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究竟是不是汉朝忠臣?他为何反对曹操称帝又不愿意辅佐刘备?

恨玉谈历史 2023-06-10 18:37:01

在三国历史上,世家大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世家大族中,出现了一批才华卓著的谋士,荀彧是其中的代表。他具备深谋远虑,品性高洁无瑕。史书称其“才比子房,道似伯夷”。汉室衰微之时,荀彧曾投靠过袁绍,在发现对方不值得托付后,才转而投靠曹操。

曹操在谋划天下的过程中,荀彧不少献策,然而两人也曾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公元216年,曹操准备称王,荀彧坚决反对。在荀彧看来,曹操和他一样都是汉臣,只能为汉室尽忠,不可有任何私心。可曹操也有自己的打算,不愿听从荀彧的劝说。最后荀彧因无法阻拦曹操,抑郁而终。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兴复汉室是其毕生心愿。然而世事不遂人愿,心愿未了便撒手人寰。在看到荀彧的结局后,很多人都觉得荀彧与其投靠曹操,不如投靠刘备。和曹操相比,刘备的出身背景更迎合荀彧的价值观。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名正言顺的汉室后裔。他在发展过程中,打的也是“匡扶汉室”的旗号。

可是自始至终,荀彧都没动过投靠刘备的念头。他愿意辅佐曹操,却不愿意看着曹操称王乃至称帝。这其中既有有主观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关于荀彧的一生以及他所做出的选择,还需要从他背后的世家大族说起。

坚定投靠曹操,辅助其壮大势力

荀彧,出身于颍川荀氏,代表着世家势力。世家这个概念形成于东汉初年,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世袭制和察举制,一个人出身几乎决定着他的发展前途,世家的影响力就被固定下来。到了东汉末年,世家的影响和作用依然很大。有名望的世家除了颍川荀氏,还有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清河崔氏等。

得到了荀彧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深谙这层道理的袁绍,视荀彧为座上宾,希望荀彧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荀彧对袁绍没抱什么希望,觉得此人“终究不能成就大事”。为此荀彧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虽然以尊敬和感激的态度对待袁绍,但始终有所保留,不肯为对方出力。

就这样在袁绍身边待了一段时间后,荀彧决定离开。但离开袁绍,又能投靠谁呢?左思右想之下,荀彧想到了一个人——曹操。当时曹操的势力完全无法和袁绍相提并论,他只占据着半个东郡的势力范围,暂时看不出来能成什么气候。可是荀彧还是义无反顾投入他的麾下,心甘情愿成为他的谋臣。

荀彧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呢?首先他看重曹操的忠心。后人总说曹操是“奸雄”,事实上前期的曹操对汉室是非常忠诚的。当年各路力量讨伐董卓,大家都保存了实力。唯有曹操靠着一腔孤勇对抗董卓。忠于汉室的荀彧,认为曹操和自已有着相似的理想,因此愿意辅佐曹操。

其次荀彧对曹操是非常欣赏的。曹操处事果断坚决,从不拖泥带水,很有大将风范。对于认定了要做的事情,他总是抱着百分之百的信念感去做,不会犹疑彷徨。这是一个优秀领导必备的特质,也是曹操不同于袁绍袁术等人的地方。荀彧由此认定,曹操虽然现在不及袁绍,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最后,曹操对荀彧的信任,也让荀彧非常受用。曹操征战沙场,荀彧稳坐后方,两个人的配合极为默契。对于荀彧提出的建议,曹操都会认真听取。对于荀彧推荐的人才,比如郭嘉、程昱等,曹操也都加以重用。正是曹操的信任,荀彧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攻吕布,打袁绍,迎天子。

在荀彧的辅助下,曹操不断突破各种阻碍,扩大势力范围,直至统一北方。

反对曹操称王,宁死不背离汉室

然而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张,个人威望的提升,曹操不再是当年那个为维护汉室出生入死的热血青年。兴复汉室的理想,早已在兵戈铁马的倥偬生涯中逐渐远去。懦弱无能的汉献帝,对他来说不过是个号令天下英雄的名头而已。如今时机已到,他要自立为魏王,以便更好地统一权力,实现属于自己的雄心霸业。

这个时候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他最为倚重的谋臣荀彧。此前荀彧一直认为,曹操和他一样忠于汉室,一生都能牢牢守住作为汉臣的名节和风骨。荀彧也一直有信心,自己可以在辅佐曹操和忠于汉室之间,达成理想的平衡。然而此时荀彧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控制曹操了。称王之后就是称帝,到时汉室如何自处?

