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很努力却看不到希望?培养习惯,才是最大的弯路!

陆小小霖 2024-03-30 22:55:28

本文是周岭《认知驱动》的读书笔记。

变好的评价来自于外界,而不来自于自己,自己说了好不算,外界说了才算。只有取得被社会认可的成绩,才能生发出由内而外的自信。不然都是装出来的。

但是有实打实的成绩摆在那里,对自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就像虚弱的人滔滔不绝,别人也不会把他的话当回事。而厉害的人说话,别人就是会听进心里。这差别不在于他们说的内容,而在于说的人是谁。

所以,为什么自己明明努力了却没有结果?就在于方向不对!去打磨一项技能,而不要培养一个习惯。这也就是《认知驱动》这本书中说的外向成长和内向成长。

坚持一个习惯,比如说:早起、晨跑、每日打卡,这个程度可松可紧,就像一场不用考试的学习。没有监督,没有反馈,就觉得努力了也不被别人看到,那这么努力干嘛?一朝中断,等于零。

而培养一个技能,是能看到扎扎实实的进步。经外界反馈:60分就是60分,80分就是80分,有一个严明的标尺。这个反馈是能够换算成报酬或者社会认可的产品。进入正反馈循环,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就是培养习惯和打造技能的差别!

好习惯无法为出类拔萃赋能。只有提供普遍被认可的社会价值,比如:能流畅运行的代码、惟妙惟肖的画作、秀色可餐的美食……这一切都是基于技能,而不是习惯。

所以根据这一法则,我建议没有家庭托举的普通人:打造一个被社会认可的技能,做到出类拔萃,这才是成长的正确方式。被看到,被认可,才能渐入佳境。

1、要有产出

要有作品意识。无论学什么东西,要有产出,要经受外界的检验。也许一开始做的不好,那也要输出点什么,完成一个粗糙的作品。是一切的开始。

2、提升产出的价值

作品越出色,越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只要在技能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持续积累,价值量肯定会越来越高。刻意练习,就是平庸到卓越的原因。

3、反馈

反馈是最好的老师。外界的反馈直指我们虚弱的地方,针对其补足,能取得肉眼可见的进步。

4、坚持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没有一项技能是轻易练成的。保持耐心,坚持去做。相信坚持的力量。

变强的本质就是:聚焦。聚焦能量,注意力,精力,持续打造能让你被社会认可的技能。而培养习惯,对争夺社会资源没卵用。

笔者介绍:5年公考失败者。211本科,十八线小城,已婚有娃90后,没资源没背景底层打工族。借写作打磨一技之长,破局35岁中年危机!坚信长期主义,慢慢致富!

我是陆小霖,专注女性认知成长&搞钱,快来加入我的部落,一起成长吧!

0 阅读:1
陆小小霖

陆小小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