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类资产周观察(20250423)

策略选择 2025-04-28 04:12:17

核心结论

2025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削弱了经济增长前景,而政策立场分歧可能引发资产重新定价、外汇汇率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剧烈调整。

近期中美关税博弈释放边际缓和信号,但短期达成协议可能性较低,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建议大类资产配置遵循平衡策略。债券市场受益于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但目前或已充分定价,建议标配。大宗商品(工业金属、原油等)需求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拖累,整体投资回报率预期降低,建议低配。黄金受美元信用风险影响,避险价值长期凸显,但短期受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和美国化债进程影响波动可能加剧。权益资产方面,关税冲击集中定价阶段已过,市场对关税相关风险已有一定程度消化,目前A股、港股在全球具备较高性价比,且存在政策托底预期,是风险收益比较优的权益配置方向,建议关注红利高股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等板块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全球通胀问题持续、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报告正文

1 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全球经济

1.1 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2025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25年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为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3.7%,均较1月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其中,欧元区2025年预计增长 0.8%,较此前预测低0.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速将预计放缓至1.8%,较1月预测值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需求势头减弱是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

自1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发布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关税措施,这些措施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负面冲击”,其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前景产生负面影响。贸易战升级以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削弱短期和长期增长前景。政策立场的分歧等因素,可能引发资产重新定价,以及外汇汇率及资本流动剧烈调整。

1.2 美国欧洲经济领先指标放缓

2025年4月,美国Sentix投资信心指数由3月的-2.7大幅降至-22.0,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负值进一步加深。通常情况下,正值表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较为乐观,负值则意味着投资者预期经济增长将放缓甚至出现衰退。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的57.0大幅降至4月的50.8,消费者现状指数与消费者预期指数同时呈现显著下降。通胀预期方面,1年通胀率预期和5年通胀率预期自年初以来呈现持续增势。美国4月的1年期通胀率预期上升至6.7%,5年期通胀率预期上升至4.4%。

结合近期美国其他经济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另外,随着关税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美国通胀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

欧洲方面,受关税政策的影响,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与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均终止年初以来的上行趋势,未来经济前景蒙上阴影。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从3月的39.8大幅下降至4月的18.5,欧元区Sentix投资信心指数从3月的-2.9大幅下降至4月的-19.5。

1.3 资产配置如何应对当前环境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中美关税博弈释放边际缓和信号,但短期达成协议可能性较低,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建议大类资产配置遵循平衡策略。债券市场受益于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但目前或已充分定价,建议标配。大宗商品(工业金属、原油等)需求受到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拖累,整体投资回报率预期降低,建议低配。黄金受美元信用风险影响,避险价值长期凸显,但短期受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影响较大。权益资产方面,关税冲击集中定价阶段已过,市场对关税相关风险已有一定程度消化,目前A股、港股在全球具备较高性价比,可关注红利高股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等领域。

红利资产兼具“低估值”和“盈利稳定”两大特点,是关税“不确定性”阴影下难得的“确定性”资产。“股息率=分红率÷市盈率”,分子端高分红、持续分红的前提是盈利稳定,分母端的“低估值”则是胜率维度上的确定性。

内需消费现在有实力、未来有潜力。中国作为大国经济体,正逐渐形成内需主导型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品类优势和速度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非常突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序列,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在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国内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小盘成长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港股估值修复仍存在巨大空间,中国经济复苏将为港股市场提供坚实支撑。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资金的配置调整,外资对港股的投资态度也在发生积极变化。而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转型升级,新经济领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迅速崛起,为港股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这些新经济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有望在未来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

2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3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4 美股市场表现回顾

5 日股市场表现回顾

6 欧股市场表现回顾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4月26日发布的报告《全球大类资产周观察(20250423)》。

分析师:金晗, S1220525030005

0 阅读:0
策略选择

策略选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