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高校文物相关专业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 P70-77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考古研史赏人物的文章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 P70-77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拙与巧——篆刻美学初探之一刘江刊于《书法研究》1987 年第 3 期在篆刻艺术的评论中,常有人提到“古拙”“厚拙”“苍拙
·题前的话自从政治效率问题被视作了中国是否还能得到国际尊重的关键后,朝野在不愉快的心情下对此似乎已有相当警惕。不论任何性
陶文指在陶器上通过鈐印、刻劃、模範、書寫等幾種方式完成的文字。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已經有非常明顯的表意性刻劃符號,多數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62-68文物在历经千百年的埋藏后,其自身的材料性能已有所改变,轻者变形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2期 P92-98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无论对中国自身还是世界,
我觉得,我们对于城乡关系问题的讨论,已经到了对这有关的双方――城和乡――的性质在概念上应当作更进一步加以详细检讨的时候了
講論筆法,顧名思義,衹限于手寫體朱書、墨迹,以及能反映書寫狀態的金石文字,契刻甲骨和以刀代筆的文字遺迹,秦以前的正體大、
·相成相克的两种看法对于中国乡村和都市的关系有相成和相克的两种看法:从理论上说,乡村和都市本是相关的一体。乡村是农产品的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 P94-103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
“文人社群的蓬勃发展使得苏州在中国南方开始超越其他地方,成为首屈一指的文化城市……苏州的文人风格实际上是整个城市生活最为
任何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总难免流于空泛和偏执。空泛,因为中国具有这样长的历史和这样广的幅员,一切归纳出来的结论都有例外,都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 P78-84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政
年近谢幕,时时回首反思多年来在学术园地里走过的道路,迂回曲折;留下的脚印,偏谬卒呈;究其轨迹,颇有所悟。趁这次老友会聚,
明代开封城因洪水淤埋而废弃,自1981 年首次展露真容至今,已有40 余载,在此期间尤其近十年以来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
漢代遣册集中、有序地記録了豐富多樣的名物,是生者對逝者地下生活的細緻安排,不少可與墓葬隨葬品對應,並且這些隨葬品大多數是
我以上所讲的多少是集中在夫妇和亲子所构成的基本三角之内。当然,我把分析的对象限制在这三角形内是为了方便而已。我已在很多讨
如果说青铜、玉、墨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基础材质”,其功能和意义超越了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历史阶段,“宣石”则是相对特殊的一种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孩子为了对得起祖宗,听来似乎是相当迂阔,除非我们相信死后在冥界的生活还得依赖人间的纸箔。可是,
我在以上两章中已讨论过了继替过程中世代和世系等问题,在讨论的时候,为了方便起见,曾假定继替过程中上一代和下一代双方数目上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