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普数据调增,哪些城市GDP飙升?

乐这个好的 2025-02-07 16:12:36

随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尘埃落定,中国顶尖城市GDP也迎来终核结果。

2023年,全国GDP总量修订为12942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其中,上海、北京合计调增7000多亿,占全国近1/4;杭州、苏州紧随其后,GDP调增近千亿;福州、西安、东莞和常州,全国排名有所上升。

这些城市缘何调增较多?我们从五经普的调整规则中可以得到答案。

-01-

上海北京增量占全国近1/4

经济普查,是每5年(逢3、逢8年份)进行一次的经济“体检”,在2004年(因非典顺延)、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已先后开展过四次,基本都有规则上的修订和数据上的调整。

2023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出现了两大变动:一是首次增加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调查内容,以客观反映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二是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由成本法调整为租金法。

需要解释的主要是第二点。过去,由于中国租房市场不够发达,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增加值是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即根据房屋造价/初始价格按照使用年限折旧计算。如今跟国际对齐,按照市场租金水平计算,体现了通胀因素和最新价格,让房地产行业GDP暴增了18%。

因此改革而调增最多的,自然是人口规模庞大、租金水平较高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和北京。根据2023年数据,上海、北京常住人口达到2000万以上,租金水平也是全国最高,因此本轮GDP调增最多,分别增长4185.8亿和3593.0亿,合计占到全国增量的23%。

全国首个5万亿城市也因此提前诞生。2023年,上海GDP总量达到5.14万亿,率先跻身“5万亿俱乐部”。北京GDP总量增加至4.74万亿,已基本预定下一个“5万亿”席位。

深圳、广州人口规模虽然也将近2000万,但由于小产权房、城中村等数量巨大,房租水平明显低于京沪,所以此次GDP调增并不算多。2023年终核,深圳、广州GDP分别增加296.9亿、367.8亿,变动不大。

重庆、成都亦是如此,虽然人口规模庞大,但房租水平较广深更低,2023年GDP分别调增468.5亿、261.9亿。2023年,重庆GDP总量3.06万亿,没有实现名次跃迁。2024年,重庆才再度反超广州,重回全国第四。

-02-

杭州苏州GDP调增近千亿

京沪之外,2023年GDP调增最多的城市是杭州和苏州,分别增长901亿和860亿。

五经普首次开展的数字经济全产业调查,对杭州无疑是巨大利好。早在2003年,杭州就确立了“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的发展目标。到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87万亿,高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占GDP比重高达28.3%。

杭州也是国内最大的“电商之都”。截至2023年,杭州卖家数量达6.3万家,规模2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跨境电商企业分别达1045家、212家,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稳居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的领跑实力,加上在房地产市场的不错表现,使得杭州GDP调增近千亿,坐稳全国第八的宝座,领先武汉的优势从初核的47亿扩大至757亿。

苏州是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3大产业集群站上万亿级别,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69万亿、稳居全国第二。

强大的实体经济托举下,苏州数字经济与实数融合都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苏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8%,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先导区,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启动“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

苏州的科创实力也在不断加码。截至2024年,苏州高新技术企业超1.74万家,稳居全国第四;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3万家,保持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家、总数607家,均居全省第一;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累计43家;新增国家5G工厂23个,总量全国第一……

2024年,苏州以6.0%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国十强城市。其背后,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稳步提升的科创实力,无疑是巨大助益。

-03-

西安超过泉州冲击全国前20

五经普数据调增后,还有部分城市出现名次攀升。根据2023年终核排名,福州、西安、东莞、常州分别超过佛山、泉州、南通和烟台,升至全国第17、21、23、25位。

福州2023年GDP调增498.42亿,总量达到1.34万亿。福州是近年发展最猛的省会城市之一,2020年加入万亿俱乐部,2021年超过泉州拿下福建第一,这背后,数字经济功不可没。

早在2000年,福州便提出“数字福州”发展理念。2024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已超8000亿,占GDP比重超过55%;建成软件信息、大数据、物联网、显示、光电芯片等五大产业基地;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连续六届在福州举办;数字经济上市企业超过40家,占比近半。

西安2023年GDP调增745.45亿,总量达到1.28万亿。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近年经济、人口急剧扩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迅猛,2022年一度拿下“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GDP调增后,西安不仅超过泉州,与佛山的距离也已缩小至50亿以内,有望跻身全国20强。

东莞和常州都是万亿俱乐部中的普通地级市,它们的晋级都有新兴产业的助力。东莞2023年初核GDP增速2.6%,在万亿俱乐部中垫底。五经普调增431.7亿,说明东莞近年加速培育的电子信息制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新动能已经初显成效。

常州则是凭借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经过十余年谋篇布局,常州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之都”,去年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整车产量近8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常州上市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4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均居地级市前列。

国家统计局分析,与四经普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而GDP调增数据较高的城市,正是这些积极变化的生动诠释。

参考资料:

[1] 各地统计局、政府工作报告

0 阅读:0
乐这个好的

乐这个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