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地处中国的腹心地带,城关区在市区的东部,是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商贸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城关区东部和东南部与榆中县的来紫堡、和平、兰山三乡接壤,西部和西南部与安宁区的十里店街道办事处、七里河区的华林坪街道办事处、花寨子乡紧密相连,北部与皋兰县的什川、忠和二乡毗邻。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城关区自古以来就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
历史沿革
城关区在兰州东盆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
远在4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黄河两岸的阶地上,分布着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类型的遗址。白道沟坪、王保保城、徐家湾、大砂坪、四墩坪、雁儿湾、中山林和营盘岭等处出土的纹饰繁缛、器形精美的彩陶和大量的骨器、石器、窑址等,距今约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这些文物的发掘,证明先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在兰州城关地区过着定居的农牧生活。
夏商周,城关区为羌戎居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率军10万北击胡,收复河南地,并于次年沿黄河置34个县,在今城关区东岗镇一带设榆中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分陇西、张掖、天水三郡地各二县,置金城郡,辖金城(县治在今西固区)等13县,城关区为金城县地。
王莽改金城郡为西海郡、金城县为金屏县,城关地区属之。
东汉、三国(魏)、西晋,仍循西汉旧制。
东晋十六国时,城关区先后为前秦、后秦、前凉、北凉、后凉、南凉、西秦的金城郡金城县地。北魏改金城县为子城县,城关区属之。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置兰州,领金城郡,郡领子城县,城关区属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在城关区置五泉县,属兰州。开皇十八年,改金城津为金城关。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兰州改称金城郡,城关区属金城郡五泉县。大业十三年(617年)西秦霸王薛举据金城郡地,在今城关区庄严寺(今兰州报社)建府第。
唐武德二年(619年),唐平薛举,改金城郡为兰州,并子城县入五泉县,五泉县为州治,城关区属之。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复改五泉县为金城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复五泉县名,同时,废州复金城郡。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至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兰州为吐蕃据有。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张义潮起兵收复兰州。唐代,城关区为州、郡、县治所。
五代至北宋初,城关区先后为吐蕃、党项羌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收复,入宋版图。元丰六年(1083年),在隋、唐旧城以北另筑新城,并于黄河北岸再置金城关。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在兰州城置兰泉县,隶兰州,属熙河兰廓路。
南宋绍兴元年、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兰州为金地。金省兰泉县。城关区为兰州治所,属临洮路。
元朝统一中国后,兰州隶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辖,城关区仍为兰州治所。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降兰州为兰县,属陕西布政使司临洮府辖。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升兰县为兰州,仍隶临洮府。明太祖为“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封诸子为藩王,其十四子楧封为肃王,就藩于甘州(今张掖)。建文元年(1399年)迁驻兰州,在城关区修建肃王府和内外城郭。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部将贺锦攻破兰州,处死了最后一代肃王——朱识铉。
清初,仍循明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康熙二年(1663年)设兰州卫,属陕西布政使司。康熙五年(1666年),甘肃巡抚由凉州(武威)移驻兰州。八年(1669年),甘肃与陕西分治,改原驻巩昌(陇西)之陕西右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移驻兰州。甘肃按察使亦由巩昌迁兰,兰州始为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移临洮府来治,改称兰州府,并倚郭置皋兰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裁甘肃巡抚,移陕甘总督治兰州,行巡抚事。省、府、县和陕甘总督均驻今城关区。
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民国2年)废府州制,将兰州和巩昌二府合并,称兰山道,治兰州,领县十五,皋兰县隶之。1927年,道废,皋兰县直隶于省。
