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一纸招标公告,将沉寂多时的5G消息推回风口浪尖。3.27亿元的项目金额,不仅是近年来电信在5G消息领域的最大手笔,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曾被质疑“凉凉”的5G消息,正在酝酿一场绝地反击。

自2020年三大运营商联合推出5G消息以来,这项技术始终困于终端覆盖率不足的泥潭。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支持5G消息的终端设备占比不足30%。并且由于5G技术标准不统一,跨运营商消息互通有时会面临延迟、发送失败等问题。
但此次升级,中国电信显然有备而来——通过对5G消息平台进行全国性升级扩容,加速推动5G消息新发展。
为什么现在突然发力?中国电信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重拳出击,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战略选择。
首先是5G消息的宽广市场。在2022年,三大运营商5G消息发送量已突破百亿条,而同期传统短信发送量高达1.8万亿条。若按照传统替代的思路计算,5G消息很可能拥有高达1200亿的市场规模。

首先是网络基础条件的成熟。截至2025年2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达432.5万个,5G用户已突破10亿大关。这种规模化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用户基数,为5G消息的大规模商用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
其次是终端消息服务成功实现升级。近期,苹果公司正式宣布苹果手机iOS 18.1系统正式对5G消息功能予以支持。不仅如此,还能全面无差别的支持三大运营商的5G消息。这标志着,在全球多个国家,苹果与安卓系统均已广泛支持该功能,加速迈入富媒体消息时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环境的转变。工信部发布《5G消息不同运营商业务互通总体技术要求》,明确从2024年7月起实施跨网互通标准,彻底解决“移动发联通收不到”的尴尬局面。技术壁垒的瓦解,让5G消息从“运营商内循环”走向真正的全民应用。
5G消息背后的几重大山在5G消息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下,仍有几座必须翻越的大山横亘在前进道路上。

首当其冲的是用户习惯的培育难题,如何让早已习惯各类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主动选择5G消息,而非仅仅将其视为验证码接收工具,这需要运营商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下足功夫。
商业模式创新同样面临严峻考验。传统短信业务功能简单、体验受限,已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5G消息必须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构建基于价值而非数量的新型商业模式至关重要,这需要运营商跳出传统思维,在精准营销、场景化服务等维度寻求突破。
安全防护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富媒体消息的交互特性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网络攻击者提供了新的可乘之机。
运营商需要在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反欺诈等环节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这既关乎用户体验,更影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在全球唱衰传统短信业务之际,5G消息的横空出世为这个被认为"日薄西山"的通信方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电信此次3.27亿元的巨额豪赌背后,是运营商对基础通信服务价值的重新发现:当技术演进到一定阶段,那些看似简单的通信方式往往能焕发出最持久的生命力。
可以预见,在5G消息的赋能下,被移动互联网时代边缘化的基础通信服务,正以智能、互动、场景化的崭新姿态,悄然重塑着人们的数字生活方式。
这场通信服务的"文艺复兴",或将彻底改变我们对"短信"这一传统概念的认知边界。对此,你期待吗?
Blue
看标题还以为是“电信小灵通”
追梦人
一个App就解决,只是收费问题,不好意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