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祯的高考回忆

贵祯 2024-07-15 17:51:12

上世纪六十年代高考

高中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仿佛转瞬即逝,紧接着便是高中毕业考试。考试结果简洁明了,高考的科目我们均获得了满分(五分制),其他科目也均获得了四分。我清晰地记得,毕业证的校长签名是王席征(注:具体以毕业证为准)。随后,我们迎来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高考。

毕业考试后,师生齐心协力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和备考阶段。老师们不辞辛劳,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玉桐老师,为我们印发了厚达一寸(16K)的复习资料,内容涵盖了语文课的所有方面,细致入微,包括作品作者、主题思想、背诵诗文、文言虚字、字词释意、语法修辞以及作文习题等。

高考复习阶段,我采取了两个层次的策略。首先是有序复习,老师精心讲解,印发材料,我们认真复习,并参加模拟考试。其次是自由式复习,我记得高考前几天,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自由,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复习地点。我和同学曾在校园外的树荫下复习,虽是夏日炎炎,但树荫下的一丝凉意令人心旷神怡。那时,我们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力求记得更牢、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前的应试性考试实际上是老师们凭借自身学识与智慧进行的一种押题式练习,包括对作文题目的预测。我记得上届高考时,一位理化老师押中了一道题,传为佳话。

我参加高考时,实行的是先填报志愿后考试的方式。在不了解自己分数的情况下填报志愿,确实存在一定的赌博性质。我深刻理解“填报志愿”的学问之大,若当时能多请教他人、冷静填报,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高考的三门科目——语文、政治、历史,仅仅两天时间便宣告结束。这场关乎未来的考试,在我们的教室里进行,恰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考场内外寂静得出奇,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答题中,耳边清晰地回荡着同学们写字时钢笔触碰纸张的声音,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写字交响曲,鞭策着我快速而准确地完成试卷,不愿落后于他人。

每一场考试,我都觉得自己尽力了,没有遇到特别棘手的难题。然而,在最后一场考试中,我们班的一名女同学在完成试卷后突然晕倒,这一幕让我深感震撼。考场外的医务人员迅速进行救治,幸好没有发生危险。这一幕让我深刻体会到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极大挑战。

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高考期间的艰辛,有人甚至笑称自己掉了几斤肉。听后,我不禁自愧不如,感叹自己没有他们那样的专注和投入。高考,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努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拼搏的瞬间。

录取通知书终于翩然而至,我无奈地得知自己被保定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这个结果,非常令我失望,更让我痛心的是,班级中连作文都未写完的同学竟然考入了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当初,保定师范学院只是我填报志愿表中的最后一所备选学校,随意填写,未曾料想如今竟成真。

我的第一志愿曾是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期间还穿插了多个心仪的学府,然而命运似乎与我开了个玩笑,让这一切都擦肩而过。现在想来,真是“心比天高,运比纸薄”。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直到后来查看了档案中的高考分数,语文(甲)85分,作文60分(题目“我的志愿”,我开篇便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政治75分,历史75分。虽然分数不算突出,但足以让我有机会步入更好的学府。

时光荏苒,六十年前的高考回忆仍历历在目。我借此有感而发,写下几行诗句,题为“忆高考有感”:

高考已去六十载,想起此事仍心寒, 先报志愿后考试,半凭实力半由天。

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告别母校安国一中,就要开始踏入保定师范学院的旅程。

0 阅读:0

贵祯

简介:以历史为鉴,以科技为纲,学以聚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