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佳 张勤 赵怡
摘 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周边乡村风貌也亟需建设与发展。本文基于庄行郊野公园、海星村、塘湾村和聚源桥村等具体实践,从乡村风貌提升的背景及面临的问题、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重要作用、大都市区乡村风貌管控的价值认知及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策略和路径等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深入探索,归纳提炼出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五大核心提升管控要素:乡村道路修复、重点界面重塑、公服区域复合、驻留节点构建、导视标志植入。以风貌要素为依托,构建立足此时此地的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分级管控标准,并对乡村风貌规划设计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上海市周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提供参考借鉴。
0 引言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过去乡村规划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乡村布局规划或美丽乡村建设等单一尺度的考量,而对于微观层面的乡村风貌塑造和乡村景观空间规划控制引导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现有研究及规划引导,如何在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轮驱动下,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中,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完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打造全域全要素的乡村原真风景,是本文重点研究探讨的内容。
1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内涵及重要意义1.1 乡村风貌内涵及相关研究乡村风貌的物质内涵极为丰富,通常指地方性的文化景观及这些景观在空间上的集体表达。由此,乡村风貌要素同时包含聚落及其周边的自然与人文要素。
基于国内外乡村风貌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有学者从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视野进行研究,前者着眼于乡村空间布局、形态秩序和美学效应等理论研究,后者侧重乡村空间演化规律、结构模式和发展趋势等尺度研究[1];有学者从大地景观、聚落(自然村)、建筑物3个方面研究,认为大地景观主要由山、水、植被3个因子构成,乡村聚落由街道空间、开敞空间表达,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层数、色彩、屋顶形式等是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关键要素;还有学者从实施与管理角度,将风貌要素分为协调引导要素、刚性控制要素和宣传引导要素等[2];也有学者认为风貌在本体上是人类对客观物质环境产生的意识反映,是融合了经验与现象的日常性感知[3]。
基于现有研究,笔者从乡村风貌内涵入手,梳理相关研究与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文为本,以乡村景观特色为基础,探索性地提出便于实操且适应大都市周边乡村实际的风貌规划管控标准。该标准以五大要素为抓手,整合现状情况,衔接地区发展需求,最后以4个实践案例简述应用效果。
1.2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重要意义上海大都市区周边乡村由于缺乏引导,乡村现状建筑风格各异,村落风貌良莠不齐,乡村历史文化底蕴逐渐消失,乡村归属感逐渐丧失。
针对这一现象,为更好地践行生态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些年来,上海市政府陆续开展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塑造高品质的乡村风貌成为示范村建设的重要议题。上海市各相关委办局同步相继印发了《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上海市村民住房方案图集》和《上海市村庄设计导则(2020)》等相关文件[4,5,6],旨在通过挖掘和培育江南文化,重塑回归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田园风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乡村风貌管控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在地化”“在地性”成为近几年讨论的高频词汇[7]。笔者团队在庄行郊野公园、塘湾村、海星村和聚源桥村开展探索实践,制定配置标准,对公服设施、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提出管控引导要求,通过挖掘本土特色,明确乡村发展方向,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
