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陆军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坦克因其卓越的攻坚、越野、综合火力和装甲防护能力而成为无可争议的陆战之王。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各国陆军集群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对手一直将坦克视为眼中钉,因为它是针对性反坦克武器的明显目标。因此,自坦克诞生以来,各种反坦克武器层出不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世界一流的反坦克武器体系。
建国初期,中国的陆军部队只有一些轻型的近距离反坦克武器,如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为了满足抗美援朝作战的需求,中国紧急仿制了美式火箭筒,并生产了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作为步兵近距反坦克武器。其中,51式90毫米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为150-250米,可穿透100~152毫米厚的装甲。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重量为28.8千克,直射距离为300米,可穿透70毫米/30度的装甲,射速为8发/分。
在此基础上,中国对其进行了改进,并推出了56式,大幅减轻了轮式炮架和身管的重量,提高了破甲能力。朝鲜战争的经验使中国对反坦克作战和反坦克武器装备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向苏联购买了一批反坦克火炮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中大口径反坦克火炮的自行研发工作。50年代中期,中国试制成功了57毫米战防炮,从此走上了自行研制和生产反坦克火炮的道路。
1956年,中国根据引进苏联的85毫米反坦克炮技术资料,进行了改进和研制,成功推出了56式85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并投入生产装备部队。这种反坦克炮可发射穿甲弹和碎甲弹,直射距离为945米,可以正面击毁同期国外的主战坦克。同期,中国还按照苏联提供的RPG-2反坦克火箭筒技术,仿制出了56式反坦克火箭筒,大量装备了解放军陆军步兵分队。这种反坦克火箭筒的口径为40毫米,火箭弹的直径为80毫米,全重为4.55千克,有效射程为15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152-180毫米,在有效射程内可击穿当时各国主力坦克的正面装甲。
1967年,中国自行研制的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定型投产,该炮全重为30千克,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直射距离为300米,破甲弹的最大射程为1000米,破甲厚度为120毫米/65度,威力比56式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连属火炮,它可以有效地增强了解放军步兵分队的反装甲及攻坚作战能力。
在同期,中国根据苏联提供的RPG-2反坦克火箭筒技术,仿制出了56式反坦克火箭筒,并大量装备了解放军陆军步兵分队。这种反坦克火箭筒的口径为40毫米,火箭弹的直径为80毫米,全重为4.55千克,有效射程为150米,垂直破甲厚度为152-180毫米,在有效射程内可以击穿当时各国主力坦克的正面装甲。
1967年,中国自行研制的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定型投产,该炮的全重为30千克,炮身和炮架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直射距离为300米,破甲弹的最大射程为1000米,破甲厚度为120毫米/65度,威力比56式有了较大的提高。作为连属火炮,它可以有效地增强了解放军步兵分队的反装甲及攻坚作战能力。
这种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跟踪,手动操作,有线制导,射程为400-2000米,飞行速度为85米/秒,破甲厚度为120毫米/65度。这种型别的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武器技术领域的空白,并为国产反坦克导弹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70年代后期,中国参照苏式AT-3反坦克导弹改进研制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实现了定型并装备了部队。
该导弹重量为11.3千克,采用线控制导,最大射程为3000米,飞行速度为120米/秒,破甲厚度为400毫米,适用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它是解放军陆军大量列装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对于提高解放军步兵中远距离反装甲作战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后来对该型反坦克导弹进行不断升级,将手控线制导改为红外半主动跟踪制导,并陆续发展出B、C、D、E等系列,使战技性能达到第二代水准。
此外,国内在同一时期还研制成功了75式10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其中前者采用轻型越野车搭载,直射距离为580米,破甲弹有效射程为1100米,射速为5~6发/分,破甲厚度为180毫米/68度。后者全重为34.3千克,直射距离为500米,破甲厚度为150毫米/65度,被装备到步兵营级编制。
另外,国内还研制了74式火箭布雷车来布设反坦克地雷。该车采用CA30型6X6越野车为载具,车上有5根导轨,共10发74型284毫米火箭布雷弹,每弹装10枚反坦克地雷,最大布雷距离为1500米,射速为10发/15秒。通常4台布雷车为一组,一次发射可构成正面宽400米、纵深长400米的反坦克雷场,用以延迟或阻止敌坦克和装甲车辆部队前进,同时为其他反坦克武器创造有利战机。
