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一下子往前涌。大爷大妈们纷纷弯腰,有的蹲下,有的膝盖着地,甚至有位大妈整个人趴在地上,伸手去够货架底下的馒头。白发在人缝里晃动,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也来不及扶,只听见此起彼伏的 “哎哎,给我留一袋”“这个是我的”。有位大爷捡到两袋,颤巍巍地往起站,手撑在地上半天没直起腰,旁边的阿姨顾不上扶他,眼睛还盯着地上有没有漏网的。现场乱成一团,工作人员在旁边喊 “别抢别抢,后面还有”,可声音很快被嘈杂的动静淹没了。
超市后来解释,说这么做是怕后面的人抢不到,而且馒头有塑料袋包着,不脏。但视频传到网上,网友们不买账。有人说:“就算怕抢不到,不会一个个发吗?把馒头扔地上,让老人弯腰捡,这算什么尊重?” 还有人晒出自己小区超市的做法:促销时工作人员拿着筐子,按排队顺序一个个递,老人们站在那儿就能接过来,体面又安全。对比之下,滨州这家超市的做法显得格外刺眼 —— 当商家把商品 “扔” 给顾客,扔出去的其实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礼遇。
那些在地上抢馒头的身影,让人心酸。一元四个的馒头,对很多老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他们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看到便宜东西难免心动。但心动不该变成狼狈。超市搞促销,图的是人气,可人气不该以牺牲顾客的尊严为代价。试想,如果是自家的老人在现场,看着他们蹲在地上跟别人抢,心里能好受吗?商业活动的热闹,不该建立在别人的难堪之上。
事件发酵到凌晨,超市发了通报,停职了涉事员工,说要加强管理。这事儿才算暂时有了个交代。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没结束:当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老龄化,公共场所的服务能不能多些 “适老设计”?企业搞促销,能不能在吸引客流的同时,多想想怎么让顾客体面地消费?比如设个老年专用通道,或者提前登记、分时段领取,这些细节并不难,难的是有没有把老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那天在超市现场,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蹲在地上帮一位奶奶捡馒头,俩人相视一笑的场景,比促销广告温暖多了。其实很多时候,文明就在这些细微处 —— 是工作人员递出商品时的一句 “您拿好”,是排队时多设的几把椅子,是遇到老人时多一点的耐心和尊重。促销活动终会结束,但对人的关怀,永远不该打折。希望下次再搞活动时,老人们能站着接过馒头,脸上带着舒心的笑,而不是弯下腰去抢那点便宜。毕竟,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温柔对待,尤其是为我们撑起过岁月的长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