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香港市民眼中的林郑月娥,五年特首路,香港倾颓时力挽狂澜

热情的小狐狸 2024-12-10 05:19:10

2017年,林郑月娥被任命为香港第五任特首。7月1日,林郑走马上任。在职的5年中,香港经历了几次非常严重的社会风波,林郑的处理方式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2022年林郑即将卸任,她公开表态自己无意连任。此言一出,香港社会议论纷纷,有人敲锣打鼓额手称庆,更多的人却心情复杂,对她无限惋惜。

对于林郑月娥在任时期的表现,一位香港市民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那么在他眼中,林郑月娥这位前任女特首,究竟就是功劳大还是过错多呢?

一、普通港人眼中的女特首

在2022年林郑宣布放弃连任后,一位来自香港本地的时事评论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林郑在位期间的香港社会出现了不小的动荡,这不是她的过错时,是西方势力有意搞乱中国和香港。

另一件大事是疫情,整整3年的病魔侵袭,扰得世界不得安宁,香港当然不能幸免。这位市民认为,林郑在这个特殊时期上任,本身面对的困难就很大。他认为林郑就像托孤时的诸葛亮,在最为难地时候接下重任。

林郑接棒特首一职时,香港政府机构内部和社会中要求三权鼎立的呼声很高,这对于当时的司法和立法界影响非常大。这些西方倾向导致政府权力分散,很多政令都无法上传下达顺利执行。

2019年,又发生了耸人听闻的颜色革命。在西方势力的暗中支持下,乱港分子暗中勾结肆意妄为,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正是在林郑的指挥下,香港用了1年时间才逐渐恢复平静。

而疫情对于香港社会和经济的打击也非常沉重,为了安抚民心,说服个人意志爆棚的港人配合检疫和筛查,林郑带领香港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最终也遏制了病情蔓延。

除此之外,推行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出台各项惠民政策等也都出自林郑这一届政府之手。这位市民认为,很多港人对林郑心怀怨恨,还是受了西方媒体的抹黑,被极端言论牵着鼻子走。

林郑月娥在任时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在力挽狂澜。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沉淀,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香港的变化和成就,才能真正评判林郑的功过。

二、女特首是如何炼成的?

我们来梳理一下林郑月娥一路走来,是否真的如这位市民所言,她是为香港鞠躬尽瘁、了不起的巾帼英雄呢?

在就职特首前不久,林郑刚接受了央视的独家访谈,通过这档节目,可以作为了解这位女特首的起点。

林郑在香港出生,从港大毕业后也就进入了政府工作,然后职务一路升迁,2007年被任命为了香港发展局第一任局长。在进阶成为政府第一人前,她的职务是政府司司长,职位仅低于特首。

林郑月娥家里孩子很多,她是家里的四姑娘。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大家挤在湾仔破破烂烂的房子里,狭窄逼仄的板房里连基本的冲水厕所都没有,更别提电梯了。群租房的楼道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环境非常嘈杂混乱。

早年林郑的理想不是从政,而是像鲁迅一样学医救民,这是受天主教学校“仁爱”观的影响。后来升大学,她考入了港大社工系,一年后又改换专业念起了社会系。一切好像冥冥之中有天意安排。

被记者问及从政的原因,林郑坦言,做政府官员的影响力更大,做起事来阻力更小。“为社会办事”是她一直的理想。

截止2017年,林郑陆陆续续担任了20多个职务,几乎涵盖了香港政府的所有领域,所以她担任特首后,对香港各行各业和政府机构情况非常熟悉。

林郑坦言,自己之所以能够从一众优秀的港府公务员中脱颖而出,还是观念上比较大胆,有创新精神。特别是一些别人说难办的事,她更愿意花时间去寻找解决之道。

在升任特首之前,林郑已经是个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女强人了。80年代时,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一事展看了坚苦的谈判,林郑就是中方的随行人员,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这一历史性事件。

二十世纪末的金融风暴时,林郑担任库务局副局长,这场世界级的金融危机也被她成功化解。2003年爆发的非典,林郑正好在社会福利署任署长,对于这次疫情她的应对措施及时有效,得到了政府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港府中,林郑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好打得”,是说她做事有态度,敢硬碰硬不服输。随着职位越来越重要,林郑负责的层面也越来越高,但深入前线、亲力亲为的办事作风她一直没变。这一点在高层领导中尤为难得。