后续装备的83式布雷弹内装10枚72式反坦克地雷,最大射程3500米,一次可构筑700X500米反坦克雷场。70年代末,国内研制成功第二代79式火箭布雷系统,载具仍为CA30型越野车,发射架为桁架式,用钢管焊接成8个发射框,上下两排,每排4框,可装填和发射8发79式火箭布雷弹。79式布雷弹内装10枚69式反坦克地雷,最大射程2500米,4台布雷车一次可构筑600米长400米宽的反坦克雷场。火箭布雷系统的服役,对于提高解放军战时抗击敌装甲集群大规模进攻的作战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进入80年代,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二代“红箭8”反坦克导弹开始服役。该导弹采用管式发射,弹长875毫米,弹径120毫米,重11.2千克。有效攻击距离3000米,静破甲深度大于8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180毫米/65度,可由步兵携带、履带和轮式发射车、直升机等多种方式发射,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手动操作,有线制导。“红箭8”的研制成功和列装进一步提高了解放军陆军的反坦克作战能力。
1989年,国内自主研制的89式120毫米履带自行反坦克炮交付部队,其采用国产新型120毫米50倍径反坦克滑膛炮,直射距离大于2500米,穿甲厚度大于700毫米,持续射速8发/分,全重30吨,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行程450千米。该炮堪称同期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反坦克火炮,并标志着国内在高膛压火炮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90年代中后期,解放军装甲部队开始大量装备国产96式主战坦克,它是88式坦克的升级版,换装了威力更强的国产125毫米火炮,总体性能已经接近国外第三代坦克,具备与T-80U/90、M1A1、豹II等三代坦克抗衡的作战能力。而新世纪服役的99式坦克则是中国9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第三代主战坦克,采用了优异的抗弹外形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复合装甲,重量超过50吨。它配备的长身管125毫米火炮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等不同类型炮弹,以及激光制导炮射导弹,在射程和毁伤威力上优于同期国外第三代坦克,火控系统也达到了美欧先进主战坦克的水平。
此外,99式坦克的服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的装备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后来面世的99A主战坦克进一步增强了前部及炮塔防护能力,采用了动力更加强劲的1500马力新型发动机,换装了新一代上反式稳像瞄准火控系统,同时采用了具有战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显示与综合的车载信息化设备,具备了战场态势共享、协同攻防、状态监测以及系统重构等功能,在火力、机动、防护及信息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
在90年代后期,解放军陆军步兵分队开始使用新一代国产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以替代先前的反坦克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等。98式反坦克火箭筒长1.19米,重29千克,有效射程为800-1800米,可以击穿400毫米厚的装甲,既可以用于反装甲,也可以打击工事,是我军大量装备的单兵多用途攻坚武器,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在90年代末,国内成功研制出了第三代技术水平的“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并装备了部队。该导弹弹径为152毫米,有效射程为6000米,串联空心装药战斗部,最大静破甲威力可达12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320毫米/68度。它采用了光学瞄准、发射筒发射、电视测角、激光指令传输、三点导向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射手在发射导弹后只需将瞄准线对准目标,制导系统将根据导弹的飞行状况自动发出激光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红箭-9A”是“红箭-9”的改进型,它采用了先进的毫米波制导方式,并配有红外热像装置,能够在夜间或复杂环境下有效地摧毁敌人的重装甲目标。“红箭-9”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采用越野车、装甲车、舰艇及直升机等多种平台载运和发射。在陆军服役的“红箭-9”采用轮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载弹12枚,从目标搜索到发射导弹、跟踪和自动装填等各方面都高度自动化。
“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服役使解放军陆军拥有了更先进、更强大的反坦克武器,为提高解放军机械化部队的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和快速突击作战能力做出了贡献。随着21世纪陆军机械化、合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包括陆航和大口径远程压制火炮的发展,专用型近距反坦克火炮的需求逐渐下降,而轮式战斗车族中则大量采用通用轮式步战车底盘,装备直瞄火炮并具有一定反坦克作战能力的轮装突击炮。
近年来,中国陆军开始装备15式轻型坦克,这种坦克与早期的国产轻型坦克不同,拥有比较坚厚的正、侧面装甲,重量达到35吨,相当于早期的中型坦克。但是,由于采用了高达1000马力柴油发动机,赋予其强大的越野机动性,最高速度超过70千米。15式的火炮为国产新一代105毫米口径坦克炮,可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及炮射导弹,并拥有先进的昼夜观瞄系统,具备与第二代及第三代早期型坦克正面抗衡的作战能力,以及与99A相同的信息化协同作战能力。相对于重型的99A主战坦克,15式不仅装备成本低,重量轻,有利于采用公路、铁路乃至空运进行全域快速部署,同时更适用于在水网、高原等复杂甚至特殊战场环境作战,因而正在成为新时期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部队又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主战装备。
除此之外,中国陆军还开始采用02式轮式突击炮和11式轮式突击炮等新型装备。其中,02式轮式突击炮采用92式轮式步战车底盘,装备86式100毫米高膛压反坦克滑膛炮,其战斗全重19吨,最大公路时速85公里,最大行程600公里,因而既可摧毁敌主战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火力支援,同时具有战略机动性强的优点。11式轮式突击炮采用09式8x8轮式步战车通用底盘,装备1门105毫米坦克炮,重21吨,最大时速100千米,行程800千米。11式轮式突击炮在火力、机动、防护和信息化水平等各方面较02式又有大幅度提高。
