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为什么会贬值?知识和技能会不会贬值?

人文之光 2025-04-03 18:33:26

其实当下对于学历贬值的话题,算得上一个主流的共识:说主流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据当下的供求情况,意识到大学生就业难度情况比照之前的岁月,确实提高不少。而主流之外还意味着存在非主流:比如本专家就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些言论:

比如,坚持表示学历永远不会贬值,而对于不好找工作的现象,则说成是因为好工作太少了,但其实这个说辞本身还是学历贬值。好比说钱没有贬值,而是东西涨价了。说这种话的人大多满脑子浆糊,是个糊涂人;

再比如,还有个00后末流大学生表示:学历应该会越来越值钱。其实这种末流大学生的认知确实和学历匹配——那就是垃圾人的思维配垃圾学历。其实学历这玩意本质上和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类似,随着大学学历的不断扩招、新生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就算是没上过学的都该知道,大趋势来说,学历越来越贬值才对。

其实,学历贬值问题,和技能会不会贬值的问题,本质上涉及一个供求问题。很多人对于供求问题没有概念,所以说的话也好蠢。

1、供求关系下的学历和技能

其实大学教育也好、学手艺也罢,本质上都可以视为职业教育。很多人把高考和过去的科举相提并论。其实这种一种很扯淡的话术,因为本专家小学时候就觉得,高考以后,依旧得找工作。包括2025年的当下,即便是博士研究生毕业了,也得自己找工作,所谓“学术民工”,而科举则是上榜以后,可以直接获得工作。所以过去的科举,其实应该对标现在的公考。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把高考和科举画等号,主要是因为1980年代的记忆作怪。因为那个年代,高考考上了以后,都能得到分配的工作——比如中专一般去国企,而中专及以上,毕业了那就是国家干部,因此那时候多数人把科举和高考画等号是有道理的。但是随着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不给分配工作以后,科举和高考也该脱钩了。反倒是,需要考虑供求关系了。

所谓供求关系:也就是说社会需求和人才供应问题。

前文说过,大学教育其实本身也是职业教育,和学手艺(技术培训)的区别就在于工作的性价比问题。比如大学教育培养的职业相对体面: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工程学院培养工程师、法学院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医学院顾名思义就是医学方面的人才。这些对应的工作,相对来说都不错。而学手艺则相对辛苦,而且工作也不好:比如焊工师傅,因为工作导致残疾的也不是没有;比如饭店厨师,三伏天也得炒菜。

不过,学历教育也好,职业教育也罢,本质上都是给自己捞一些活命的生活资本。

而大学生和手艺人能不能找到工作,其实核心在于市场需求:说白了,就是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那就增值;而如果供应明显大于需求,这就贬值。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就是不懂。

2、供求真相

其实现在大学生所谓贬值,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劳动力,大学生明显供大于求(当然具体专业差别很大,比如工科大专可能要比文科硕士容易就业,工科中专甚至比艺术硕士发展前景都好太多)。其实不光学历赛道,即便是技术赛道也是如此。

比如有的技术工,如果自己掌握的技术不被市场需要,那么,这个技术就会严重贬值甚至归零。比如在辽东半岛某些城镇,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钳工的就业面相对广,但是在二十年后的如今,因为这些城镇都去工业化了,所以钳工这门技能,在这个区域,也随之价值归零了。这就是产品还存在,但是,需求没了。

因此,很多事情,需要动脑分析。

0 阅读:34
人文之光

人文之光

探讨教育、育儿话题,有时候也说说科普和心理、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