是另外一个可以利用的夷吾。公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热情得款待了他,并且还将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成功让自己的外甥一跃变成了自己的女婿。

两国再次通过联姻实现了和平,以及矛盾的弱化,这是秦晋之前的第二次联姻。不过,此时的晋国早已大不如从前,很多事情都要听从于秦国。之后秦晋两国国君缔结了盟约,这段时期,秦、晋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后来,秦晋两国共同灭掉了梁国,而太子圉一直留下秦国做人质,太子圉为了登上王位,就说服妻子怀赢与他一起回晋国,但却遭到怀赢的怒斥。于是,他独自一人深夜逃回晋国,之后继位为晋怀公。

太子圉的私自出逃,让秦穆公大为恼火,他开始派人干涉晋国内政,并转而支持公子重耳,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及四位王室之女都嫁给了他。这是秦晋之间的第三次联姻。

此时的重耳在齐国流亡多年,已经须发全白,但在秦国的支持下,他很快挤走了圉,顺利登上王位,史称晋文公。

重耳为何能顺利继位呢?这跟晋怀公的不理性行为有关,因为晋怀公继位后,他害怕重耳回国威胁自己的君位,加上年轻气盛,他把晋国的重臣狐突给杀了,这种莽撞的做法使得他很快失去民心。事实证明,晋怀公没有雄才大略,而他的哥哥晋文公有。

晋文公流亡期间,对民众的疾苦非常了解,继位后他抚恤民情,对经济和民生进行改革,制定法度,把晋国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公元前635年,由于勤王有功,周襄王把属地阳樊赐予晋文公,晋国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开战,晋国大胜,奠定了霸主地位。此战使得楚国进军中原的计划失败,为晋国的称霸创造了物质基础。

公元前630年,晋国拉拢秦国攻打郑国,郑国派出说客烛之武,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秦穆公撤军,说服秦国放弃攻打郑国,给出的主要理由是晋国做大后可能会对秦国不利。至此,秦国与晋国彻底决裂,开始结盟郑国,共同对付晋国。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病逝,秦晋之争变得白热化。两国随后打了多次战役,互相有输有赢,秦晋两国陷入长期的敌对关系,人们称颂的“秦晋之好”再也没能恢复。

纵观整个秦晋之好时期,秦穆公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他的努力,使得秦国显耀于各诸侯国,为秦国之后的大一统霸业奠定了不错的基础,由此,秦国才能在之后的诸侯争霸中,笑看风云,坐拥天下。

0 阅读:9

贞欣寻史

简介:分享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