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月脚步的悄然临近,近日,不少地方都迎来了降雨。对于在农村种田的乡亲们而言,一旦下雨田间有了积水,便意味着犁田工作的开始。需将田地翻犁一遍,让水浸泡泥巴,如此在后续插秧时,泥巴才会更为松软,便于操作。
在农村进行犁田劳作时,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田埂边上已然冒出了许多野草。尽管它们目前长得还不算太高,但在这些野草之中,有一种在嫩绿之际,是能够当作野菜食用的。尤其是在往昔饥荒岁月,它可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救命菜,农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多都品尝过,对其印象极为深刻。
本期,就带大家一同深入认识这种农村田埂上极为常见的野草,瞧瞧它的模样,探寻它所具备的价值与作用。
大家瞧,就是这种野草,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呢?你认识它吗?可知道这种植物的名字?
此植物学名为马兰,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像人的名字?实则不然,这是它作为植物的学名。它隶属于菊科马兰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农村的路边、田埂之上、菜园地边缘以及灌丛之中,都能找得到马兰的身影。
马兰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众多省区均有其野生踪迹。像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乃至辽宁南部,都能看到野生马兰的生长。它还有着泥鳅菜、田边菊、路边菊等别称。朋友们,在你们的家乡,它又被唤作什么名字呢?在小吴的家乡,人们习惯称它为马兰头。
马兰头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其地下根有匍匐状与直立状之分,茎干直立,最高可达 70 厘米,上部带有短毛,有时上部和下部还会分枝。花期时,基部的叶子会枯萎,茎部的叶子呈倒披针形至软状矩圆形,呈现羽状分裂,顶部尖锐或稍钝。
这种农村常见的马兰头,在过去的救荒年代,堪称美味野菜,且营养价值颇高。在春天,马兰头刚冒出的嫩芽,采摘回来洗净后,既可以用来炒制,也能够凉拌,还能放入火锅中涮煮。在一些城市的菜市场,有人专门采摘马兰头拿去售卖,深受大众喜爱。不知你是否品尝过呢?
在农村,农民们犁田时,看到嫩绿的马兰头,常常会忍不住采摘一些带回家炒制食用,堪称农民春耕劳作时最为美味的食材之一。要是一次性吃不完,还可将其制成包子馅或者饺子馅,同样营养丰富。
马兰头这种植物,除了能当作野菜食用,在农村,一些熟知植物知识的人,还会把它采摘回去当作药材。别看它看似普通,采药人却将其视为珍贵的野生草药,会把连着地下根的马兰头采挖回去,晒干后留存备用。马兰头全草皆可入药。俗称“痔疮草”,有痔疮的朋友们一定要认识它。
中医认为,马兰性凉味辛,归肝、胃、大肠经,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止血、散结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牙周炎、结膜炎、创伤出血、黄疸、痔疮、痈肿等多种症状。
朋友们,想不到吧,农村田埂上这种常见的马兰植物,不仅能作为野菜果腹,更重要的是有着诸多药用价值。通过本期的介绍,相信你对马兰头有了全新的认识,下次再见到它,可别再把它当作普通杂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