为此荀彧曾与曹操进行过激烈的争执,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荀彧无法,只能沉默以对。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拒不见客。期间曹操派人给他送去一个食盒,食盒里只有空空的饭碗,没有任何食物。荀彧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汉室,已经没有俸禄可食了。荀彧想活,就跟着曹操走下去;冥顽不灵,就是死路一条。

荀彧仰天长叹,做出了决定。他在接下来的时日里水米不进,直至油尽灯枯。曹操在得知荀彧的死讯后非常悲痛,他和荀彧并肩作战这么长时间,共同经历了无数的艰险时刻,积累的情谊是旁人无法相比的。然而称王这件事上的分歧,是没有办法调和的。曹操虽为荀彧之死伤感,却也不认为是自己逼死了荀彧。

不知道荀彧在临死之前,有没有对辅佐曹操的这个选择感到后悔。或许他更多的感触是,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汉室衰微的局面。不管是选择曹操还是选择其他人,这种结果都是不能被改变的。荀彧死后,曹操称王。这也标志着三国历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从早年间的战乱纷飞,逐步走向三足鼎立。

荀彧辅佐刘备,没机会也没理由

乱世中各路英雄都希望有贤能之人的辅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曹操是这样,刘备也是这样。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是因为他爱才惜才。如果能得到荀彧这样的名士相助,刘备的发展之路肯定会更为顺当。更何况荀彧和刘备,都是心怀汉室的人。可事实上他们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产生任何交集。

诸侯之中刘备属于后起之秀,崛起的时间远远晚于曹操。当初荀彧投靠曹操的时候,都不知道有刘备这么个人,更谈不上在曹操和刘备之间做选择。过了几年,刘备执掌徐州,好心收留吕布却被吕布攻打,最后只能仓惶逃走,投奔曹操。如此狼狈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吸引荀彧的注意,让荀彧产生追随的想法呢?

再来说说刘备的出身背景,是否能满足荀彧的理想需求。刘备自称汉室后裔,喊着“匡扶汉室”的口号,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益处。因为当时各路诸侯打的都是兴复汉室的旗帜,要的就是个名正言顺,以此吸引贤能之士为自己效力。这样看来刘备的出身背景,对荀彧来说也没有多少切实的吸引力。

更何况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后裔有很多,荀彧记挂的可不是他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汉室后裔,而是此时好好活在许都的汉献帝。曹操在迎回汉献帝之后,手中就有了关键性的筹码。对曹操来说,汉献帝的作用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对荀彧来说,他希望汉献帝得到充分的保护。只要汉献帝在一天,复兴汉室就有希望。

那么在曹操称王之时,心生绝望的荀彧有没有可能投奔刘备呢?答案同样也是没可能。荀彧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无法走出曹操幕府。一是曹操绝不会允许荀彧离开,荀彧是核心谋臣、涉事极多,哪怕是杀了他也不能让他走。二是就算荀彧可以离开,他的家族也会受到牵连。比如他的侄子荀攸,当时就在曹操身边担任谋士。以曹操的性格来看,他离开之后家族众人的下场都很难说。

因此荀彧不是不愿意追随刘备,而是压根就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他都没有契机动这样的念头。

总结:

从29岁到50岁,荀彧追随曹操21年。但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他依然是汉朝忠臣。曹操称王之时,两股矛盾的思绪让他无法喘息:继续追随曹操,违背了毕生只做汉臣的初衷;不再追随曹操,兴复汉室同样希望渺茫。

最终荀彧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从一而终的汉臣使命。他这一生有过很多非常得意的时刻,也曾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也曾以为可以拨弄人心逆天改命。可惜的是,命运的选择权,从来不在他的手中。

0 阅读:1

恨玉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