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出海,连踩两雷|电动势深度

诺维兰说汽车 2025-04-18 19:41:01

近日,零跑国际化之路遭遇了“连环爆雷”。

先是Stellantis突然宣布停止在波兰蒂黑工厂生产零跑T03,并且目前正处于紧张的替代生产方案评估阶段。

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欧洲制造基地,仅存活10个月就按下暂停键。

正当欧洲战场焦头烂额之际,网络流传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局的一纸警告信又添新伤:零跑C16未能通过其关于电磁兼容性(EMC)的检测。

面对这一指控,零跑汽车迅速做出回应。经核实,警告信中提及的测试车辆并非零跑送检,且送检车辆的情况和具体测试条件均不明确,因此零跑汽车对该测试结果持保留意见。

这两事件瞬间将零跑汽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欧洲桥头堡生变

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3年。

这年Stellantis以15亿欧元收购零跑21%股份,双方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其中Stellantis持股51%,目标是将零跑车型通过Stellantis的全球网络推向欧洲等市场。

这一合作在当时被业内广泛看好,而波兰蒂黑工厂被选为首个欧洲生产基地,计划每年在此生产5万辆T03,零跑T03欲凭借其在智能化配置、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在欧洲小型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援引此前杰富瑞分析,Stellantis波兰工厂每辆车的生产成本约为400至500欧元,与零跑汽车中国基地的生产成本相近。而在意大利为1000欧元左右。

可以说,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使其在出海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捷径”,无需在海外建立大量的销售渠道和生产基地,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快速占领海外市场。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2024年7月,欧盟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17.4%-37.6%的临时关税,同时波兰也是支持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国家之一。

这对零跑采用的“中国零件+欧洲组装”模式来说,增加了零部件进口成本压力。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向媒体表示,关税问题给零跑汽车的欧洲扩张带来了挑战,这导致从中国运往欧洲的每辆电动车成本至少增加1000欧元。

也就是说,原本主攻“高性价比”的T03彻底失去价格优势。

这件事表面是关税导致的成本暴增,但更深层的是集团可能在转变战略方向。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正将资源倾斜到定位更高端的A系列车型,计划2026年在欧洲投产,这意味着零跑在欧洲的“低价走量”策略宣告失败。

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零跑A系列车型覆盖A级到C级车型,主攻欧洲中端市场(约2.5万-3.5万欧元区间)。这一策略可避开与比亚迪、广汽在低端价格带的直接竞争,同时利用Stellantis旗下标致、雪铁龙的品牌溢价能力,提升利润空间。

新车型或许也能凭借零跑在三电技术、智能座舱领域的优势,打造差异化产品。并且借助本土化生产降本,或将扭转当前被动局面。

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合作伙伴间存在着主导权的博弈,Stellantis持有零跑国际51%股权,掌握生产决策权,这从此次波兰工厂停产直接由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就能看出端倪。

而转向A系列是零跑从“性价比输出”转向“技术标准输出”的关键一步,或许能通过CTC、智驾等核心技术换取Stellantis的渠道资源倾斜,比如优先进入其上千家欧洲经销商网络、提升议价权。

总而言之,双方能否在A系列车型上实现技术协同与成本平衡,将成为合作成败的关键。另外,最近中欧电动车关税出现变动,也有可能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合规短板引发产品信任地震

此前,一份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部门的警告信在互联网上流传。

信中提到,乌兹别克斯坦海关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零跑C16车型的电磁辐射强度超出联合国R10标准(主要涉及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的16倍,这一情况严重违反了轮式车辆安全通用技术法规附录3第44条的规定。

电磁兼容性(EMC)是衡量车辆电子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关键指标。若辐射超标,轻则导致车载导航、传感器失灵,重则引发刹车系统误判等致命风险。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乌兹别克斯坦技术监管部门已决定暂停受理Leapmotor M1系列车型的认证申请,直到制造商完成相关问题的整改。

面对这一指控,零跑汽车迅速做出回应。经过核查,警告信中提到的测试车辆并非由零跑送检,同时送检车辆的具体情况以及测试条件尚不明确,对此次测试结果持保留态度。

并强调,已与乌方达成共识,将推进重新检测,并承诺公开透明地公布进展。

可见在乌兹别克斯坦危机处理上,零跑选择了正面回应——试图将技术争议转化为品牌可信度的压力测试。如若成功,零跑或能在中亚市场树立“中国质控”新标杆。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零跑C16被乌兹别克斯坦警告了。

在2024年5月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更新了新能源汽车进口技术标准时,包括动力电池安全测试、车辆电磁兼容性(EMC)以及本地化数据存储等要求。当时零跑C16在送审过程中,就被指不满足乌方的标准要求。

这次争议事件,也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零跑引以为傲的“全域自研”技术体系,在应对不同市场严苛标准时出现水土不服。当欧盟REACH法规、联合国R10标准等要求车辆进行高温/高湿环境测试、数据本地化存储改造,车企仅靠价格战已经不能赢得海外市场的青睐,需要转向“技术适配+本地化服务”来应对。

写在最后

波兰蒂黑工厂的T03车型停产已经开始让零跑国际销量目标承压。

原计划2025年海外销量5万辆以上,但根据Dataforce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欧洲销量仅895辆,其中T03贡献了大部分销量。若T03车型无法快速重启生产,全年出口目标或将大幅缩水。

同时,欧洲渠道扩张受阻,原定550家网点目标(截至2024年12月400家)可能推迟。

总而言之,零跑的教训给所有出海新势力敲警钟——借船出海看似省事,但难以应对地缘政治与技术壁垒。这场学费昂贵的国际化课,或许会逼出中国车企真正的全球竞争力:不是性价比的平移,而是从研发到合规的体系重构。

0 阅读:183
诺维兰说汽车

诺维兰说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