1935年,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皋兰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督署驻岷县)。今城关区为县治和甘肃省会所在地。
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关地区分出,设立兰州市,是为兰州设市之始。这时的兰州市大体与今城关区相等。1942年兰州市区划扩大,分为八区。1947年从七、八两区分出部分保甲,组成第九区。九区中,今城关区有其八区之地(全部或一部)。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兰州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原有的九个区,建立了区街(乡)人民政权。1953年,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开始,兰州市被列为重点先建城市之一。到1955年,经过两次区划调整,将1953年扩并以后的一、二区合并为一个区,因其地处旧城关,故名为城关区,从此有城关区之名。1958年和1960年又先后将盐场区和东岗区及阿干区之一部并入城关区,形成了今日之区域。
1968年4月,“文大”中将城关区更名为东风区。1973年恢复城关区原有名称。
行政区划
明代,城关区为兰州城及东川里、盐场堡。清代为皋兰县城及东川里、盐场堡。清宣统元年(1909年),城关区为皋兰县城,有东关、新关、附城、南关、拱兰门外、五泉山、西关、上沟、下沟、官驿后、三岔路口、盐场堡、庙滩子、徐家湾、东岗镇村镇。1930年(民国19年),城关区为皋兰县城及皋兰县第一区辖拱星墩等71村、第七区辖盐场堡等47村。甘肃省政府曾数次倡议在兰州设市,但均未果。
1934年(民国23年)12月,改区设乡镇,下辖保甲。次年(1935年)根据国民党中央《分区设署办法大纲》和甘肃省《改乡镇为区署暂行办法》,皋兰县改农村乡镇为六个区。在省会皋兰县城关地区,实行警政合一,以省会警察局六个分局管辖范围为行政区域,分设六个保甲公所,下为联保,联保之下为保甲,各警察分局局长即保甲公所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成为抗日后方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日趋重要,因此,加速了建市进程。1940年2月,成立市区设计委员会,次年5月,改为市政筹备处。1941年7月1日,兰州市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了兰州市政府。市、县同治于今城关区。
兰州市以原省会警察局所辖之区域为行政范围。黄河以南,东至东稍门外,南至五泉山,西至七里河;黄河以北,北至白塔山,东至玉垒关,西至金城关。面积16平方公里。初建时的兰州市基本上在今城关区范围以内。兰州设市后,依原有的6个警察区,调整行政组织,设6个保甲公所,12个联保,56个保,604个甲。6个
1942年4月1日,市区扩大为148.493平方公里。黄河南岸,东至东岗镇以东,以永安桥之山沟为界(包括高滩、水刮滩至黄河北岸之枣树沟);南至石嘴子之东、西两山头接近处;西至土门墩之墩台。黄河北岸,北至罗锅沟山、九州台山山顶;西至十里店迤西,以黄河沿岸之孔家崖新渠水车车坝为界;东至盐城堡枣树沟。在新划入的地区设市郊区,东岗镇为市郊第一区,土门墩为第二区,孔家崖为第三区,并在三个区分设市郊办事处,主持行政事宜。5月,全市改设金城、广武、萃英、太平、握桥、河北、东岗、西屏八镇,各镇设镇公所,下为保、甲。
1944年9月11日,将上述八镇依次改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并在各区设立区公所。镇、区公所均为市政府派出机关。
1945年2月,省、市、县(皋兰)会同勘界,决定以第六区的罗锅沟、沙沟为县市界,庙滩子、罗锅沟以东至枣树沟原第六区地划归皋兰县管辖,以西为市区。8个区中,一、二、三、四、七区的全部和五、六区的大部在今城关区境内。
1947年3月,将第七区的皋兰山头、二、三营子和第八区的沈家岭、狗娃山、八里窑等地合并,重编保甲,增设为第九区。故今日的城关区也包括原第九区的部分乡、村地。兰州解放后,对上述九个区进行了接管。在原有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了兰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区公署。各区在摧毁旧的保甲制度的同时,建立了街(乡)人民政府和居(村)民小组。今城关区境内的原一、四区有街政府各12个,二区9个,三区10个,五区4个(余划入七里河区),六区有4个乡政府(余划入安宁区),七区9个乡政府。街(乡)人民政府为一级政权。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1953年兰州市被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并进行了总体规划。皋兰县部分地区划归兰州市,与原有的九个区合并调整后,编为八个区。改区公署为区人民政府,街(乡)人民政府为街(乡)公所。区为一级政权,街(乡)为区的派出机关。原一、二、三区合并为第一区,辖17个街公所;原四区和五区雷坛河以东的4个街合并为第二区,辖12个街公所;原六区徐家湾白土梁以东四个乡与划入兰州市的皋兰县太平、忠勇、乐天、阜康、定国、永靖、青石、白石等八个乡(即草场街至青白石地区)合并为第六区,辖6个街公所、2个乡公所和1个民族自治区;原七区改为第三区,辖5街、2乡(公所);原九区扩大后,改为第八区,辖皋兰山等乡。一、二、三、六区和八区的皋兰山乡均为现城关区地。
1955年6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各区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同年11月,兰州市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一、二、三、六区按地名改为三个区。一、二区合并改称城关区,三区改称东岗区,六区改称盐场区,这三个区均在今城关区境内。街、乡亦按地名命名。根据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逐步将街公所改为街道办事处,下设居民委员会。区人民委员会为一级政权,街道办事处为区人民政府指导居民工作的派出机关,干部由区人民政府委派。
