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贾健旭:上汽要站在产业发展的延长线上

水滴汽车 2025-03-31 18:00:36

过去一年中,我有幸和上汽的贾健旭有过三次深入的交流。前两次,他的身份还是上汽大众总经理。这一次已经是上汽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

采访贾健旭是一件轻松也烧脑的事。说轻松是因为他很健谈,他能一口气说上一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你只要认真听就行了,不必因为对方惜字如金而担心采访出现冷场的尴尬。说烧脑是因为,你必须问出更刁钻的问题来,否则你很容易被洗脑,把原本应该很精彩的采访变成一边倒的思想教育课。

在我采访过的很多车企老总中,贾健旭拥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他不仅不回避,还能比你看的更明白;不仅能看明白,还能用深入浅出的表达说清楚;不仅能说清楚,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不仅提出应对的办法,还能亲力亲为说到做到。这让你不得不信服,无论是之前他工作的上汽大众,还是今天的上汽集团,不管之前你有多少疑虑和担心,在听完贾健旭的讲解后,你一定相信,今天的阳光已经很灿烂,明天的阳光将普照大地。

1、要直面合资文化的弊端

贾健旭认为,上汽大众开的是个幼儿园,不是一个妇产科医院。因为,从接受新车那一刻开始,车的定义已经结束了,基本上已经是两岁的小孩,只是给他换件衣服,打扮成中国小孩,然后就推向市场。

他认为,这样的合资合作文化,会丧失两个最基本的能力,一个是对消费者的判断能力,一个就是产品定义能力。上汽的干部大多数是从两家合资企业成长起来的,这种天然的缺失是必须要正视的。比如,在定义消费者需求的时候,到底是做真实的客户访谈,还是只做案头工作?事实上,更多的是只做案头工作,只是满足流程需求,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客户进行画像。

这就是贾建旭的风格,他不会说合资企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比提问者希望得到答案还尖锐,看问题一针见血。

2、坚决撕掉“两层皮”

不久前,上汽“大乘用车板块”正式组建,在组织架构上,贾健旭亲自担任上汽大乘用车执管会主席,主导大乘用车板块的变革。在品牌架构上,上汽乘用车及其旗下的荣威飞凡和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5家企业打包组成完整业务单元。有人劝贾健旭,您亲自上阵如果干不好,就没有退路了。

贾健旭认为,自己亲自兼大乘用车板块的负责人还不仅仅是勇气或者担当的问题。现在上汽就两块OEM业务。一块叫大乘用车业务,一块叫商用车业务,剩下就是投资的一些合资企业、零部件、金融公司。一直以来,上汽和二级单位之间存在“两层皮”。他说,先不要说你所有的战略下面能不能执行?他们对你这个战略认不认同都会有很大问题,这张皮我坚决要撕掉。

事实上,这种“两层皮”的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车企喜欢说,对重要的业务单元,比如自主板块要加大支持力度,于是所有集团领导都会去指导自主板块的业务,每人都搞个20条意见,还要隔三差五督办一下落实情况,而这些意见本身就可能是自相矛盾的,这让下面干活的疲于应付。很多时候,不是支持的力度不够,是过剩了,是婆婆太多了。

上汽的大乘用车板块组建后,贾健旭带着团队一起下去做产品定义,和目标客户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把一些造型给他们看,问喜欢、不喜欢的原因。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

3、很多车企“选择了我的选择”

我问贾健旭,从长远看的话,主机厂已步入后智能时代,发展方向朝着具人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迈进。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过度依赖供应商,可能会错失下一阶段的发展机遇。上汽在核心技术领域如何布局?

贾健旭介绍,上汽内部的战略布局有个内环、中环、外环的概念。内环,是主机厂要具备的抗风险能力。中环,让自己的零部件企业负责防守,同时服务全行业,实现降本。外环,则是很容易获得的、已经实现充分竞争的技术,对企业没有重大影响。

上汽有中国最强的零部件企业,智能座舱交给延锋,底盘交给汇众,电子电气架构有零束,固态电池研发有清陶等。一些高端技术,上汽进行了战略投资,比如很多人不知道上汽是地平线的第一大股东,是momenta的第二大股东。今天很多车企选择与momenta和地平线合作,“选择了我的选择”,证明了上汽在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

贾健旭认为,对于一家主机厂来说,一定要有最强的架构师,把框架定完之后,自己的零部件企业,是第一道防火墙。对于充分竞争的赛道,要放手让它去竞争,我拿进来用就可以了,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4、跟随当下的领先企业不会赢

贾健旭认为,今天的汽车市场竞争的确很激烈,但如果我们今天去跟随当下的领先企业是不会赢的,因为今天热卖的汽车产品都是人家昨天定义的。

有些企业在规模优势上有很强的护城河。上汽下一段的护城河在哪里?贾健旭认为,上汽是一家纵向一体化做的非常深入的企业,有全中国最好的整车零部件企业——华域,接下来还会孵化一块智能底盘业务,打造“下车体延锋”,实现真正的智驾安全平权,要做到上汽的产品不怕撞、不会撞、撞了也不怕。

在贾健旭看来,大多数车企的主被动安全系统依靠采买,而上汽是完全自主掌控,能实现数据全面打通。当自动驾驶出问题时,各供应商为撇清责任,大幅增加冗余,最终成本转嫁到车企和消费者身上。上汽能做到主被动安全深度协同,打破主动、被动安全业务之间的隔阂,这一点就全行业而言,上汽是唯一能做到的。

贾健旭说,上汽必须站在领先企业的延长线上,打造上汽最强的护城河。

5、老领导建议我和华为合作

一个多月前的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双方签署协议,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贾健旭介绍,在决定和华为展开合作前,他专门去请示了老领导。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领导先开口建议他与华为展开合作。老领导说,如果之前很早就与华为合作,就没有今天的零束科技,也就没有上汽自己的电子电气架构,可能上汽的智能化就只有一套方案。所以,上汽必须把自己电子电气架构建起来,再跟华为合作。

于是,上汽与华为终端开始接触。余承东说,上汽对成本的管理能力,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工作效率很高,完全不像一家国企,更像一家民企。

6、国企更有能力展望未来

贾健旭认为,国有企业最大的能力不是总结过去,而是展望未来,因此要求战略必须正确。

他预测,到2034年,75%-85%的车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Robotaxi自动驾驶不再是平权,是一种购买的服务。今年,上海市政府将发给上汽旗下享道出行470张无人驾驶牌照,并且规划了一条从浦东机场到迪士尼游乐园的固定路线。当全自动驾驶这一天到来之后,我们的出行环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他认为,接下来车企生产的汽车必须彰显个性化,而且个性化会分两个阶段,一个叫软件个性化,一个叫硬件个性化。上汽将很快推出软件个性化、更懂你的车。对于硬件个性化,比如小米Ultra的速度,再比如off road的硬派越野等。这些都是彰显生活态度的车,汽车会很快朝这个方向去发展。

他说,上汽一定要拍一场连续剧,全力站在领先企业的发展延长线上,把自己最强的一块自信得亮出来。

1 阅读:59
水滴汽车

水滴汽车

构建汽车宇宙大局观,相信你爱的才是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