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央企就是央企,考虑问题确实很全面,提前把一切可能的负面影响直接扼杀在了摇篮里。
近日,上市公司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消息一出,央企中核集团随即抛出了紧急澄清的声明。
“中核钛白与中核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核集团无关,中核集团对其任何行为依法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敬请广大市场参与者知悉,以免混淆。”
核心思想就一个,中核集团跟中核钛白没有任何关系。
为什么要辟谣、澄清?
最直接的原因是,两者同姓“中核”,难免有人会认为中核钛白是中核集团旗下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谣言和误会。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于是,中核集团果断地一纸官方澄清声明,杜绝了大众瞎猜的机会,同时也提醒你不要乱猜。
不过,澄清是你的事,怎么想是我的事,声明之下,仍然杜绝不了某些投资者的质疑:
“没关系为啥用‘中核’两个字?”
以上这个问题算是说到源头上了,中核钛白的“中核”二字并非无中生有,中核钛白与中核集团确实是有渊源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准确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是这样:曾经是爷孙,后来断绝关系了,现在是路人。
中核集团全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直属央企,如果查询工商信息,会发现中核集团旗下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叫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
中核四O四有限公司是1986年才注册成立的,原名四O四 总公司,而在注册成公司之前,它叫国营四O 四厂,而国营四O四厂旗下有一个分厂生产钛白粉。
中核四O四主要是做军用核产品,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钛白粉在民用上的范围越来越广,再放在军工企业里面就不恰当了。
于是2001年,负责生产钛白粉的分厂就被独立出来设立成了股份公司,就是如今中核钛白的前身。
如上图所示,当初设立的时候,中核钛白是100%的国有企业,其中,中核四O四持股10.51%。
设立成股份公司,当然是要上市的,2007年,中核钛白就成功登上了深交所。
招股书显示,IPO时国资持股47.78%,民企嘉利九龙持股20.64%,社会公众持股31.58%,仍是国资控股,中核四O四仍持股7.19%。
其实,上市之前,中核钛白的业务就表现平平,仅能勉强养活自己,而上市之后,就开始变脸了。
历史财报显示,2008年亏了2.7亿,2009年亏了1.5亿,2011年又亏了2亿,亏得连债务都还不起了,于是2011年就被债主申请了破产重整。
这一重整,就彻底改变了中核钛白的身份。
2012年,一家叫金星钛白的公司“借壳上市”,资产注入了中核钛白,同时,实控人也变成了一个叫李建锋的自然人,中核钛白就此告别了国企的身份。
到这里,中核钛白与央企中核集团的关系也就如前所说,断绝了,成为了路人甲和路人乙。
不过,故事还没有完,李建锋接了国企的盘,但前面提到此次被立案调查的中核钛白实控人叫王泽龙,二人之间有还有一段握手交接的故事。
李建锋接手中核钛白之后,确实改观了业绩,但这里面有行业发展周期的原因,李建锋算是碰上了钛白粉的好时候。
不过,改观的业绩也不足以支撑李建锋偿还之前个人欠下的债,2019年底,李建锋迫不得已就把实控人的位置转让给了现在的王泽龙,自己则清仓套现离场。
虽说是被迫离场,但李建锋可没亏,据不完全统计,李建锋合计套现了约24亿,与当初入场的成本相比是赚了个盆满钵满的,现在则早就没有关于他个人的消息了。
至于王泽龙,属于富二代,能进入资本市场靠的是父亲王德亮幕后提供资金和指挥,广东揭阳的化工巨头。
王泽龙成为中核钛白实控人的时候才23岁,一度登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富豪,而王泽龙入主中核钛白这几年来,也是大赚了。
粗略统计王泽龙的入场成本是32亿,而如今其个人持股市值超过50亿。
只是,目前这只能算浮盈,一天没有落袋为安都不能确定为赚了,而现在自己又被立案调查,接下来的不确定性就更大了。
最后,客观地讲,中核钛白的“中核”这两个字应该是可以在2012年重组的时候就去掉的,之所以保留了下来,不排除是有“攀亲”嫌疑的。
中核集团,果然是考虑得周全啊。
能赔小散?我持有
这个厂在白银也有分厂
国资控股的时候都是亏损状态,一旦市场化就能造福布斯富豪榜,多赶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