基于此,笔者提出立足“此时此地”的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引导标准[7],结合当地特色乡土,把控细节,提出对标性的风貌引导规划准则,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稳步提升乡村风貌,使上海进一步向着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2 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价值认知2.1 文化价值——基于海派文化的传承与重塑乡村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现有乡村海派文化资源进行传承,融入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针对各个乡村最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和文化特质,差异化传承乡村风貌,夯实乡村振兴的步伐。
保留乡村内部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通过“回归自然、自然而然”的创作手法,明确乡村生态肌理和人文风貌,因地制宜地开展全域全要素生态布局,还原乡村自然景观风貌,形成农民生产生活与乡土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活模式。
通过乡村风貌管控提升的路径,海星村、塘湾村和聚源桥村结合本身现有海派文化、特色产业及村民意愿,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在地化重塑[7],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进而提升乡村活力,使村落自身得以重塑再生。
2.2 空间价值——从独立到融合的新组织逻辑乡村空间的组织关系,首先需要站在“人”的视角,即人们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如何在其中进行日常的工作生活;其次是要素之间的串联互通,即如何将各类要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结合人们的需求就地取材,利用乡土材料对村内重要场所进行改造重建,提升公共空间活力[8],并适时融合棋牌室、茶室、健身场所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延续当地乡土人文空间,塑造与乡村和合的空间价值,改善乡村生活状态,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结合建筑、构筑物、农田、水系与道路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村落历史文脉、地域肌理和公共建筑的解析,形成由内而外的空间关系,在空间形态上呈现从平面到立体、从独立分裂到融合贯通的新组织逻辑[9](见图1)。
2.3 社会价值——富有活力的乡村生活新样板乡村风貌提升管控融合了村民、政府、规划师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10],规划师依托乡土文化,结合各方诉求,通过对乡土元素的进一步挖掘,借助公共建筑改造、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加强村民参与家园建设和风貌塑造的积极性,打造富有活力的乡村生活新样板(见图2)。
乡村风貌提升后,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乡土味道深得周边市民青睐,为周边市民周末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活动场所,使更多具有乡旅情怀的市民走近乡村,体验乡村生活,实现乡村与都市的良性互动(见图3)。
3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面临的问题及辨析3.1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面临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针对五大要素对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乡村道路:现状大多数穿越乡村的道路及两侧绿化层次不够丰富,缺乏生机,一些乡村道路和沿路绿化以城市道路选线的理念和方法布局,缺乏乡土气息,并且破坏了乡村环境的自然肌理,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严重影响乡村日常生活质量和乡村风貌质量。2)重点界面:主要包括水、田、林、宅4个方面。现状大多数河道两侧景观种植品种单一,色系简单,亲水平台缺失,滨水环境有待提升。现状农田与林地种植模式与色彩简单,种植种类不够丰富,布局杂乱无序且缺乏地方特色。民宅建筑各异,院墙形式缺乏管理,海派建筑风格未充分体现,整体界面不够协调。3)公服区域: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2类建设用地区域。现状个别公共区域建筑风貌较好,但整体建筑风貌有待提升,周边环境也有待改善。4)驻留节点:主要是针对村民日常驻留的村道交叉口和驿站等节点空间。现状节点空间缺乏特色,且标志物不成体系,材质缺乏乡土味,环境也亟需改善。5)导视标志:主要针对现有标识标牌和小品与户外家具等,现状标识标牌整体混乱、辨识度低,现状小品与户外家具较少,且整体风貌及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整体而言,五大要素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现状道路景观简单,界面形式单一,区域风貌混乱,节点特色缺乏,标志体系缺失。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乡村风貌提升管控。
