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节才发现,平平常常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

陆小小霖 2024-04-14 06:34:33

01

以前,我是喜欢过节的。

过节,意味着放假。放假意味着时间自由,不受约束。但也意味着,缺少管理和趋向失控。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事实是,过节,客观上来说,总是有很多事情突然就冒出来。是专属于节日的负担。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尤其如此。

刚过去的清明节也是。一共放3天,2天都有去单位加班一会儿,最后一天其中半天也是不属于我自己的。

再加上放假不用遵循严格的作息,这种潜意识的松弛感,总是不想熬夜,却反其道而行。

其实10点钟也已经躺下了,娃睡着了,我一时没睡着,就又看会电子书,没想看多久,就是还没困那就看会呗。这一看,又逼近12点。

有时候,我会看些生活类的视频,放松心情助眠。有时候,则是看看电子书。并不觉得看书带来一种优越感,它只是一种消遣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到负担。

但看了一些书,见识了书中描写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我就想,这样的人落到生活中,只会衬得自己的过往,越发显得浅薄。

会督促自己,以后,做一个更好的人。更加约束自己的言行,合乎分寸;更加圆融的待人处事,相处起来舒服。如果做不到,起码在心里知道了,用岁月来沉淀。

有点扯远了……

总而言之,尤其是节后,过节带给我的感受,就一个字:累!

02

本来,节日应该调剂平时紧张的生活,是放松的契机。

对我来说,却恰恰相反,平日的工作并没有多繁重,而是节假日的失衡,反倒要工作日来消解这种疲惫。

我还记得往年过年前夕,时间总是很紧张。

年底的时候,单位越发忙,然后家里要收拾打扫卫生大扫除,亲友那边需要打点人情往来,再加上春节放假调休什么的,总是前挪后凑,好好的双休变成单休。

虽然没有春节返乡的疲惫和奔波,但是里外大小事务,总觉得很忙。过节之前和之后,远不是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松弛感。

过节,过的是盼头,是期望。

当节日过去了,回归平平常常的生活,我真觉得挺好。

我喜欢这种可控、可预见性。并不是生活有多好,而是带来一种稳定。稳定是多方面的,健康的稳定,作息的稳定,生活节奏的稳定,心态的稳定。

这种稳定,不是说人生不再有追逐和追求,不是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稳定,而是自我掌控感,内心世界的需要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当然我的感受不能代表全部群体。甚至,我可能是那少数派。多数人的放假体验还是很好的。

就我自身感受而言,放假引起的不规律不全是我自身的原因。得放在一个环境下看。

当一个人,尤其是女人,结婚成家有娃以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会有很多硬性支出。

而我觉得我老了,所以特别偏向于平时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想让身体承受大的起伏,不想折腾。只想要稳定。到点睡觉,到点吃饭,到点起床。

规律能带来精力充沛、身体轻盈的感受,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平平常常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笔者介绍:白天上班,晚上带娃。211本科,十八线小城,借写作打磨一技之长,破局35岁中年危机!坚信长期主义,慢慢致富!

0 阅读:6
陆小小霖

陆小小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