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很难,2025年问题很大。
降本增效之下,三家运营商在2024年保持了营收的正增长。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可圈可点,中国移动连续两年营收超万亿元,中国电信首度冲进大模型应用市场TOP6,中国联通车联网连接规模行业第一。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2024年资本开支分别为935亿元、1640亿元、613.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4%、2.5%、17%。而在未来一年,这种资本开支向下的势头还将继续:2025年开支将分别下调10.6%、7.8%、10.4%。
花更少的钱,创造更高的收益,这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或许就意味着,为了创造更高的营收和利润,不仅要进一步挖掘内生动力,向外拓展产业链合力,同时还得减少欠款和坏账在数字化转型中带来的影响。

2024年,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收入分别达到1139亿元、1004亿元、686亿元,均创新高。三大运营商云整体市场占有率升至41.2%,对推动业绩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三家运营商的“算力蓝图”日臻完善。
2024年,中国电信建成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全液冷万卡池,智能算力资源达到35EFLOPS,建设高通量、低时延的智算互联网;
中国移动投产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9.2 EFLOPS,并构建了技术和规模全面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
中国联通的大规模智算中心花开多地,智算规模超过17EFLOPS,并建成全新的算力智联网AINet。

从运营商成绩单可以发现,在2022年云服务增速均超100%的“扶摇直上”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云服务收入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降到17.1%、20.4%、17.1%。
“筑基”的关键时期,承压不小。三家运营商近年来不断扩充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势必可以将成本摊薄,当与对手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时更具优势。可以看到,在激烈的云市场上,运营商云与云厂商巨头对垒的情况愈发频繁。

拥抱人工智能,加快数据中心转型发展。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助力提升云、IDC和算力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AI驱动业务,向数字化服务提供商转型。虽然对算力的投入要低于国内云厂商巨头、资本开支整体下滑,但是三大运营商目标明确,算力基建依然是投资的重点。
中国电信2025年产业数字化方面占比预计提升至38%,算力方面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22%;
中国移动2025年计划在算力领域计划投入373亿元,与去年持平,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提升到25%,公布的算力建设主要是以预训练资源为主,对于推理资源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不设上限;
中国联通2025年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此外还为人工智能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专项做特别预算安排。
三家运营商如何在2025年的转型关键期守住增长底线,既是对算力“军备竞赛”的考验,更是对战略定力的终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