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姐妹在后台留言,问到原位癌的问题,今天互助君再就这个问题为觅友们解答下吧!

图源:乳腺癌互助圈
01
乳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
很多患者可能听到“癌症”两字,立马就慌了,会想到“我还有的治疗吗?我还能活多久?”,但其实,癌症并不是不能痊愈。
肿瘤根据进展阶段可以分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像种子刚发芽,还在原地未扩散,通过手术可“一锅端”,治愈率非常高。浸润性癌则像种子已长成树,根系深入土壤,可能蔓延到其他地方,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开始侵袭周围组织甚至转移。两者都是癌,但原位癌局限易治,浸润性癌复杂难治。
研究表明乳腺原位癌治愈率达98%以上。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02
乳腺原位癌的治疗
乳腺原位癌又分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顾名思义,二者长的部位不同。

图源:摄图网
1.小叶原位癌(LCIS):
小叶原位癌(LCIS,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主要发生在乳腺的小叶腺泡内。癌细胞局限于小叶内的上皮细胞,没有突破基底膜。
虽然被称为“癌”,但小叶原位癌(LCIS)更多被视为一种癌前病变,进展为浸润性癌症的风险较低(5%-32%),且进展时间较长。因此,近年来有些指南将其归为良性病变。此类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因其他原因进行乳腺检查时偶然发现。
对于小叶原位癌,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而是根据年龄、家族史和生育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定期复查。部分高风险的小叶原位癌患者还需预防性口服内分泌药物,来减少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2.导管原位癌(DCIS):
导管原位癌(DCIS,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就像花园里的水管系统,虽然管道内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问题(癌变),但这些问题还局限在管道内部,没有扩散到花园的其他部分。
它主要发生在乳腺的导管内,有较高的几率进展为浸润性癌症(约14%-53%)。患者有时会出现乳房肿块或乳头分泌物,但多数情况下无症状,常通过乳腺X线发现。
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旨在切除病变区域,同时尽量保留乳房的外观和功能;全乳房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灶的情况。术后辅助放疗对于导管原位癌患者尤为重要,尤其是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放疗可以显著降低同侧肿瘤复发的风险。
觅友问:浸润性导管癌是由导管原位癌发展的吗?
觅健互助君答:
并不全是。乳腺浸润导管癌有时是由导管原位癌(DCIS)发展而来的,DCIS是癌细胞局限在导管内的早期阶段。如果不治疗,DCIS可能突破导管壁,变成浸润性导管癌。但并非所有浸润性导管癌都经过DCIS阶段,有些可能一开始就表现为浸润性。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03
原位癌你问我答
觅友问:那乳腺原位癌手术切除完还会复发吗?
觅健互助君答:
乳腺原位癌未突破基底膜,理论上手术切除后不会残留癌细胞,也不会导致复发,但也有罕见的原位癌术后复发案例。
需注意的是“再发”和“复发”是不同的概念。再发是指无论是否曾患过乳腺原位癌,未来都有可能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再次患上乳腺癌。复发特指之前已治愈的乳腺原位癌在同一区域再次出现的情况。
得过原位癌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术后需谨遵医嘱,重视复查。对于担心复发的姐妹们,重要的是定期随访,保持警惕。
觅友问:原位癌术后要放疗吗?
觅健互助君答:
乳腺小叶原位癌(LCIS)无论是保乳还是全切术后通常不需要放疗。导管原位癌(DCIS)全切术后也不需放疗,但保乳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低危患者可考虑部分乳腺照射或豁免放疗。
觅友问:同样的乳腺原位癌做了根治手术后,为什么有的需要内分泌治疗,有的不需要内分泌治疗呢?
觅健互助君答:
乳腺原位癌术后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取决于肿瘤的激素受体状态和个体情况(患者年龄和绝经状态、其他风险因素(如家族史、基因突变、肿瘤大小和分级)以及个人意愿和副作用考虑)。
如果肿瘤是激素受体阳性(ER或PR阳性),内分泌治疗可以通过抑制体内激素作用,降低复发风险。高危因素如肿瘤较大、分级高、Ki-67指数高时,内分泌治疗也能带来额外益处。若为激素受体阴性,则通常不需要内分泌治疗,因为效果不佳。
觅友问:导管原位癌全乳切除术后已经吃了5年他莫昔芬,还要继续吃多久呢?
觅健互助君答:
一般而言,内分泌治疗的标准时长为5年,但高复发风险患者可能需要延长至10年。医生会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分级、Ki-67指数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来调整治疗方案。

图源:《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
觅友问:导管原位癌需要做骨扫描吗,术后复查还要做什么项目?
觅健互助君答:
导管原位癌(DCIS)通常不需要进行骨扫描。因为DCIS是早期癌症,局限于乳腺导管内,很少会扩散到骨骼或其他远处器官。
骨扫描主要用于检查癌症是否已经转移到骨骼,常见于晚期或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于DCIS患者,除非有特定的临床指征(如疼痛、骨折风险等),医生再结合肿瘤的大小、分级和其他风险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写在最后
如果姐妹们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助君会整理后为大家统一解答的!
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小狮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
[2].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