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发生了一件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的的事情。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在经历了6小时的谈判后,英国方面同意将香港在合约到期后,归还给中国。在中英会谈结束后,一向高傲的撒切尔夫人,在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意外踩空,摔在了地上。
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大家议论纷纷,英国才在马岛问题上,用战争让阿根廷屈服,信心满满地来中国谈判,结果不仅香港没保住,还出了这么大的丑。
撒切尔访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同样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英国对香港和马岛的态度差这么多?撒切尔夫人用武力留住马岛,却为何不敢对中国开战?
两个相隔万里的英国殖民地说起马岛和香港,都是英方在身为“日不落帝国”时,通过强占的方式,获得的海外殖民地。
早年间,英国看中维多利亚港的发展潜力,为了攫夺香港,方便英国发展远东的海上贸易,悍然发动鸦片战争,将我国的国门打开。
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国力与军事力量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在经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分批将香港全境割让给了英国。
而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西大洋的南端,和现代的阿根廷、麦哲伦海峡距离相近,只有约500公里。
根据英国历史记载,早在1592年,英国舰队在出海巡洋时,发现了这片岛屿。当时的世界上,对陌生领土的主权规定,没有那么严苛,谁发现就归谁。英国像当年的祖先哥伦布一样,将自己的旗帜一插,宣誓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虽然当时对外宣布主权的时候,其他国家没有异议。但马岛距离英国本土,距离实在太远,鞭长莫及,英国对这片小岛的管理过于松散。当后续西班牙的船队到来时,直接趁虚而入,将马岛占为己有。
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属地,西班牙将马岛划给距离很近的阿根廷,就这样,马岛后期长达一两百年的归属隐患,就被埋下了。
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争夺史1816年,阿根廷脱离西班牙掌控,正式宣布独立,马岛自然成了阿根廷的领土。但英国知道后大为不快,自己主权下的领土,阿根廷没打一声招呼就拿走了,简直是不把他们大英帝国放在眼里嘛。
于是,英国与阿根廷都卯着一股劲,誓要将“自己的领土”,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大家可能很好奇,马岛那么小,离英国那么远,英国那么多的殖民地,为什么就是不肯将这个小岛丢掉?那就得说说这个小岛的资源了。
除了上述中提到的,马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航线。英国必争马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岛上有极为丰富的资源。
岛上的植被是牛羊肥美的牧草,周边的海域有天然的渔业资源,岛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让周边的国家眼红不已。虽然英国有自己独立的的北海油田,但马岛上的资源储备量,远比北海油田多。
16世纪时,英国可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抢占地盘,才在马岛宣布主权。那现在,进入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就要来临,抢占资源才是王道。马岛不仅是英国,借道南美的必经之路,岛上的资源,还是支撑自己国家工业发展的宝库,所以,英国绝对不会放弃这块肥肉。
1883年,英国的军队悄无声息地登岛,将岛上的阿根廷人撵了出去,还不断向岛上移民,1892年,马岛正式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对于英国这样的霸道行为,阿根廷自然是很生气,但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发展的巅峰时期,没有人敢真的跟英国比划。阿根廷再怎么不服气,也只能自己憋着。
这样的屈辱,阿根廷一直忍到二战结束。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的实力与名气,在战后大不如前。
而阿根廷凭借地理位置,完美躲过了战争的清算。凭借农产品的大量出口,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猛涨,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财大气粗的阿根廷,认为自己现在的地位,已经可以和英国一较高下了,于是开始重提马岛的领土归属问题,他们向联合国提交申请,并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仲裁。
但显然,阿根廷对英国的地位不是很了解,英国身为老牌工业强国,在联合国还是五常之一,虽然没落了一点,但联合国还是没办法直接作出判决。
就在英阿两国为马岛问题,不断拉锯的时候,阿根廷的内部出现了问题。
1981年,阿根廷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社会动荡、内外交困,国内反对英国侵占马岛的声音越来越多,本身就憋着气的阿根廷,为了转移国内闹矛盾,鼓舞民众士气,决定趁着英国虚弱,直接抢占马岛。
马岛战争爆发1982年4月1日,阿根廷在西方的愚人节这天,不宣而战,派兵迅速占领了马岛。岛上的守军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很快就被俘虏。紧接着,阿根廷着手,在岛上部署了大约1.3万兵力。
这场偷袭在传回英国时,引起了民众的热议。确实,英国在建成以来,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向来都是英国开船架炮打别人,到现在,军队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成了俘虏。
朝野议论纷纷,当政的撒切尔夫人,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她从政以来,冷血果敢,手腕狠厉,被人称为铁娘子,怎么会受这样的委屈?
