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连载丨急流勇退:文坛之后便是江湖

长江新世纪 2024-03-05 11:05:26

文章摘自《金庸传》

上期回顾:金庸传连载丨“明报”家族的跌宕起伏

在江湖上打拼久了,人总是会渴望山水田园生活的。这也是金庸笔下小说人物的多数结局,而于他自己而言,如何急流勇退也是一个费尽脑筋的事情。

1968年,《南华早报》欲与《明报》交换部分股权,但是《南华早报》有着英国背景,股权交换之后势必会影响到管理层的相关决策,《明报》向来以立场中立立身,若与《南华早报》交换股权,今后的立场必将偏向英方,这违背了《明报》创报的初衷。所以金庸拒绝了。

1987年,长江实业集团、梅铎新闻集团以及英国麦士维《镜报》集团相继表示想要收购《明报》或是与《明报》合作。但是金庸均未接纳。

1987年,《明报》似乎望见了一个较有前途的归宿:在金庸仍作为《明报》董事长,负责编辑工作3~5年的条件下,电视企业有限公司欲以明报集团现有净利润10倍的价格予以收购。但是这项建议并未及时落实, 最后便不了了之。

1989年,金庸公开表示退休,消息传出之后,立刻引来了《东方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及日本德间书屋等11个机构的收购要约,却都被金庸一一回绝。

有转让之心,但总有一些条件不合适,然而促使金庸退出《明报》的确原因有哪些呢?

(1)年事已高:参与管理运作力不从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金庸实感精力有限,已无法做到年轻时期的殚精竭虑了,因此想趁早为《明报》找一个好的归宿。

1989年,《明报》创立30周年,5月20日,金庸便宣布辞去社长的职位,前往报社的频率一周不过一两次而已。但是金庸明白,报纸和人是一样的,若是任由其这样老化下去,迟早是要垮掉的,所以,趁自己头脑还清醒,是时候为《明报》做一个长期规划了。

(2)读书讲学:少年时期的未圆之梦

1991年,牛津大学诚邀金庸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讲学。这令金庸非常激动,他曾感慨道:“中学时期,牛津与剑桥便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后来的大学梦也在战火的冲击下化为了泡影,这一直是我心头难以磨灭的遗憾。如今,我能得到牛津大学的认可,以教授的身份前去讲学、研究,这对我来说当真是一件幸事。”

随后,金庸便毅然退出了《明报》,携夫人林乐怡匆匆赶赴英国,自此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讲学之路。

(3)新鲜血液:《明报》是时候引进人才和资金了

1991年3月,《明报》成功上市,而作为上市公司,势必会面临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局面,因此在选取接班人的时候,金庸表现得尤为慎重。金庸曾言:“关于《明报》的接班人,我希望能够委托给公司内部的年轻人,可以把我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改变一下,然后形成一种‘制度化’ 的管理,这会更有利于明报集团的发展。”

金庸曾经征询过子女的意见,遗憾的是他们均未有接管《明报》的意愿,而让公司内部人员接替的计划最终也未能实现。不得已,金庸这才把目光放到了收购公司之上,只不过《明报》到底会花落谁家,还将是一个未知数。

(4)归隐情怀:山水田园一直盘踞在金庸的脑海中,流露在了武侠小说之中

金庸对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张良和范蠡有着由衷的钦佩之情,佩服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淡然的心境。效法之心也自少年之时开始萌发,这些思想化作了一缕缕情怀,融合进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除了对隐士的崇敬,金庸渴望安泰淡然生活的原因还在于少年时颠沛流离的流亡经历,这总是会让他感慨,安定富足的日子便是最为纯粹简单的幸福。所以,金庸的笔下便涌现出了张无忌、袁承志、令狐冲等可敬形象。

经过千挑万选,金庸终于选中了一家公司,1991年12月12日,经由香港智才集团董事会发布消息称:智才收购《明报》的计划初步实现。

智才集团的老板名为于品海,出生于《明报》创立的同年1959年,或许是注定好的缘分。同《明报》的发展历程相似,于品海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艰难困苦,而智才今天的成就,也是多年来跌跌撞撞发展起来的。

退出《明报》的金庸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开始游走于各大高校和各类社会活动之间。《明报》于金庸而言,就像是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儿, 虽然不舍,但终归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于品海已经成为《明报》的接班人,金庸在明报集团仍然留有5%的股份,并计划着分五次出售。金庸之于

《明报》已经没有了主动权,这份无奈无助和对《明报》未来的期盼,全部寄托在了于品海的身上,只是不知《明报》在这位金庸精挑细选的接班人手中,能够走多远?

“明报”易主:几番轮转,何处归宿

在金庸把《明报》非常放心地交给于品海之后,或许并没有想到有一天,《明报》会再次易主,而历经几番辗转的《明报》又将去何处寻找归宿?