1956年初,按原街公所管辖范围,对其中个别街道作了合并调整,建立了街道办事处。城关区撤销27个街公所,建立14个街道办事处、101个居民委员会。新建街道办事处为:友好路(今武都路)、广武门(今秦安路)、中华路(今张掖路)、柏道路、和平路(今庆阳路)、人民路(今酒泉路)、贡元巷、底巷子(今皋兰路)、耿家庙、广武门外、五泉山、鼓楼巷、解放路(今临夏路)、洪恩街等。
东岗区撤销6个街公所,建立6个街道办事处,30个居民委员会。办事处为:一只船、火车东站、镇东路(今东岗西路)、宁卧庄、拱星墩、东岗镇。并辖雁滩、里五滩2个乡公所。
盐场区撤销原有的街公所后,新建街道办事处4个,即靖远路、草场街、金城关(原回族自治区)、盐场堡等。并辖青石、白石2个乡公所。
1958年1月,撤销盐场区建制,并草场街、靖远路、金城关、盐场堡入城关区,青石、白石2乡入东岗区。城关区辖:草场街、金城关、靖远路、盐场堡、和平路(1959年12月改称庆阳路)、人民路(后改称酒泉路)、伏龙坪、解放路(洪恩街办事处于1958年并入解放路街道改称临夏路街道办事处)、五泉山、中华路(1959年12月改称张掖路。原友好路街道办事处于1958年3月与中华路街道合并)、鼓楼巷、民主西路(后改称白银路)、铁路新村、曙光路(耿家庙、底巷子二街合并改称,后又改称皋兰路办事处)、广武门外、贡元巷、广武路(后改称秦安路)17 个街道办事处。东岗区辖:东岗西路、一只船、拱星墩、宁卧庄、东岗镇、火车东站6个街道办事处和雁滩、里五滩、青石、白石4个乡公所(1958年3月,雁滩、里五滩乡合并为雁滩乡公所,青石、白石乡合并为青白石乡公所)。
1958 年根据中央《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城关区将光辉等五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东岗区将雁滩、青白石二乡合并成立雁滩人民公社。9月,撤销伏龙坪街道办事处,成立伏龙坪人民公社。1959年1月,撤销靖远路、草场街、盐场堡、金城关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白塔城市人民公社。遂又将东风公社并入白塔公社。3月,榆中金崖公社和平大队划归东岗区,成立和平人民公社。
1960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城市人民公社的指示,城关区撤销街道办事处建制,成立白银路、庆阳路、张掖路、五泉山4个城市人民公社。东岗区将街道办事处撤销后,建立东岗西路、火车站、东岗镇3个城市人民公社。12月,东岗区并入城关区,阿干区人民公社的皋兰山大队也划归城关区。城关区辖境再次扩大,有白银路、庆阳路、张掖路、五泉山、伏龙坪、白塔、东岗西路、火车站、东岗镇等9个城市人民公社和雁滩、和平两个农村人民公社。
1962年,压缩城镇人口,缩小市区,城关区的和平公社仍划归榆中县领导。7月,撤销伏龙坪以外的所有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张掖路、广武门外、五泉、临夏路、白银路、铁路新村、皋兰路、鼓楼巷、靖远路、草场街、贡元巷、酒泉路、东岗西路、东站、红山根、拱星墩、东岗镇等17个街道办事处。调整缩小农村人民公社为拱星墩、青白石、皋兰山、雁滩、城关5个公社。
1968年4月28日,城关区更名为兰州市东风区,建立区革命委员会(简称区革委会)。1969年撤销各街道办事处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街道和公社革命委员会(简称街道或公社革委会),为一级政权。东风区革命委员会下设:张掖路、广武门、五泉、白银路、皋兰路、铁路新村、鼓楼巷、靖远路、草场街、贡元巷、酒泉路、东岗西路、火车站(原红山根)、团结新村(原东站)、拱星墩、东岗镇、临夏路等17个街道革命委员会和伏龙坪1个城市公社革委会,以及雁滩、拱星墩、城关、青白石、皋兰山五个农村人民公社革委会。
1973年8月恢复城关区原名,改东风区革委会为城关区革委会。
1979年1月,撤销街道革委会建制,恢复街道办事处,为区革委会的派出机关。
1980年7月,撤销铁路新村街道办事处,增设铁路东村、铁路西村、渭源路三个街道办事处,连同原有的张掖路、贡元巷、酒泉路、广武门、白银路、鼓楼巷、五泉、皋兰路、东岗西路、火车站、团结新村、拱星墩、东岗镇、靖远路、草场街、伏龙坪(1973年3月改公社为街道革委会),共为20个街道办事处。
1981年1月,城关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将区革委会改为区人民政府,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4月,对公社的体制进行改革,将全区5个农村公社改为5个乡人民政府。即:雁滩、城关、拱星墩、青白石、皋兰山5个乡人民政府。至此,城关区共辖20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乡政府,政区范围趋于稳定。
2005年8月19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兰州市城关区撤销青白石乡和和皋兰山乡分别设立青白石和伏龙坪街道的的批复》:同意城关区撤销青白石乡,设立青白石街道,街道驻原青白石乡政府驻地;撤销皋兰山乡,设立伏龙坪街道,街道驻伏龙坪中街。青白石街道管辖范围为东至榆中县,南至黄河,西至盐场路街道,北至打磨沟村。伏龙坪街道管辖范围为东、东南与榆中县相接,西、南与七里河区相接,北与临夏路、白银路、五泉、铁路西村、火车站、焦家湾、东岗街道相接。
2022年4月22日,将皋兰县忠和镇的罗官村、忠和村、水源村3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其中罗官村、忠和村2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盐场路街道管辖,水源村1个建制村划入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管辖。
2023年,城关区下辖25个街道:酒泉路街道、张掖路街道、雁南街道、临夏路街道、雁北街道、五泉街道、白银路街道、皋兰路街道、广武门街道、伏龙坪街道、靖远路街道、草场街街道、火车站街道、拱星墩街道、东岗街道、团结新村街道、东岗西路街道、铁路东村街道、铁路西村街道、渭源路街道、盐场路街道、嘉峪关路街道、焦家湾街道、青白石街道、雁园街道。
现在行政管辖25个街道和132个社区、18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满、蒙古、藏、维吾尔等56个民族,常住人口150.21万。
大美甘肃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