为了压制舆论,找回场子,撒切尔夫人果断下令,出兵马岛。考虑到现在的英国,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就先派出了两艘航母打头阵。
1982年4月5日,英国的航母和127艘舰船,组成特混舰队,直接南下开到了马岛附近。
双方随即全面开战,在英军发起的“黑公鹿行动”中,英国与阿根廷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战斗,英军在空战期间,派“征服者”号将阿根廷的巨舰击沉,致使舰队的三百名水手遇难,这下英国彻底激怒了阿根廷,他们拿出自己在法国购买的飞鱼雷,成功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击沉,算是报了仇。
阿根廷仓促出战,还低估了英国的军事实力,虽然英国在战争期间备受摧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老牌工业国,英国凭借较为领先的海军力量,掩护大量军舰登岛。6月14日,阿根廷投降,这场冷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正式落幕。
当大家猜测英国势弱,不会轻易对阿根廷开战的时候,撒切尔夫人这一招,让世界认识到英国实力犹存。
当时的世界在二战清洗后,各国都忙着清理国内的外国势力,将殖民地收回来。
在经历了阿根廷的挑战后,英国就开始频繁与中国接触,一方面是想来中国试探一下,同为殖民地的香港的归属问题,另一方面是想趁着战争胜利的热乎劲,给中国一点下马威,好让我们知难而退。
他们的算盘打错了,中国共产党这块钢板,可不是英国想踢就能踢的。
中国主权,不可讨论早在英阿展开马岛战役之前,英国前首相希斯,就将英国对香港的态度摆上了桌面。他们希望能够续约,继续把控香港。经过交谈后,邓公坚决、严肃地表明,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事实根本毋庸置疑,既然英国摆明态度,那中英两国也是时候好好谈谈了。
1982年9月22日,一家英国皇家空军专机,降落在了北京首都机场,撒切尔夫人带着英国在马岛的胜利果实,来到了中国,想要完成前首相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谈判关于香港租期,即将到头的问题。
邓公对香港的问题尤为重视,正在陪朝鲜主席访问的他,在得知撒切尔来华会谈后,连夜赶回了北京。
撒切尔夫人早就听说过邓公的刚正,在见面前她还专门做了一番准备。双方领导人在见面进行了简单的寒暄后,就直接进入了正式话题。
撒切尔夫人搬出,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三个条约说事,她表示,自己坚持这三个条约依然有效的主张。
这三个条约,是中国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把曾经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搬出来,约束新成立的的中国,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主权、威信的挑战。
邓公毫不相让,他表示,首先“香港是中国的领土,香港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主权问题不可讨论”,其次,“如果谈论香港问题,那我们是一定要收回来的。中国希望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两国协商解决香港问题,如果不行,中国就将单方面宣布,自己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最后表示“如果香港发生了新的情况,和不可收拾的局面,那中国会郑重考虑收复香港主权的具体时间。”
邓公如此坚决的态度,让撒切尔夫人有些心虚,但她仗着马岛的成果。
开始恫吓:“如果中国宣布在1997年收复香港,会不会引起香港的动乱?强行收复,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很明显,撒切尔是想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吓吓邓公。
但她的发狠丝毫没有用处,我们连当初的17国联军都不怕,会在自己的家门口,怕她一个英国海军吗?
邓公微微一笑,开始说道:“香港回归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做出这个决策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如果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在世界上的舆论会好很多。”
“如果中英两国都在努力合作,积极解决问题的话,香港就不会出现动乱。中国在做出收归香港主权的决定的时候,已经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预计到了。不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会勇敢地去面对......”
撒切尔的面色很难看,她在来华以前,已经打定了主意,在香港的立场上,坚决不做任何退让。但现在,邓小平的态度让她有点恍惚,在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甚至脚下踩空,摔了一跤。“铁娘子”在中国没有讨到一点好处。
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前摔跤
撒切尔有点绝望,中国的态度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她不得不退让一步,在连任首相后,再次访华,对香港问题,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
香港回归主权不是菜市场,你占一点便宜,我让一点利,主权是绝对的、完整的、不可退让的。英国死缠烂打式的解决方案,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英国不管使出怎样的招数,中国就一个态度,把香港完完整整地还给我们。中国丝毫不妥协的决心和魄力,让英国意识到,他们只能将香港的主权和治权交还给中国。
1984年12月18日,经过两年长达22轮艰苦卓绝的谈判后,中英两国终于,签订了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现场
有人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殖民地,英国却没有像对马岛那样,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战争态度呢?
答案就在邓公表明态度的一句话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结果和事态的准备。撒切尔不是没有动过,再来一次马岛战争的念头,但她的内阁告诫她,香港不是马岛,中国不是阿根廷。
中国军人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中国的军事力量正在飞速成长。在五十年代的朝鲜战场上,装备落后的志愿军,就能将英国的精锐部队全歼,现在英国在人家的家门口闹事,最后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弱国无外交,中国从以前的挨打、割地、赔款,一步步走到兵不血刃拿回香港岛,付出的代价,是别的国家难以想象的。中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但一切的前提是国家强大,只有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才能让我们有越来越重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