1991年,于品海成为《明报》的第二任领导人。

单从想要收购《明报》的公司数量上来看,智才集团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智才能够脱颖而出,被金庸选中,这其中的原因似乎并不简单。

于品海在与金庸洽谈收购事宜时,是以智才公司法人的名义来的,金庸很是犹豫。

一来,当时的于品海不过30多岁,以他这样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人, 能否担当收购和管理《明报》的重任?况且1989年于品海还曾经代表日本德间书社来与金庸商谈收购与合作事宜,如今他却又以自己公司的名义来商谈,这倒令金庸有些不解。

二来,于品海这样一个年轻人,竟然有收购《明报》的实力,他会不会有什么政治背景?或是有某些政治力量在指使?若真是如此,《明报》被其收购会不会立场有失……对于这诸多问题,金庸有着很多顾虑,他曾表示:“第一,《明报》可以转让,但我不想把它转让给外国的公司。第二,我希望收购《明报》的公司能够对新闻事业负有责任和奉献精神,而不是仅仅出于商业利益。倘若是一些存有政治目的的公司前来试探,我将不予理会。”

鉴于金庸的顾虑,业内自然没有想到于品海会成为《明报》的第二任老板,而当事实摆在眼前的时候,公众则发出了一片质疑之声。倘若按照金庸的收购标准,于品海距离达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首先,于品海有外国公司的背景。虽然智才集团注册于香港,但是于品海收购的公司中大多是一些外国公司,诸如SavoyConcepts、Acesite(Phils)以及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等。

其次,收购《明报》的行为对于品海来说绝对是出于商业目的。既然想要收购《明报》,又怎会说出“不喜欢新闻事业”的话来?于品海虽然没有政治背景,但是在竞争力这一项上,他存在很大的劣势,因为在诸多欲收购《明报》的公司当中,也不乏无政治背景的企业,而且,在收购价格上,出价也比于品海要高。这样看来,不管从哪一项考虑,《明报》这朵花也不该落在于品海的手里。

因为结果出人意料,所以公众难免“想入非非”,于是坊间便有这样一个传闻:金庸之所以会选择于品海,完全是因为于品海的相貌与金庸自杀的长子查传侠相似。把一座商业大山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放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像追忆上,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但是结果就摆在那里,对于这个传闻,金庸也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过,只是态度不太明朗。对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思念逝子或许是无可厚非的。

金庸在生活当中同于品海的接触,也为于品海能够最终收购《明报》加分不少,金庸曾言:“同于品海先生交往的数月当中,倾谈收购事宜不觉投机万分。在香港的时候,我们时常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长谈,后来两个家庭又结伴一同前往日本旅行, 当时在温泉旅馆中落脚, 并且相谈甚欢。”

在正式将《明报》交给于品海时,金庸曾对他做出过一番较高的评价:“我对于品海先生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交往和了解,他很富有经营管理才能,这令我十分佩服。这正是《明报》在发展和巩固之路上所需要的理想型人才,可贵的是,他对新闻事业存在着一份热忱。收购《明报》, 他出资的价格不是最高的,甚至前三名都排不上,但是我仍然乐意把《明报》交给他。”

于品海表示,收购明报集团是纯粹的商业活动,是一项长期计划,并不涉及政治,并且承诺不会干预《明报》素来的编辑立场。就在《明报》改组的当天,于品海公开承诺,收购《明报》之后,不会辞退《明报》的老员工;会一直呵护《明报》,如今《明报》的股票市价是每股3元,即便有人出价20元,他也不会转让股权。这些承诺令金庸非常满意,感慨为

《明报》找对了人。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地去过自由的日子,可以毫无顾忌地前往牛津讲学,而留在《明报》的5%的股权,也可以转让了。

《明报》那个一路跌跌撞撞,创造了诸多传奇的“查良镛时代”结束了,“于品海时代”开始了。

然而好景不长,在新闻界有着超凡预测能力的金庸却没能准确地预测到《明报》的未来,《明报》在于品海的手中仅仅走过了四个年头,便被于品海又“托付”给了别人。

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金庸与很多人一样,始终相信于品海会将《明报》的文化发扬光大,但是在一些复杂的社会现状面前,总有一些压力,让人承受不住,于品海放弃《明报》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1)1993年9月27日,《明报》记者席扬前往北京采访,于采访过程中窃取国家尚未公布的银行决策机密和其他重大金融机密,并且在次日在《明报》刊发。由此便因窃取、刺探国家金融机密罪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拘留审查。1994年庭审判处席扬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席扬案”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暴风雨般的狂潮,《明报》立刻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这场风波也对于品海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2)1993年11月8日,于品海创办《现代日报》,不想报纸在创立之初便连连亏损,以致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于品海不得已独资购回,自此欠下了1个亿的巨额债务。

(3) 由于《明报》的发展每况愈下, 各种棘手之事接踵而来,大有渐成明日黄花之势。而原《明报》骨干人物雷炜坡等人相继离开又给《明报》造成了巨大损失,于品海支撑起来更为无力了。

(4)1994年10月10日,《香港经济日报》曝出了一则“于品海因在加拿大盗用信用卡,冒签他人支票等罪名被判刑”的新闻,一时之间,原本处在多事之秋的《明报》和于品海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处在层层压力之下的于品海不得不辞去香港报业工会主席和《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两个职务。1995年10月,于品海将名下全部的《明报》股权都转让给了马来西亚华人张晓卿。10月20日,张晓卿成为明报集团主席。

谈及张晓卿为何会花重金去收购伤痕累累的明报集团,张晓卿的回答掷地有声:“明报不仅充满了政治色彩,而且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特色, 它在努力地打造文化中国。经济政治的建设会使一个国家强大,而文化的建设则会使一个国家伟大。中国华人遍布全球,我们应当建立和拥有一个网络世界,为我们自己服务。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然后在遵从的基础上去表达我们的感情和声音。”

对于于品海卖掉《明报》股权的行为,金庸极为失望。“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今金庸只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张晓卿的身上了, 就在张晓卿接手《明报》之后,金庸曾深情地说:“《明报》于我而言, 就像是我的孩子,她的人生非常坎坷,希望张先生的到来,能够重振《明报》往日的风采,恢复之前稳固、健全的财政状态。”

《明报》辗转落到张晓卿的手中,终于跨越艰难险阻渡过了难关,得以稳步发展。《明报》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