3.2 乡村风貌要素管控的核心问题辨析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常包含生产、生态、生活,三者密不可分、互相融合[11]。如何改变过去村庄布局或美丽乡村建设这种单一乡村规划模式,进行全域全要素资源整合对于大都市区周边乡村地区空间优化与重构显得尤为重要[1]。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乡村风貌管控要素的分类主要围绕“田、林、水、路、村(宅)”等基础设施开展[12],但大多只是局部统一,全域全要素的乡村风貌未能整体呈现。因此本文针对乡村地区提出近人尺度的规划管控标准,以“乡村道路修复、重点界面重塑、公服区域复合、驻留节点构建、导视标志植入”五大要素为出发点,结合使用者需求导向,提出全域全要素风貌管控措施,引导乡村风貌进行高标准建设。
图1 乡村多元要素互联互通的空间组织模式
资料来源:项目团队成员自摄。
图2 富有活力的海派乡村生活样板
资料来源:项目团队成员自摄。
图3 满足不同时段使用功能的公共空间
资料来源:项目团队成员自摄。
其中关于风貌提升管控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即“使用者”。首先是村民,即村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如何在其中进行日常生活;其次是基层工作者、乡村企业家和规划师,他们如何使乡村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贯通,带动乡村高效发展。最终,通过村民、基层工作者、企业家和规划师等共同参与,塑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及愿景。
4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策略和路径4.1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目标结合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风貌特征,立足此时此地,依据村落现有风貌和村民意愿,整合“水、田、林、路、宅、小品、标识标牌”等管控类别,以“塑造升级版的乡村新风貌”为理念,以五大要素为落实点,完善建设机制和管控标准,结合规划实施方案及乡村特色主题进行在地化重塑,全面促进风貌升级(见图4)。
4.2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策略结合乡村风貌提升管控各要素,通过层层递进、分级指引,切实考虑村民需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考量:首先,结合政府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充分挖掘提炼当地特色符号、历史文化和元素,制定适应当地的规划管控措施。其次,根据当地乡村特色风貌肌理,结合本土材料,在协调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突出村庄特色风貌为前提,强化当地建筑及公共空间,尽可能地呈现乡村原真风景。再次,做好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工作,协调整个片区统筹发展,使成片乡村互联互通,形成村落差异化发展。最后,对每一类要素提出具体的提升管控要求与引导标准,实现乡村道路修复后形成完整风貌环、重点界面重塑后协调整体风貌环境、公共区域复合后完善2类建设用地风貌形态、驻留节点构建后打造完整驿站体系、导视标志植入后建成完善导视系统,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管控准则促进规划实施(见图5)。
4.2.1 乡村道路修复的管控标准结合穿越乡村的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2个管控类别,对景观绿化、路面铺装、桥梁景观和路灯造型4项内容进行评估。城市道路作为连接乡村的骨架,应以安全出行为主,季相色彩应简单,分隔带采用“灌+草”模式,划示线以标准白、黄划示线为主。乡村道路宜重视景观设计,季相色彩应多样,乡村主路可施行一路一景、移步异景,路面铺装可根据需求采用沥青、水泥、砖石铺面,划示线可依据游览线路形成彩色划示线游览环,桥梁、路灯等建设以砖、石、木材为主基本呈现乡土风格,也可依托宅间路设置或者新建独立健身步道,最后的具体实施落位应和管控相辅相成,互相对应。
4.2.2 重点界面重塑的管控标准为了保护和延续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传承和弘扬海派江南文化,对大都市区周边乡村进行重点界面重塑,主要包括河道界面、农田界面、林地界面和民宅界面重塑。
上海拥江面海、水网密布,河道界面重塑显得尤为重要。河道界面重塑主要针对村落周边水系,结合河道等级及其沿岸空间布局从驳岸形式、水岸空间、堤岸绿化3个方面进行提升管控。靠近城市道路、村主路的河流可采取硬质驳岸,有空间的沿线设置滨河漫步道,丰富水岸空间;靠近民宅、农田和林地的河流采取软质驳岸,保留其自然风貌景观,并在其视野开阔处、人流汇集处、水面开阔处等适当布局水岸节点空间,使其留得住人、聚得住人。
图4 乡村风貌升级打造策略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农田界面重塑是对村落或近村主要道路沿线的农田区域进行整理,主要从农田肌理和农田微景观2个方面进行提升管控。农田肌理通过农田地景、种植模式和季相色彩3个标准落实。农田微景观也称“小三园”,可通过田间路路边、村落边缘、村宅周边和废弃荒地等边角种植区域及乡土种植种类进行落实。
依据村庄内各组团周边环境、空间布局特色进行林地界面重塑。主要包含林间绿化和林下空间建设,林间绿化主要以种植模式和季相色彩为标准,林下空间主要以慢行空间和休憩空间为管控标准,设置林下休闲座椅、驿站等休憩场所,提高林下空间使用效率。