中国军队近年来在装备新一代99A和15式坦克的同时,还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成果对现役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坦克进行了技术升级,使其综合战斗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些技术成果包括新型火炮、观瞄系统、新型弹药和炮射导弹、外挂反应装甲模块以及信息化通信设备等。这些改进使得中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有国外的军事评论认为,中国陆军装甲部队拥有数千辆现役主战坦克,在装备规模上已位居世界前列。虽然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坦克具有第三代水准,但是经过改进升级的老式坦克的作战能力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早期服役的59式、69式和79式坦克将被性能先进的15式坦克所替代,因此在坦克装备的质量上,中国陆军装甲部队也将进入世界前列。
在反坦克导弹方面,中国军队近年来公开展示了新一代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重型远程多用途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采用04式步兵战车底盘,导弹置于8联装矩形运输/发射箱内,弹长1.85米,弹径0.165米,X形弹翼+尾舵布局,弹体中部有4片矩形大展弦比折叠弹翼。战斗部重40千克,有效射程10千米,破甲厚度480毫米/68度,可摧毁目前所有国外现役主战坦克,并可打击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等运动目标。红箭-10导弹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中国陆军装备了一种新型半主动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红箭-11”,它由发射筒、红外热成像仪、白光瞄准镜、激光指令发射仪、控制系统以及轻型三脚架组成。导弹形状与“红箭-9”相似,但头部有伸缩式探杆。它采用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具有击穿1000毫米以上垂直均质钢装甲的能力,最大射程估计超过“红箭8”。
另外,中国陆军还最新研制了一种便携式单兵反坦克导弹“红箭-12”。它的发射管长1.25米,直径约170毫米,连其串联式聚能破甲战斗部可穿透1100毫米均质装甲,并具有攻击直升机目标的作战能力。因此,可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军地面部队装备的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在各方面战技性能上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是80年代中期开始组建的新型陆军兵种,拥有多种军用直升机,包括侦察、通信、电子战、对地攻击、运输等机型。反坦克作战是陆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之一,前期主要装备为国产直-9通用直升机加装武器挂梁和火控系统,并携带国产“红箭”-8反坦克导弹,型号为直-9W。2012年,国内自主研制的专用型武装直升机武直-10以及武直T9开始装备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而直T0和武直-19可携带发射国内研制的A K D-10机载专用型反坦克导弹。该导弹的出口型称为“蓝箭-7”,弹径170毫米,重46千克,半主动激光制导,最大射程7千米,静破甲能力大于等于1400毫米均质钢装甲,作战能力与美国AGM-114“海尔法”重型反坦克导弹大致相当。
此外,在近年来的珠海国际航展期间,国内相关研制单位公开展示了“蓝箭-21”以及CM-502KG型等第二代机载反坦克导弹。该导弹采用毫米波雷达与半主动激光复合制导,射程15-18千米,CM-502KG型反坦克导弹重45千克,战斗部重11千克,飞行速度1.1马赫,有效射程25千米。可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包括毫米波雷达主动或半主动引导头以及采用数据链控制的“人在回路中”制导等。它的射程和威力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新型远程反坦克导弹的水平。
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的新一代机载反坦克导弹与武装直升机桅顶毫米波雷达以及机载信息化系统的结合,使解放军具备了战时对敌坦克和其他地面目标实施超视距精确打击的能力。此外,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翼龙”系列和“彩虹”系列在内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也已经具备了从空中打击敌坦克等地面机动装甲目标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金雕CR500”武装无人直升机,该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配备先进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及火控系统,可携带8枚弹重26.5千克、最大射程6千米的“蓝箭-9”空地导弹,其反坦克作战能力已经达到武直-9武装直升机的水平,并具有成本低、易大量装备和集群使用等多方面优点。因此,随着国产无人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一种全新的反坦克作战手段和方式正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服务。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国产反坦克武器装备已经形成了包括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主战坦克以及野战火炮配备的反装甲制导炮弹、末敏弹和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种类齐全、性能先进、多位一体的强大反坦克火力体系。战时,这种反坦克作战能力可以有效地打击和摧毁从前沿直至正面上百千米范围的敌方坦克和装甲车等兵力集群。因此,毋庸置疑,新时期中国军队的反坦克作战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