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蛇城祥】“蛇行千里”爆卖全球,金华外贸“浙里最猛”

乐这个好的 2025-02-01 16:10:37

凭借“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出色表现,小城金华异军突起,强势改写中国外贸顶尖格局。

浙江金华海关年初官宣,2024年金华进出口总值8794.9亿元(人民币,下同)再创新高,首次跃居浙江第二并进入全国第十;增速14.3%居全省首位。

金华外贸之强,主要强在出口——坐拥卖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去年金华出口达7719.亿元,增速16.4%;规模占全省比重19.8%亦创下新高。

2025年,金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影视出海、品牌丝路行”,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9200亿元,其中出口突破8000亿元。爆卖全球,金华早早划定路线图。

-01-

看历史:

“百工争巧”孕育商业基因

“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金华旧称婺州,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自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始设东阳郡建置以来,具有约1800年的历史。

史称“小邹鲁”的金华,历代出过不少文人大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宋代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清初戏剧家、人称中国莎士比亚的李渔……

钟灵毓秀多巧匠,金华昔日还有“百工之乡”的雅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陶器生产。唐宋时期,金华“陶丝印棉、铁纸金铸”等业渐趋发达,至明清发展成为多种手工业工场,为近代工商业兴起奠定基础。

毫不夸张地讲,金华外贸经济之肱骨——义乌从“鸡毛换糖”发展到“世界超市”,与当地自古以来“百工争巧、万商云集”的商业基因,可谓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之后,金华区划多次变更:1985年,金华地区撤销,分设金华、衢州两市;1988年,义乌、东阳撤县设市;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2000年,撤销金华县,设立金东区。

作为现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的普通地级市,金华不少经济指标超出寻常。例如,2023年,金华GDP排全国第46位,常住人口也在50强上下,超过贵阳、太原等一众省城。

相比2010年,金华经济、人口的全国排位均有约10个位次上升,其最大动能自然是外贸——通过搭建国际贸易平台和国内外分销体系,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以贸易开放实现了商品、资金、信息、人员等要素的高度集聚和充分流动,经济、人口焉能不旺?

-02-

看外贸:

进出口规模增速全省最快

除了与生俱来的商业基因,金华外贸长红也有外因。地处浙中之心,金华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是生产/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地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同时也是“义新欧、义甬舟”大通道起点。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带动下,金华“御风而行”。

2024年金华外贸再创新高,外贸进出口总值8794.9亿元,超过杭州进入全省次席的同时,全国排位也由2023年的第12冲到第10;此外,金华14.3%的增速居浙江地市之首——搜狐城市梳理发现,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金华外贸规模连续第七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金华进位主要归功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2024年,义乌进出口总值达6689.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5889.6亿元,同比增长17.7%;进口799.7亿元,同比增长22.2%。

义乌外贸高增速已持续多年。2018年至2024年,义乌进出口规模从2521.6亿元增至6689.3亿元,六年间跨过了四个千亿台阶;义乌外贸规模占金华的比重也从彼时67%上升至76%。由此可知,单从外贸来看,义乌强则金华强。

将全球商品价格“打下来”,是以小商品市场闻名的义乌“出海法宝”。考虑到义乌的商品特性,2013年,义乌获批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即在此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含)以下小货值商品,可以通过“集货拼箱”快速出口。

十余年过去了,这一“法宝”对于义乌外贸依旧举足轻重。2024年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717.6亿元,同比增长21.5%,占义乌出口总值的80.1%,对义乌出口贡献率为94.3%;通过一般贸易进出口1550.6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稍显逊色。

从区域来看,2024年义乌对主要贸易市场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亿元(增长18.2%),规模占比超六成。值得一提的是,义乌对美国进出口规模增长42.8%,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弥补了对欧洲增速放缓的影响。

-03-

看未来:

跨境电商品牌出海无坦途

规模屡创新高,显然不止一样“法宝”,如今的金华,尤其义乌外贸集合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外综服平台+直播”等多种模式和业态于一体——当然,在持续为外贸加力的同时,这些“旧模式、新业态”均面临不少隐忧。

拿目前最火爆的跨境电商看——金华跨境电商经历了从内贸到外贸、从线下到线上的“渐进式”发展历程。2020年,金华跨境电商迎来第一波红利(当时海外需求暴涨,而跨境电商赛道还不拥挤)时,一波“暴富”的老板直接拉高了义乌稠城板块房价。

近两年,随着电商平台出海、“半托管/全托管”、 “一件代发”模式普及,“海外仓”等设施完善,跨境电商入行门槛不断降低。当前,仅义乌跨境电商主体就超过26万户,活跃跨境电商出口网店4.8万家。2024年前10月,跨境电商交易额1172.6亿元,同比增长16.6%。

不过,义乌跨境电商主要依靠产品和物流价格优势,高端产品缺位明显。由于商家数量增多、商品同质化。2024年以来,跨境电商红利降温趋势明显。同时,跨境电商培训、代运营、货代等服务商又屡陷爆雷,有的甚至涉及诈骗。

如今,义乌已不满足于小商品城定位,积极布局光伏产业,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前十企业已有6家落地义乌。2023年,义乌国际商贸城新能源产品市场开业,售卖包括光伏组件、储能系统、新能源照明、新能源汽车等产品。

然而,多家在义乌落户的龙头企业,业绩均不甚理想。数据显示,2022年义乌光伏规上产值872亿元,2023年降至805亿元,2024年上半年6家光伏企业产值185亿元,下滑58%。内卷加剧,光伏产业调整时间拉长,对于旨在“品牌出海”的义乌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总之,以义乌为代表的金华外贸——组织力、供货力仍具竞争力——除了商户个人努力外,供应链发达、政策加持、产业配套完善也是关键,这是金华外贸的“基本盘”。金华也在寻找基本盘之外的新动能。不过,不管是跨境电商,还是品牌出海,路无坦途。

0 阅读:2
乐这个好的

乐这个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