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毅:曾是两省的省委书记,不搞特殊,儿子仅是副科级

热情的小狐狸 2024-12-08 05:08:31

段君毅在重庆的工作贡献

段君毅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被任命为中共重庆市委常委,此时的重庆正处于战后重建的关键期。他面对的首要任务是快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以缓解战争带来的经济创伤。

他首先聚焦于重庆及周边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受损严重的重工业和制造业。段君毅亲自主持召开多次会议,邀请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官员参与,共同商讨如何恢复生产力。他强调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来进行企业恢复,确保公有企业的稳健发展同时,也不忽视私营企业的重要性。

除了直接的经济措施外,段君毅还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恢复与发展。成渝铁路的建设便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段君毅多次到现场考察,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深入讨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段君毅的推动下,成渝铁路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更重要的是为西南地区的物资运输提供了便利,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推动机械工业的发展

1960年,段君毅被任命为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及党组书记。当时,全国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机械工业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技术水平低等现象较为普遍。段君毅到任后,第一时间召集部内的技术专家、管理干部和地方代表,梳理全国机械工业的基本情况,明确了调整工作的总体方向。他提出,要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既要稳住现有生产体系,也要推动产业升级。

段君毅组织制定了一份机械工业调整工作规划。一些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企业,他果断建议关停或整合,将资源集中到技术先进、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同时,他推动对部分生产长线产品的企业进行转型,鼓励它们研发和制造市场急需的设备,提高行业整体的供需匹配度。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他经常主持会议,与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段君毅强调,调整工作不能只看眼前,要从全行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对于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他积极协调,推动达成共识。

段君毅在行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主张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他推动在重点企业内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针对行业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集中攻关。

在他的主持下,机械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些骨干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例如,原本生产能力较低的某重型机械厂通过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产能提升了一倍,并成功研发出当时急需的大型机床设备,为国家的基础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川省的经济建设与三线建设

1970年8月,段君毅被任命为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担任了多个与经济建设相关的重要职务。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三线建设是国家的战略重点,而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地区之一,承担着大量工业和科技力量转移的任务。

三线建设的任务复杂,涉及军工企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段君毅首先与省内各部门密切合作,对四川省现有的资源分布和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研。他组织了一支由经济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工作组,逐一走访了多个工业基地和山区规划点。

在三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段君毅特别注重统筹规划。他主持多次协调会议,与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驻川企业的负责人共同商讨项目落地问题。针对大型军工企业的选址,他反复考察地形地貌、水电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确保工厂既能隐蔽于大山深处,又方便物资运输和人员流通。他还协调地方政府,为三线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如修建厂区道路、建立职工生活区和提供医疗教育服务。

除了军工企业,段君毅还推动了一批民用工业项目的建设。他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军工产业,必须培育多元化的工业体系。他支持在四川山区建设了一系列水电站,还推动了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段君毅鼓励省内高校与三线企业合作,设立工程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三线建设培养技术骨干。他还推动了一批技术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当地技术人员和工人授课,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在三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段君毅特别注重地方与中央的协作。他多次亲自向中央汇报四川的建设进展和面临的困难,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中央有关部门对四川的建设情况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派出工作组来川指导。在段君毅的努力下,四川三线建设的步伐稳步推进,多个重点项目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河南省的工作与个人生活态度

1978年,段君毅被任命为河南省委书记。回乡担任要职,本应是亲朋好友欢聚的好机会,但段君毅却在上任之前就特意给家人写信,明确表示不希望他们来拜访。他在信中嘱咐家人不要因为他的新职务而打扰他的工作,并让儿子转告其他亲戚,“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影响他人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后,段君毅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是主要支柱,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还不高。段君毅上任伊始,便深入到各地开展调研,他亲自走访了不少农村和工厂,与农民和工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困难和需求。

工作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高标准。他经常告诉省委的干部,“政策文件要通俗易懂,让农民和基层干部都能看懂,这样政策才有意义。”为了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他组织了多个工作组到基层督导,确保每一项计划都能按时推进。

虽然工作繁忙,但段君毅始终坚持他的家庭原则。早在建国初期,他便告诫自己的儿子段存让,“要靠自己,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不要依赖家人。”段存让一直记住父亲的教诲,在河南工作期间,也从未向父亲提过任何私人的要求,更不因为父亲的身份谋取任何特殊待遇。在老家,段存让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即便是后来担任副科级干部,也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资历,而不是因为父亲的关系。

段君毅对孙辈同样严格。他的孙子是村里的基层干部,从没有因为家庭背景获得特殊优待。段君毅常说,“不靠父母,不靠长辈,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这种家教在段家成了铁律,无论是他的儿子还是孙辈,大家都遵守得非常自觉。

北京工作及晚年生活

1981年,段君毅被任命为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彼时,北京作为首都,面临着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和挑战,既要为全国树立榜样,也要在建设和管理上解决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段君毅到任后,迅速着手推动全市的多方面建设,明确提出“首都建设不仅要有先进的经济发展,还要注重政治思想、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在政治思想建设方面,他要求北京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特别是针对年轻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培训。他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同时组织了多场针对性学习活动,结合首都的实际情况,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针对环境美化问题,段君毅组织了一系列城市环境治理工作,涵盖街道清洁、老旧社区改造和绿化工程等多个领域。他亲自带队走访了多个城区,与市政部门、社区干部以及居民代表交流,听取对环境整治的意见。为了提升北京的绿化覆盖率,他推动了多个公园和绿地的建设项目,同时加大了城市道路两侧植树造林的力度。

科学文化建设是段君毅工作的另一重点。他推动了多个文化设施的升级和新建项目,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休闲场所。在他的努力下,北京的图书馆系统得到显著扩展,多个新的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相继建成或改造,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娱乐资源。

在他的领导下,北京的环境更整洁,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市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各级干部,都对他的工作作风和成效印象深刻。2004年3月,段君毅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1]葛星辰.段君毅的革命足迹——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3):20-22

0 阅读:12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