林郑有个习惯,就是鼓励市民给她写信,每封寄到她手里的信必定阅读,这样她就能更好地了解基层百姓的心声和诉求。特别是一些非常细节的问题,如社区垃圾处理,到她这个级别的领导是接触不到的,通过民间来信就可以了解一二。

在刚接手发展局局长的时候,林郑遇到了职业生涯最大的难题——拆迁。按照当时的政府规划,搬迁到新的中环码头后,废弃的老皇后码头就要进行拆迁工作,以便腾出更多的建筑用地进行其他规划。

但因为皇后码头是香港比较有年代的建筑,一些港人便聚集在码头,无声无息静坐以示抗议,甚至还用到了绝食的方法。

为了平息民怨,林郑亲自走到示威队伍前,苦口婆心地解释拆迁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坚决地表达了政府的态度——为了发展一定要拆,最后事情圆满解决。

其实对于这类事件香港政府一直很头疼,视之为烫手山芋,最容易爆雷。林郑新官上任就下了一盘好棋,大家送给她一个外号“拆弹专家”。

另一件恶劣的社会事件也在林郑手中解决了,那就是2014年的占中。在与乱港分子的谈判中,林郑态度非常强硬——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不同挑衅。

也许正是她在处理一次次突发事件中亮眼的表现,才最终成为了香港的首任女特首。

三、关关难过关关过

成为特首后,林郑肩上的单子更重了。曾经经历过的事又再一次重现,比如疫情和暴乱,而这时的林郑更加处变不惊、胸有成竹。但高处不胜寒,不可避免的非议和责难也随之而来。

2019年的修例风波将林郑推送了风口浪尖,从来不惧怕斗争的她,这一次仍然毫不畏惧地站到了最前线。

早在2003年的时候港府就有颁布《国安法》的打算,但那时反对势力太强没有成功。后面的几届政府都不敢涉足这个雷区。

林郑也清楚地看到,这件事已经不是香港人是否同意的问题,而是国家安全遭到外来势力干涉,制度和主权受到挑衅,所以基本法修定势在必行。

消息传出后,香港一度进入了至暗时刻,各种暴乱事件愈演愈烈,林郑陷入了舆论的暴风眼。那段时间她彻夜不眠,一直在寻找应对之策,看到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学生也纷纷加入,她更是痛心不已。

虽然这件事最终得到解决,但林郑因此也受到诟病,很多人因此完全否定了她过去为香港做出的贡献。但对于她来说,对得起自己的初衷最重要。

四、女强人也是合格的母亲

林郑月娥名字前的“林”是丈夫的姓氏,她的另一半叫林兆波,曾经在林郑的母校港大担任教授。

80年代林郑到剑桥深造,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在骑自行车时摔伤到医院治疗,林兆波等香港学生到医院慰问,两人因此结缘。

为了妻子的工作,林兆波放弃了海外的职务,追随着林郑的脚步回到香港,拿到了港大的聘书。夫妻感情很甜蜜,陆续生育了两个儿子。

谈起对孩子的教育,林郑非常自信。她表示在很多忙碌的香港家庭,请工人代为照料是很常见的事,但在孩子的照顾上林郑从来没请过工人,连煮饭等杂事都是亲力亲为。

孩子13岁那年在英国念书,因为学业问题出现了一些情绪,当时林郑正面临升迁,需要集中精力处理很多事务。为了不耽误工作,也为了陪伴孩子走过最艰难的时期,她毅然提出调职,放弃了这个升职机会。

所以两个孩子在成长时期与母亲关系非常亲密,从没觉得家里有个女强人就少了温柔的母爱。大儿子即使到了26岁,每天还是会和母亲煲电话粥,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

都说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个好女人,反过来也一样。林兆波对林郑的工作百分百支持。在竞选特首期间正逢外国的情人节,林兆波给妻子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还被网友大量转发。这件事给了竞选期间心理压力极大的林郑很大的鼓励和安慰。

卸任特首后的林郑月娥生活恢复了平静,在今年11月,她前往观看了香港版的《咏春》表演。她说这次内地和香港共同参与的《咏春》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两地同根同脉,文化交流能让两地民众心意相通。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央视专访林郑月娥:为自己的家“做得也不太差”

凤凰卫视 凤凰专访|林郑月娥:我不善于斗争也不喜欢斗争 希望下届政府“不怕斗争”

凤凰卫视 林郑月娥接受凤凰专访:风波期间多夜难眠,未料过香港政治如此复杂

深圳特区报 林郑月娥:《咏春》让我看到深港文化交流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0 阅读:0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