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DeepSeek而不是大厂,是饺子而不是“大导”?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2-08 17:00:45

为什么搞出如大疆无人机、黑神话悟空、宇树机器人、DeepSeek等举世瞩目的创新产品的,是创业型的小团队,而不是传统的互联网大厂?

为什么拍出《哪吒》《流浪地球》的是饺子、郭帆这两个并非科班出身的导演?

一、核心问题的分步解析

1. 为什么创新产品多出自创业小团队而非互联网大厂?

(1)组织效率与决策机制

创业团队:扁平化结构,决策链极短(创始人直接拍板),能快速试错、调整方向。

案例:大疆初期仅汪滔和几名同学,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传统企业。

大厂:层级复杂、流程僵化(需多部门审批),创新提案易被“风险控制”机制扼杀。

对比:腾讯曾放弃无人机项目,因投入产出比不符合大厂短期盈利逻辑。

(2)创新动力与激励机制

创业团队:生存压力倒逼创新(失败即消亡),核心成员持股(利益绑定更紧密)。

案例: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团队)为追求极致品质,拒绝资本过早介入干扰。

大厂:依赖成熟业务输血(如广告、电商),内部创新易沦为“KPI表演”。

现象:阿里达摩院近年收缩前沿探索,转向商业化落地。

(3)技术专注与领域突破

创业团队:集中资源单点突破(如宇树All in四足机器人关节电机)。

大厂:技术布局追求“大而全”,难以深耕垂直领域。

对比:百度曾推出机器人项目,但因与AI主业协同性不足被边缘化。

2. 为什么非科班导演能拍出《哪吒》《流浪地球》?

(1)突破传统范式束缚

科班导演:易受学院派规则限制(如镜头语言、叙事结构),创新时自我审查。

非科班导演:无路径依赖,敢于融合跨界思维。

案例:饺子(医学背景)在《哪吒》中融入现代热血漫元素,打破神话改编套路。

(2)创作动机纯粹性

科班导演:可能追求奖项、行业认可,导致主题选择趋同(如文艺片扎堆)。

非科班导演:为热爱“All in”,更关注观众共鸣。

案例:郭帆抵押房产拍《流浪地球》,用“土法特效”实现中国科幻零的突破。

(3)资源整合能力

非科班背景劣势倒逼创新:因缺乏行业资源,被迫寻找低成本替代方案。

案例:《流浪地球》通过众筹、校企合作解决资金与技术瓶颈,反而形成独特工业流程。

二、深层逻辑的综合分析

1. 创新本质:边缘颠覆中心的必然性

“颠覆式创新”理论(克里斯坦森):成熟企业倾向于服务主流市场,忽略边缘需求;创业团队则从边缘市场切入,通过技术长尾颠覆原有格局。

例证:大疆从航模爱好者小众市场起步,逐步取代传统军工级无人机。

2. 制度性缺陷:大厂的“创新者窘境”

短期业绩压力:上市公司需每季度向股东交代,难以容忍长期不确定性投入。

组织心智固化:成功经验成为思维枷锁(如腾讯依赖社交产品路径,难以跳出用户增长逻辑)。

3. 个体价值:非共识认知的红利

“英雄式创新”与“系统化创新”的差异:

大厂依赖系统化创新(如阿里双十一、字节A/B测试),适合渐进式改进;

颠覆性创新需个人英雄主义(如马斯克、黄仁勋),而大厂机制天然排斥此类个体。

4. 文化土壤:中国创新的特殊语境

后发优势与弯道超车:在成熟领域追赶时,大厂可通过资本碾压(如电商、支付);但在全新领域(AI、机器人),小团队更易发挥敏捷优势。

政策窗口期:政府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客观上为创业团队提供保护性赛道。

三、推演与启示

1. 大厂的自我革新:腾讯成立“活水计划”、阿里分拆独立业务线,试图在小团队模式与大厂资源间寻找平衡。

2. 创业者的警示:小团队创新依赖关键个体(如汪滔、饺子),需警惕个人认知局限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3. 未来趋势:中美科技战中,中国或将形成“大厂守存量+小团队攻增量”的二元创新生态。

结语:创新的火种往往诞生于体制外的荒野。无论是科技产品还是文化创作,真正的颠覆永远来自那些敢于跳出框架、用热爱对抗风险的“非正统力量”。

0 阅读:88
考古研史赏人物

考古研史赏人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