上海乡村地区民宅多为以江南文化为主体的多元融合的独幢式建筑。民宅界面重塑主要从立面色彩、墙体材质和院墙形式3项管控内容着手,根据其所处文化圈特征,结合村域地理位置及发展布局按照重点区域和其他区域近一步分类管控。重点区域民宅在保持江南民居风格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特色进行管控实施,或粉墙黛瓦、或质朴天然、或有院无墙、或紧凑实用;其他区域以乡土材质建造并与周边环境融合即可。
4.2.3 公服区域复合的管控标准公服区域主要是指公共活动区域和商业服务区域2类建设用地,根据乡村人口规模及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弹性配套公服区域。结合《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在慢行可达的空间范围内,通过重点区域和其他区域对管控标准进一步划分。重点区域应尽可能满足各年龄段村民需求,实现公服配套的复合共享,铺装、标识和围墙等结合自身特色,承载海派江南文化元素,体现江南风貌;其他区域应以小尺度、优先补齐基础配套为主,围墙或铺装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即可。
4.2.4 驻留节点构建的规划管控标准通过节点构建可串联分散的田、林、水、宅等界面景观,驻留节点构建主要为重要交叉口节点和驿站节点的规划建设。
重要交叉口节点主要从标志物和绿化景观2个方面进行规划管控,包括门户交叉路口、主题交叉路口和重要交叉路口等,其中门户交叉路口和主题交叉路口主要从功能、主题、体量和位置4项标准进行评判,重要交叉路口主要从功能、主题、体量和形式4项标准进行评判。门户交叉路口重点突出展示性,设置代表乡村文化的形象元素;主题交叉路口重点突出乡村特色主题[13];重要交叉路口主要突出乡野,通过造景,提升乡村风貌景观。
驿站宜均匀布置在道路环线上,选用合适的木、石、竹等乡土材料,通过功能、选址、规模、材质和风格5种规划手段确定设置一级驿站或二级驿站。一级驿站规模一般控制在60~120m2,功能复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例如巴士等候点、无人售卖机、休息厅、文化展示屏、网红打卡点等,通常选在乡村出入口、主要游览线上或人流集中处。二级驿站一般不大于60m2,功能较为单一,一般为网红打卡点、休憩点或乡村景观视线点等,通常选在游览线上或乡野特色点处。
图5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技术线路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2.5 导视标志植入的规划管控标准依托主要交通流线设置导视标志,导视标志包括导视系统、小品与户外家具2项内容。
导视系统分为基本标识系统和辅助标识系统。基本标识系统包含引导类标识和识别类标识。引导类标识主要包括位置名称标识(村口标志、村组标牌、重要路口标牌等)、目标方向与距离标识(村庄指向标牌、特殊场所指向标牌等)、道路与河道名称标识;识别类标识主要包括地图导览(村庄导览、景观场所导览等)和场所名称标识(景观场所、商服中心、公共活动场所等入口标识)。辅助标识系统包含定点类标识、描述类标识和限制类标识3种。定点类标识是对设施及其所在方向的指引;描述类标识是指场所注解(历史、理念等)、说明注解(公约条款、广告宣传等)和党建宣传;限制类标识主要包括警示标识和提示标识。
小品与户外家具主要是对建筑小品、路灯、座椅和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管控。利用乡土材料,遵循乡村自然生态,结合周边景观环境及其使用目的因地制宜,灵活设计,以营造不同的氛围产生不同的效果。
4.3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的要点4.3.1 站在人的视角,完成乡村界面与公共空间的提升乡村风貌提升管控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首先应以人为核心,以乡村本土文化为载体,在现有村落布局模式的基础上,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进行有益探索。通过整合现状与规划用地情况,依托村域内的“田、林、水、路、宅”等界面,以及健身点、棋牌室、茶室等公共空间,结合乡村现状风貌及村民意愿,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具有本村特色亮点的元素,结合具体的可操作路径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方法搭建融合贯穿、层层递进的风貌提升管控策略,制定适合本村发展的个性化风貌提升管控方案。
4.3.2 结合具体空间,完善适合本村的实施方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风貌根据各类空间要素的自身特点,结合现有风貌,依托乡村本土文化,梳理、归纳、提炼乡村核心历史元素,对各类要素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指引和分级管控要求,结合《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中确定的乡村风貌类型,针对性地提出分类分级管控引导标准,并与规划建设相衔接,落实适合本村风貌的实施方案。
4.3.3 聚焦空间组织,延续和强化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模式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又可以分为建筑、构筑物及基础设施等为主的实体要素,乡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围合形成的空间要素,公共建筑、海派文化及特色风貌区等组成的人工要素,以及乡村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田、水、林等形成的自然要素。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空间组织关系,将各类要素互联互通,实现乡村风貌要素指引形成的“效能”目标,营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水乡空间,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及乡村整体配套建设。
