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王传福率领比亚迪,打败了日本索尼、三洋、松下等巨头。而今,王传福开始集结大军,第二次向日本发起猛攻。王传福把日本当做垫脚石,比亚迪这一次要鲤鱼跃龙门。
作为贫寒农民之子,王传福少失双亲,在哥嫂的支持下,得以完成学业,后来成为电池材料专家,当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01所的副主任,实现寒门贵子的蜕变。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王传福辞去“铁饭碗”勇敢下海,开启了创业生涯。他创业之后,最先打败的就是日本的企业巨头。1995年,王传福在深圳一栋简陋的厂房里创立了比亚迪,开始全力进军电池产业。
彼时电池产业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日本企业手里,王传福携带几百万去日本购买电池生产线。但是日本人不仅漫天要价几千万元,而且还设置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禁止整体生产线出口。于是,王传福只从日本引进部分设备,其他的自力更生自研自产,构建了自己的生产线,其生产成本比日本车企还要低很多,从而获得了来自全球的大量电池订单。很快,比亚迪就取代松下等日本电池企业,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电池巨头。
事后,王传福自豪地表示:“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仅用了30%的成本优势就击败了索尼、三洋。汽车方面有400%的成本优势,我们没有理由打不倒国外企业。”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王传福开启了造车梦。20年过去了,比亚迪趁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在国内将包括日本丰田在内的诸多大型跨国车企打得节节败退。比亚迪2022年坐上国内车市销量,终结了合资品牌40年的垄断历史。
今年比亚迪将抵达年销300万辆的新高度,跻身全球十大车企行列。如今,比亚迪的重要战略就是加速出海步伐,其中日本市场是重中之重。今年1月份,比亚迪在日本的首款乘用车车型——ATTO3正式开卖,随后海豚、海豹相继登陆日本。10月份,王传福亲自带领比亚迪赴日参加东京车展,掀起了一股“比亚迪狂潮”,让丰田、本田等日本本土车企都倍感威胁。显而易见,王传福正带领比亚迪第二次猛攻日本企业。
对于所有意图进军日本的外国车企来说,日本汽车市场其实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因为日本车市非常“排外”,其壁垒很高。今年前11个月,日本进口车比例仅为8%,而且30多年来从未超过10%。丰田、本田、日产、铃木、大发等日系车企,占据日本车市逾9成份额。很多外国车企在日本都混不下去,2006年德国欧宝撤出,2009年韩国现代撤出,2016年美国福特撤出。唯一较受欢迎的外国品牌是奔驰,其2022年全年销量也只有5万辆出头。
但是比亚迪不怕,因为它有成功的经验和基础。2015年,比亚迪电动大巴登陆日本,受到广泛好评,目前已占据该细分领域近七成份额。而且,比亚迪的插混和纯电车型,对丰田等日本车企的燃油车有着降维打击般的优势。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在日本累计销量为1237辆,并不算高。这样的销量,显然无法满足王传福的野心和胃口,比亚迪计划2025年在日拥有100家经销商,总销量达到3万辆。
作为打败过日本老牌企业索尼、三洋、松下的中国男人,王传福率领比亚迪大举进攻日本车市,其真实目的并非“贪恋”日本市场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将日本作为练兵场,为其全球战略打下基础。日媒《日经中文网》也认为,比亚迪杀向国际竞争力很强的日系车本土市场,是把日本作为经略全球的“龙门”来跳跃。连“汽车立国”的日本市场都能拿下,其他国家的车市还用愁吗?王传福带领比亚迪在日本,要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惊天一跳。
04法国站4停夺冠
进日本,首先专利就把比亚迪拦下来了。 电动车技术,日本把能申请的专利不管是材料应用或者结构创新,乃至于生产技术路线,都申请了专利。比亚迪会被告到破产。
04法国站4停夺冠 回复 01-03 08:40
比亚迪那些电动车技术,日本人在日本国内早就全部申请完专利了。你根本不懂电动车,比亚迪电动车技术源于日本。
04法国站4停夺冠 回复 01-03 08:38
当年我所在的企业也算国内行业龙头,进日本市场都不敢进,因为日本专利从最基础的材料到生产技术全套都有。但是去欧美市场可以大大方方的进,知道为什么吗?
天赐
既然元plus,海豚,海豹没有杀伤力,那就上U8[滑稽笑]从内部瓦解。
威远
自我感觉爆棚,实际“量”呢?当面说好,叫买就没门了。那是表面应付,看不清实际。
一飞
等中国战胜老美,那国货在日本将畅销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