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这句话现在特别火,尤其这两年找工作越来越难,大家更觉得这话说得在理。
现在年轻人抢着考公确实有道理。比起私企动不动996、说裁员就裁员、35岁就被嫌弃年纪大,公务员确实有三大法宝:工作稳定、工资够花、说出去体面。
不过这个"铁饭碗"真不是谁端都合适,特别是下面这三类人,硬要往里挤可能反而难受。
第一类:挣大钱的人
前阵子网上总有人晒公务员的工资条,其实体制内收入挺有意思的。像深圳、苏州这些发达地区,普通科员杂七杂八加起来能拿25-30万,中西部可能就8-15万。这钱在本地过日子没问题,但想靠这个发家致富?有点不太现实。
公务员最要命的就是"不能搞副业"这条红线。前几年还有同事偷偷开网店,现在管得越来越严,连下班送外卖都不行。更别说那些动歪心思的,现在监管这么严,真伸手迟早要进去唱"铁窗泪"。
所以要是整天想着开豪车住别墅的,真别往这条道上挤。
第二类:想法多的人
都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在机关单位可能就变成闹心事了。
这里讲究的是按部就班,重要文件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办事流程必须按规章来。你要是个点子王,今天想搞创新,明天要改革,八成会碰壁。
举个实在例子,去年有个985毕业的选调生,觉得单位OA系统太老土,自己开发了个小程序想提高效率。结果领导说这不符合保密规定,白忙活三个月。现在这小伙天天蔫头耷脑的,听说已经在准备辞职了。所以脑子太活络的,真不如去互联网公司或者自己创业,那里才是你们的舞台。
第三类:爱自由的人
体制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规矩多。
从每天准时刷脸打卡,到写材料必须用固定模板,连吃饭都有不成文的规矩。前阵子有个新闻,某单位公务员因为穿破洞牛仔裤上班被通报批评,这事儿在私企根本不可能发生。
更别说那些隐形规矩了。比如开会必须带本子记笔记,哪怕只是走过场;给领导汇报要按特定格式;节假日值班表必须提前一个月排好。要是自由散漫惯了的人,天天被这些条条框框管着,真能憋出病来。
总结来说,公务员确实是好工作,但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准备考公的年轻人千万要清醒,别光看中稳定体面,先掂量自己是不是受得了这份工作的"特色"。要不然费劲巴拉考上了,干不了又想辞职,那才是真耽误工夫。
其实除了上面说的三类,还有几种情况也得注意。比如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机关里人际关系复杂,有时候背锅受气是常事;再比如身体底子不好的,现在基层公务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几个月不休息的也大有人在。
还有特别在乎公平的人也要慎重。体制内晋升不光看能力,资历、机遇、人脉都很重要。看着不如自己的人先升职了,能不能平常心对待?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现在考公越来越难,有些热门岗位两三千人抢一个位置。要是单纯图稳定随便报个岗位,考上后发现工作内容完全不适合,那才是真难受。所以决定考公前,最好找体制内的前辈聊聊,了解真实工作状态,千万别凭想象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