5 乡村风貌提升管控实践探索基于对庄行郊野公园、塘湾村、海星村和聚源桥村现状的研究,笔者团队了解到上海大都市区周边乡村区别于其他地区传统乡村依靠土地全农属性的特征,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宅基地的集中,现有保留村庄多位于“一江一河”生态保护区内、现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外来移民很少,因此乡村的本土文化保存较好。这些延续下来的海派乡土文化恰恰是本次乡村风貌提升管控重要的根基(见图6)。
奉贤区庄行郊野公园紧邻黄浦江,区域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民宅邻田傍水,与之交相辉映,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区。庄行郊野公园内用地以耕地、林地和河湖水域为主,另保留部分集中连片特色风貌村。
结合乡村所处风貌区,利用乡土材料、本土植物积极打造路旁、村旁、宅旁、水旁绿化景观及小品标识,完善优化服务设施,塑造邻里空间,同时融入乡村特有海派文化,使建筑尽量保留原生态,通过水、林、田、宅等交织分布打造自然艺术效果。对现有乡村资源进行传承并融入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建设特色组团,形成农民生产生活与乡土生态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活模式。同时设立环形慢行流线和节点驿站及导视系统,以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和吸引游客体验(见图7)。
塘湾村、海星村和聚源桥村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紧邻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涵养林,东靠长江,北临江苏,具有滨江靠海乡村独特的海派江南文化特质。结合3个村庄地理位置,笔者考虑将其串联互通,施行差异化联动发展,后期可带动周边乡村积极融入,使整体风貌区保持完整。
3个村庄内现状民居质量普遍较好,仅有少数建筑立面破旧、违搭违建,美观性欠佳。规划师立足此时此地,按照乡村现有风貌和村民意愿,依据当地海派文化、特色产业,通过重塑围墙、梳理道路、整理水系景观、筑造具有乡村韵味的情景氛围等手段对村域进行整体提升,并结合现有资源对公共空间进行在地化重塑,进而使塘湾村做强“一朵花”、海星村做强“一对蟹”、聚源桥村做强“两朵花”提升乡村活力使其得以重塑再生,高质量提升乡村风貌,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见图8)。
4个乡村风貌提升管控整体依据上位规划,充分尊重当地生态环境、自然地貌、民风习俗、历史文化等特征,始终坚持从人在村中生产、生活的视角出发,遵循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依托生态基底构筑路、水、田、林、宅、公共空间、小品、标识等多元要素共同组成的乡村生态网络,结合村庄现有产业资源及村民需求,实施差异化引导,实现一村一景、移步异景,在保留乡村原真风景基础上,促进乡村风貌全面提升。
6 结语如今在乡村地区各类规划设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避免对乡土环境的破坏,使各项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尽可能地呈现乡村原真风景,亟需对整体规划风貌进行总体把控。因此,本次结合对上海大都市区周边4个乡村风貌的研究,从现状乡村风貌提升面临的问题、风貌提升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风貌价值的认知和风貌提升的要点等方面,采用科学的管控手法,依据上位规划,通过“乡村道路修复、重点界面重塑、公服区域复合、驻留节点构建、导视标志植入”五要素的构建,形成近人尺度的乡村风貌管控体系分级标准,规范乡村风貌设计成果,保障乡村风貌高效提升,完善乡村景观风貌的空间形态和管控水平,促进乡村风貌规划设计的科学化和条理化,全面促进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升级。
图6 研究范围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7 庄行郊野公园风貌管控引导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8 塘湾村风貌管控引导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原标题:大都市区周边乡村风貌提升管控研究——以上海市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例
作者简介:*贺佳,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张勤,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高级工程师。赵怡,上海创霖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二所规划师。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优化和规划关键技术”(编号:2018YFD1100802)
来源:《小城镇建设》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