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跌停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只是个开始。
4月12日周五晚间,上市公司中核钛白突发公告,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拟对实控人王泽龙进行调查。
上市公司实控人被查,原本挺平常的一件事儿,但没想到,就是证监会这一纸公告书却激起了千层浪。
好巧不巧,同样的时间,参与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增发的两家券商公司海通、中信也被立案调查了,而且,大家都是同样的事由:
“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
先不管事情是否严重,光说上市公司实控人和券商公司一起被群体立案,这就已经是比较少见的了。
证监会已经三令五申,券商公司要当好“看门人”,而“看守”的对象就是上市公司,现在看门的和被看的因同一件事一起被查,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这还不算,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中核钛白被查的原因时,央企中核工业集团又突发声明进行了紧急辟谣:
“中核钛白与中核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核集团无关,中核集团对其任何行为依法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敬请广大市场参与者知悉,以免混淆。”
一般来说,有关系的才出来避嫌或者辟谣,你这没关系的站出来搞这么一出,让原本就离奇的故事情节又更加迷幻了。
大家会怎么理解呢,其实只有一种可能。
中核集团的辟谣动作肯定是被动的,或许有人把中核钛白当成中核集团旗下的公司了,认为头上有伞,雨下再大也淋不着。
于是,中核集团刻意澄清:我不是那把伞,也没有伞。
其实中核集团真的只是想说明事不关己,但这个辟谣却会让大众无形中又增加另一层猜想:这难道是在暗示事儿不小,要狠狠地查吗?
股市里,立案调查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逻辑基本是这样的:想象空间越广,可能性也就越多,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对上市公司的打击也就会越深。
果然,4月15日周一,中核钛白开盘即一字跌停,周末两天的消化没有起到一丁点的缓冲作用,股民纷纷慌忙出逃。
看起来,股民逃离的的势头还挺猛,真的不排除这可能只是个开始。
或者退一步讲,中核钛白即使能暂时免于连续跌停,接下来也难有好行情了。
按照以往经验,证监会从立案到调查结果出炉至少是半年以上,股市有句话叫利空出尽才迎利好,调查期间的中核钛白,就像头上悬着一把剑,机构和股民都不会轻举妄动。
当然,对于中核钛白来说,似乎也不全是坏事,苦中也能寻到点乐。
中核钛白原计划5-10亿的回购计划已经确定延期到2024年6月25日,当前刚完成了5.4亿的回购,还有4亿多的预算。
如果股价狠跌一下,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中核钛白的回购成本将大大降低,能省不少资金。
至于这件事情最终可能的严重性,灰鸽以为可能不一般。
首先是立案时间不一般。
这是新证监会主席上任后,各种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的意见出台后,证监会需要向投资者兑现自己承诺的一个典型,力度肯定要比之前的大。
其次是调查对象不一般。
两家证券公司同时被查,这可能涉及到上市公司实控人与证券公司之间某些不正常的“鱼水情”,夯实“看门人”是证监会今年以来重点强调的,顶风犯案的后果必定轻不了。
再次是环境形势不一般。
过去一年多来,普通投资者很生气,股市弥漫着不满和对抗情绪,这些情绪需要通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大力打击才能抚平。
可以认为,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以及两家券商公司这次是撞枪口上了。
当然,最终的谜底还得等证监会来揭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白的黑不了,黑的也白不了,证监会不会放过一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